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今年一二線城市住宅市場調控還將持續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 視覺中國 資料圖

4月25日, 綠地控股(600606.SH.)發佈2016年年報及2017年一季報顯示,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72億元, 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144億元,

同比增長37%;淨利潤94億元, 同比增長2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億元, 同比增長5%。

綠地控股同時披露, 以50億元入股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協信遠創)成並列第一大股東已正式生效。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 此舉意在推動綠地商業及產業地產開發運營能力。

此外, 綠地控股還對2017年定下目標, 即主要經濟指標力爭實現10%-15%的目標增長。 而他對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預測為:一二線重點城市住宅市場調控還將持續, 三四線城市及商辦產品則將繼續去庫存。

要把部分商業和產業地產運營交給協信遠創管理

綠地控股財報顯示, 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得到根本性改善, 2016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正淨額。

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8億元, 同比增長20%, 其中,房地產主業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 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總額39億元, 同比增長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億元, 同比增長19%。

4月25日, 綠地同時披露, 綠地控股50億元入股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協信遠創)成並列第一大股東已正式生效。

“與協信遠創啟動合作, 將有力推動綠地商業及產業地產開發運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符合公司房地產板塊中長期發展戰略。 綠地擬將部分商業和產業地產運營業務委託協信遠創進行管理, 有力提升房地產主業核心競爭力。 ”張玉良表示。

張玉良稱, 下一步, 綠地會在項目獲取、融資能力等全方位對協信遠創形成強有力支撐,

將其打造成為中國商業與產業地產運營管理領域的標杆企業, 同時探索實施輕資產戰略, 推動其實現公眾化。

土儲和供應向住宅產品聚焦

在主營業務房地產方面, 財報顯示, 2016綠地全年實現房地產合同銷售金額2550億元, 回款2025億元, 同比增長11%和50%。

新開工面積1933萬平方米, 比去年同期增長8.3%;完成竣工備案面積2271萬平方米, 比去年同期增長24.0%。 儲備專案68個, 權益土地面積約557.64萬平方米, 權益計容建築面積約1467.82萬平方米, 積蓄了增長後勁。

2017年一季度, 房地產主業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85億元, 同比增長18%;合同銷售面積456萬平方米, 同比增長23%;回款507億元, 同比增長48%, 回款率87%。 新增土地儲備專案9個, 權益土地面積40萬平方米, 權益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

權益土地金額51億元。

在產品結構上, 綠地在土儲和產品供應兩個層面均向住宅產品聚焦, 提升了當期業績。

全年銷售業績中, 住宅項目占比64%。 2016全年新增土地儲備中, 住宅專案占比69%。

區域結構上, 綠地在國內聚焦一線、強二線及中部省會城市, 核心區域土儲收穫與銷售業績均表現搶眼。

全年房地產銷售業績中, 一線城市專案占比31%, 其中上海地區以438億元的銷售金額奪下區域第一。 全年國內新增土地儲備中, 一二線重點城市專案占比86%。

在綠地繼續大規模追資的“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板塊方面, 基建產業2016全年新簽合同金額971億元, 同比大幅增長52%;金融產業2016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9億元, 同比增長21%;消費產業線上線下同步擴張,

持續向供應鏈上游拓展、向平臺化演進。 進口商品直銷實體門店G-Super在區域中心城市加速布點, 門店總數達到27家。

今年將重點投資有成熟科研成果的創業公司

對於2017年的目標, 綠地提出, 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力爭實現10%-15%的目標增長, 企業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其中, 房地產板塊重點將“特色小鎮”模式納入發展戰略。 張玉良說, 綠地將重點選擇有大城市購買力溢出效應、有產業導入支撐的一二線重點城市遠郊及周邊, 投資啟動特色小鎮大盤項目, 計畫重點圍繞智慧健康城、文化旅遊城兩個題材, 形成開發模型和產品系列。

另外, 綠地還計畫全面鋪開長租公寓、服務式公寓等運營型產品。

基建板塊將聚焦中西部等重點區域, 繼續拓展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公園、片區開發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投資帶動基建,擴大產值轉化。

金融板塊基於穩健的債權、股權及資管等業務,將保持較好的盈利預期。同時仍將加大核心金融牌照資源的獲取力度,並以綠地(亞洲)證券為平臺,開展境外房地產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業務。

消費板塊方面,進口商品直銷業務將力拓內陸市場,實體門店總數計畫增至50家;升級跨境電商業務,提高管道控制權,做強供應鏈平臺。此外,綠地還計畫與高端醫療資源開展戰略合作,探索進入“大健康”產業。

同時,張玉良還透露,綠地在投資與管理方面亦醞釀革新舉措。資本層面,綠地將同步推進戰略性並購和財務性投資,2017年計畫探索發展創投業務,重點投資有成熟科研成果的創業公司,獲取投資收益,孵化產業資源。

管理層面,綠地基於多產業資源協同的需求,計畫建立和運行若干區域管理總部,統一對外介面,統籌協調資源,從而大大提升“投資+基建+產業+新城”等新商業模式的運行效能。同時,房地產業務也將逐步向大市場、大區域、強管控的格局過渡。

儲備10-15個特色小鎮大盤項目

綠地控股方面還透露,2017年綠地將展開四大重點戰略:

其中,千億綜合產業投資戰略,以“房地產+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的全產業優勢,以及參與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驗優勢,圍繞“五大領域”對區域經濟全面介入、全國複製。

特色小鎮大盤戰略,將在一二線重點城市遠郊及周邊,儲備10-15個特色小鎮大盤項目,2017年一季度已簽約寧波杭州灣、南昌贛江新區、成都都江堰等9個特色小鎮項目。

基建PPP “大平臺、大專案、大聯動”戰略,計畫到2020年達到年1000億元的PPP專案簽約規模。

校企合作切入高成長產業戰略,與高校合作設立投資平臺,打造校企科技產業集團,與房地產主業及其他多元產業實現協同發展。

對於2017年的企業發展環境,張玉良也做了預測,他認為,房地產領域,一二線重點城市住宅市場調控還將持續,三四線城市及商辦產品還將繼續去庫存。

基建方面,張玉良稱,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還將繼續推進,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等,依舊是投資重點,基建行業仍然面臨大有可為的難得機遇。

此外,張玉良還表示,國家將繼續深化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的改革,將為並購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繼續拓展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公園、片區開發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投資帶動基建,擴大產值轉化。

金融板塊基於穩健的債權、股權及資管等業務,將保持較好的盈利預期。同時仍將加大核心金融牌照資源的獲取力度,並以綠地(亞洲)證券為平臺,開展境外房地產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業務。

消費板塊方面,進口商品直銷業務將力拓內陸市場,實體門店總數計畫增至50家;升級跨境電商業務,提高管道控制權,做強供應鏈平臺。此外,綠地還計畫與高端醫療資源開展戰略合作,探索進入“大健康”產業。

同時,張玉良還透露,綠地在投資與管理方面亦醞釀革新舉措。資本層面,綠地將同步推進戰略性並購和財務性投資,2017年計畫探索發展創投業務,重點投資有成熟科研成果的創業公司,獲取投資收益,孵化產業資源。

管理層面,綠地基於多產業資源協同的需求,計畫建立和運行若干區域管理總部,統一對外介面,統籌協調資源,從而大大提升“投資+基建+產業+新城”等新商業模式的運行效能。同時,房地產業務也將逐步向大市場、大區域、強管控的格局過渡。

儲備10-15個特色小鎮大盤項目

綠地控股方面還透露,2017年綠地將展開四大重點戰略:

其中,千億綜合產業投資戰略,以“房地產+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的全產業優勢,以及參與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驗優勢,圍繞“五大領域”對區域經濟全面介入、全國複製。

特色小鎮大盤戰略,將在一二線重點城市遠郊及周邊,儲備10-15個特色小鎮大盤項目,2017年一季度已簽約寧波杭州灣、南昌贛江新區、成都都江堰等9個特色小鎮項目。

基建PPP “大平臺、大專案、大聯動”戰略,計畫到2020年達到年1000億元的PPP專案簽約規模。

校企合作切入高成長產業戰略,與高校合作設立投資平臺,打造校企科技產業集團,與房地產主業及其他多元產業實現協同發展。

對於2017年的企業發展環境,張玉良也做了預測,他認為,房地產領域,一二線重點城市住宅市場調控還將持續,三四線城市及商辦產品還將繼續去庫存。

基建方面,張玉良稱,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還將繼續推進,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等,依舊是投資重點,基建行業仍然面臨大有可為的難得機遇。

此外,張玉良還表示,國家將繼續深化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的改革,將為並購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