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昌樂紅河:打造鎮域開放發展新高地

齊魯網濰坊4月25日(昌樂台 趙惠 通訊員 張靜)昌樂縣紅河鎮不僅是一個擁有16萬畝大薑、花生種植的農業大鎮, 還是一個擁有濰坊百強企業的工業大鎮, 在縣域經濟中托起“啞鈴”下部的藍天, 在開放型經濟中紅河更是盤踞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是, 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疲軟、進出口形勢嚴峻的當下, 紅河的進出口貿易怎樣保持穩固增長, 為鎮域企業集群謀求更大的發展?紅河理順思路、順應大勢, 大力推進高水準雙向開放, 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加快推動優勢產品、優質服務走出國門。

一套PMP全自動化集成生產線、“中印集團”建立棉紡製品“海外倉”、“有機、水生農產品”……一系列國際品牌的打響都標誌著紅河鎮域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

產業轉型, “供給側”培育德福經濟增長點

隨著轉方式、調結構的深入實施, 增加要素投入, 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 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 正是德福紙業改革實施的“加、減法”策略。 該企業瞄準國際市場, 新上4條PMP造紙流水線、2條加工生產線, 年產值可達4.3億元。 並從國外進口純木漿、混合漿等原材料和先進技術、關鍵設備, 生產產品全部出口美國、加拿大等國家, 走出了“優進優出、優質優價、兩頭在外”零資源、零污染新路子。

如今, 投資3億元的德福高檔紙製品項目主要生產高檔航空面巾紙、手帕紙、盒抽紙、廚房用紙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

能滿足高端化、多元化、國際化市場需求。 今年, 創新生產的針對高端醫療衛生機構、高檔酒店等場所使用的一次性紙床單等產品, 實現了“高品質產品、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 培育了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紅河鎮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共11家, 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到了全鎮工業企業總產值的13.8%。 目前, 進出口貿易形勢嚴峻, 但是我們堅定不移的以開放的姿態, 打破戰略對接的地域空間限制, 第一時間推進企業進行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創新, 並積極提供有效服務, 在落實出口補貼、貸款扶持、提高貿易便利水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為企業發展搭台唱戲。 ”紅河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于強說。

建立“海外倉”, 鳴澤國際佈局中亞棉紡市場

“今年第一季度, 我們公司滌棉被套的出口量達到了260萬條, 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 去年, 我們在印度註冊成立了‘中印集團’, 一期投資1.5億元, 新上3條生產線, 二期擴建至10條, 建成後, 將佔據50%以上的印度棉紡製品市場。 ”明澤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臧海明說。

該企業設立研發基地, 確保產品嚴絲合縫地對接產品類型, 憑藉過硬產品品質, 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 產品遠銷中亞、歐洲等國家, 現已成為印度市場較大的棉紡製品供應商。 借助阿裡巴巴“一達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 獲得全國紡織品行業出口第2名的好成績。 今年又新打通了孟加拉新市場,

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可超過4億元。

“借船出海”, 現代農業打響國際品牌

在鳳凰嶺水生蔬菜示範園區內, 一排排整齊的大棚氣勢恢宏, 大棚內嫩綠的生菜, 水嫩的水芹, 汩汩的流水和現代化的大棚設備吸引著外地客商的目光。 鳳凰嶺果蔬專業合作社以“水生蔬菜”為主打品牌, 與濰坊四季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 統一收購包裝, 銷往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紅河鎮作為大薑、果蔬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有著良好的對外發展基礎, 緊緊依託域內企業對外貿易平臺, 走“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路子, 加快農產品“走出去”步伐。 日發大薑合作社也發揮貿易優勢, 創新發展訂單農業, 與種植戶、合作社等簽訂收購合同, 產品銷往加拿大等國家,

年出口大薑等農產品20餘噸。

紅河鎮緊緊圍繞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 大力培植特色產業、壯大鎮域經濟, 不僅使一家企業走出去, 而且帶動多家企業走出去;不僅工業走出去, 農業也走出過門;不僅產品走出去, 而且帶動了設備、服務走出去, 取得了“一石多鳥”的效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