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徐樹錚墓:孤零零地埋在田地裡,破損寒酸,看得讓人流淚


在民國歷史裡, 徐樹錚絕對算得上是個風雲人物。 他是名揚海內, 赫赫有名的皖系大將, 也是段祺瑞最為倚仗的“四大金剛”之一,

自比諸葛孔明, 人稱“小扇子”, 以文就武職, 位居要津, 叱吒風雲數載, 也曾因收復外蒙古領土, 維護國家統一, 被比作當世之班超, 傅介子。

1925年12月30日淩晨, 時年45歲的徐樹錚, 在途經京津間廊坊車站時被劫殺, 當時震驚了國內外各界。

徐樹錚死後落葉歸根, 葬於出生地安徽省蕭縣醴泉村。

這一起悲痛的歷史事件, 影響深遠, 獲悉徐樹錚被殺, 段祺瑞禁不住痛哭失聲, 連呼:“斷我股肱!斷我股肱!”不久後通電下野, 離京南返, 從此再也沒有重返政壇舞臺。

儘管徐樹錚墓地被在這小鄉村裡, 但在特殊的歷史年代, 也沒有倖免於難。 徐樹錚墓就被挖掘後遺體也被人拉出來拿去火化了。

據當地人介紹, 陪葬品並不多, 最好的莫過於兩件白玉物件, 一隻精美玉靴, 後被文管所拿走, 不知所蹤, 隨之墓地荒廢。 直到二十年後, 1988年其女徐櫻從美國歸來, 向當地申請, 主持重修, 樹了墓碑, 栽了松樹, 1991年族中後人又增置一對石馬臥於陵前。

時過境遷, 一晃又是二十幾年過去了, 一切似乎又已成為慘澹的歷史。

如今的徐樹錚墓, 更加荒蕪, 兩尊石馬, 一尊已被人盜走, 另一尊也已殘破不堪, 在大片的田地旁, 這座孤零零的墳墓, 那簡陋寒酸的模樣, 相比大多數名人墓地或者稍微有點名氣的人文歷史遺跡, 不可同日而語, 讓人不禁為之落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