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綠化率95%!挖掘10倍股“漂亮50”名單!

神段子轉遍朋友圈

A:報告, 我市綠化面積已達到95%。

B:您是哪個市的?

A:股市。

圖片來自網路

全球股市普漲之下, 唯我大A股走出了一波異於全球的行情,

放量下跌。

冰火兩重天!A股現在只有兩種股票:漂亮50和要命3000。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看看最近貴州茅臺、格力電器、老闆電器等績優股走出了一波讓人豔羨的行情, 這些價值藍籌股屬於“漂亮50”。

而大量的中小市值股票不斷下挫, 不少今年還創出新低,

被認為是“要命3000”。

有了漂亮50的護盤, 上證指數還可以保持在3100-3200點附近晃蕩, 而要命3000中的很多股票, 早已經比上證指數2600點時價格還低。

真是萬萬沒想到, 2600點買進去的股票, 結果卻套在了3200點。 也算是A股一大奇葩…

市場利空公式如下:全球大跌放緩+劉主席大嘴+雄安概念熄火+溫州幫江浙遊資被查+金融反腐力度加大某主席落馬+股市債市均不好!短期看現實的問題不少, 但是終究都會成為毫無記憶的股票市場的過去!

在市場最低迷最讓人失去信心的時候, 我們必須相信, 唯一能相信的就是未來!美國兩百年的歷史就是股市指數震盪向上的歷史。 短期看股市是巴菲特, 索羅斯也預測不了的。 但是長期看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必然帶動股票指數昂揚向上!

中國經濟發展放緩, 但是消費升級讓我們有了摩拜單車, 滴滴打車, 品牌智能手機, 無數連鎖絕味鴨脖, 來伊份, 電商生鮮!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率現實轉化就是, 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新三板掛牌數量一直在激增。 主機板市場的IPO進度還是太慢, 去庫存而已。

A股格局中那些越挫越勇的股票!就是漂亮50。

“漂亮50”稱呼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緣起美利堅的稱呼, 那是上世紀60年代, 尼克森總統當政的時候, 美國經濟快速發展, 巴菲特回到自己的故鄉搞起了合夥人私募基金, 伴隨美國二戰後的高速發展期大量買股票, 每年的收益都是30%, 40%, 高的不要不要的。 有個著名的投資理論就是裙擺理論, 股市越好, 女生的裙子就越短,

就是在美國股市大發展時期形成的!

圖片來自網路

美國股市沒有漲跌停限制, 一檔股票可以一天之內翻倍, 也有可能從200多美元跌到2美分。 痛定思痛, 美國的投資者轉向了:注重題材熱點, 注重業績財務基本面的選股模式, 並且操作上就是長期持有,

這就是巴菲特的模式。

美國漂亮50的傳奇中, 最性感誘人的部分莫過於這份名單中逐漸成長出一批世界知名企業。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早在20年前, 幾乎我們今天所知的、著名的美國跨國公司巨頭都已經脫穎而出:

零售業的巨頭——沃爾瑪

食品業巨頭——菲力浦•莫里斯

速食業的巨頭——麥當勞

飲料業的巨頭——可口可樂

日用消費品巨頭——吉列

消費品的巨頭——寶潔

醫藥業的巨頭——強生

娛樂業的巨頭——迪士尼

科技業的巨頭——通用電氣

這張圖就是美帝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傑出代表。

中國A股漂亮50,成長潛力巨大

首先是從大的背景來看,過去由於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比較低,資金更多青睞成長股,成長股一枝獨秀。但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於經濟“L型”的走勢已經達成共識,經濟正在企穩的進程中,過去受經濟下滑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公司業績出現了拐點,未來業績增速有望穩定增長,這類行業和公司出現了較大的投資機會。

其次是市場結構的優化,機構資金占比增加,並且具有很強的持續性。儘管A股相對其他成熟市場,仍然散戶化程度較大,但是近兩年隨著市場制度的成熟,機構投資者占比出現一定程度提升,市場持股集中度出現明顯上升。機構投資者相比散戶而言,投資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公司的長期業績回報。未來機構資金占比有望持續提升。第三是監管政策的引導,今年以來,國家對金融領域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如嚴格監管上市公司借殼、講故事、說概念,因此有業績支撐的公司才能得到資金的青睞。

最後,展望未來,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落地,風險偏好下半年或有望提升。未來經濟預期波動收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投資偏好的轉變,疊加增量資金驅動,“漂亮50”的價值成長股有望持續走強。其次成長股估值或延續分化,真正持續增長+行業景氣度高+估值經過消化+行業壁壘提升的優質成長股也會慢慢走出來。殼資源、高估值、題材炒作等個股將漸漸被遺忘。

大陸改革開放幾十年,超級大牛股名單,都是從小到大成長起來的!他們的名字不僅僅是貴州茅臺。

騰訊控股,22800億市值

中國平安,6795億市值

貴州茅臺,5234億市值

招商銀行,4756億市值

萬科A,2237億市值

碧桂園,1657億市值

中國恒大,1264億市值

吉利汽車,1015億市值

融創中國,426億市值

新城控股,359億市值

就目前市場表現來看,食品、飲料、釀酒、家電、醫藥三大領域後期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次新股超跌“漂亮50”名單,做低價優質的價值投資

新股中的股票剛上市沒多久,股價超跌嚴重,加上成長性足夠好,財務基本面堅實,股價反彈空間很大。創業板指數從1月1日起見底反彈,然後到3月7日見頂,共32個交易日,那麼從3月8日開始,調整到今日也是32個交易日,完成了時間的對稱。深次新股從3月23日開始下跌,調整到今日,跌幅巨大,很多個股跌幅在40%以上,比如個人相對比較關注的麥格米特 ,跌幅就接近50%,還有匯納科技、資料港(SH603881)、美力科技、北京君正、永和智控等,在這裡提供一下統計超跌股方法:

1、打開交易軟體,點擊功能表列中的報價功能表,即可找到階段排行功能。

2、確定階段統計起始和結束時間,比如這次可以從創業板回檔起點,或深次新股回檔起點3月23日,或者深成指4月7日,然後結束時間統計到今天4月24日。

3、按3月24日作為起點,選取結果如下: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每一次大跌都是大機會的開始,每一次新的地點都是一個新傳奇的誕生。漂亮50價值藍籌值得投資,超跌次新股中大跌價值50也是值得投資的。新低出現,磨底完成,股價就會鳳凰涅槃,一飛沖天,你準備好了嗎?!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食品業巨頭——菲力浦•莫里斯

速食業的巨頭——麥當勞

飲料業的巨頭——可口可樂

日用消費品巨頭——吉列

消費品的巨頭——寶潔

醫藥業的巨頭——強生

娛樂業的巨頭——迪士尼

科技業的巨頭——通用電氣

這張圖就是美帝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傑出代表。

中國A股漂亮50,成長潛力巨大

首先是從大的背景來看,過去由於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比較低,資金更多青睞成長股,成長股一枝獨秀。但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於經濟“L型”的走勢已經達成共識,經濟正在企穩的進程中,過去受經濟下滑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公司業績出現了拐點,未來業績增速有望穩定增長,這類行業和公司出現了較大的投資機會。

其次是市場結構的優化,機構資金占比增加,並且具有很強的持續性。儘管A股相對其他成熟市場,仍然散戶化程度較大,但是近兩年隨著市場制度的成熟,機構投資者占比出現一定程度提升,市場持股集中度出現明顯上升。機構投資者相比散戶而言,投資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公司的長期業績回報。未來機構資金占比有望持續提升。第三是監管政策的引導,今年以來,國家對金融領域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如嚴格監管上市公司借殼、講故事、說概念,因此有業績支撐的公司才能得到資金的青睞。

最後,展望未來,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落地,風險偏好下半年或有望提升。未來經濟預期波動收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投資偏好的轉變,疊加增量資金驅動,“漂亮50”的價值成長股有望持續走強。其次成長股估值或延續分化,真正持續增長+行業景氣度高+估值經過消化+行業壁壘提升的優質成長股也會慢慢走出來。殼資源、高估值、題材炒作等個股將漸漸被遺忘。

大陸改革開放幾十年,超級大牛股名單,都是從小到大成長起來的!他們的名字不僅僅是貴州茅臺。

騰訊控股,22800億市值

中國平安,6795億市值

貴州茅臺,5234億市值

招商銀行,4756億市值

萬科A,2237億市值

碧桂園,1657億市值

中國恒大,1264億市值

吉利汽車,1015億市值

融創中國,426億市值

新城控股,359億市值

就目前市場表現來看,食品、飲料、釀酒、家電、醫藥三大領域後期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次新股超跌“漂亮50”名單,做低價優質的價值投資

新股中的股票剛上市沒多久,股價超跌嚴重,加上成長性足夠好,財務基本面堅實,股價反彈空間很大。創業板指數從1月1日起見底反彈,然後到3月7日見頂,共32個交易日,那麼從3月8日開始,調整到今日也是32個交易日,完成了時間的對稱。深次新股從3月23日開始下跌,調整到今日,跌幅巨大,很多個股跌幅在40%以上,比如個人相對比較關注的麥格米特 ,跌幅就接近50%,還有匯納科技、資料港(SH603881)、美力科技、北京君正、永和智控等,在這裡提供一下統計超跌股方法:

1、打開交易軟體,點擊功能表列中的報價功能表,即可找到階段排行功能。

2、確定階段統計起始和結束時間,比如這次可以從創業板回檔起點,或深次新股回檔起點3月23日,或者深成指4月7日,然後結束時間統計到今天4月24日。

3、按3月24日作為起點,選取結果如下: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每一次大跌都是大機會的開始,每一次新的地點都是一個新傳奇的誕生。漂亮50價值藍籌值得投資,超跌次新股中大跌價值50也是值得投資的。新低出現,磨底完成,股價就會鳳凰涅槃,一飛沖天,你準備好了嗎?!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