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澄清不是臥底王晶幫他開發佈會 香港黑幫老大傳奇人生即將上映

文/ 蘿蔔頭(頭號電影院topcinema715原創, 嚴禁私自轉載)

很多香港電影中的黑幫快意江湖, 並非只是一個虛構的世界。

那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 一個刀口舔血的世界。

難得一部講述香港黑幫往事的電影《毒。 誡》宣佈定檔, 即將在5月12日上映。

雲集了劉青雲、古天樂、林家棟的這部黑幫片, 講的其實是香港慈雲山十三太保的真實故事。

換個名字的話, 這部電影應該叫做《我在黑社會的青春往事》。

一個多月以前, 懂小姐寫過這部電影, 點擊閱讀這部港片要火!劉青雲古天樂再現香港黑幫往事 前黑幫頭目當監製

而一個多月後, 這段倍受關注的真實故事, 終於即將在螢幕上得見。

蘿蔔頭認為, 很有必要再寫一次。

劉青雲扮演的男一號茅躉華, 正是十三太保之首, 當年的叱吒風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黑幫大哥。

《毒。 誡》此前放出的預告片, 一開篇就交代了這位黑老大過去的“輝煌”歷史。

過去, 香港六十年代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 打架搶劫無惡不作。 竟然還要吸毒,還買白粉。 不覺得太缺德嗎?

而黑老大本人如何回應的呢?

我覺得最缺德的是那些叫你吸毒而自己不吸的人。

劉青雲演繹的, 是一段真實到疼痛的往事, 一個人生如果不用傳奇二字會不知道如何形容的人物。

這個人, 是如今已經69歲的陳慎芝。 而陳慎芝, 也成了這部相當於他本人自傳電影的監製。

甚至還在電影中客串出鏡。

這個戴著眼鏡, 如今看上去和藹可親的老人, 你如何能知道年輕時候的他過的卻是打打殺殺的生活。

“慈雲山十三太保”這個名號, 上世紀60年代活躍在香港黃大仙區公共屋邨中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 在“江湖”上留下了很多故事。

而故事中最重要的那個人之一, 正是陳慎芝。

當然, 早已經改邪歸正的他, 並不忌諱提起那段如何也不能忘卻的往事。

提到當年吸毒, 他現身說法。

他回到當年的毒品販賣攤, 如今這裡已經是一個足球場

幾十年前,幾百人聚眾吸毒的場面,陳慎芝不僅是見證人,更是最主要的親歷者。

在香港,陳慎芝是難得的黑白兩道縱橫幾十載,卻依然可以收穫尊重的人物。

年輕時,他打打殺殺,吸毒賣粉,黑道上的規矩和生意,他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是真正的古惑仔。

發生在這個古惑仔身上最誇張的事,大概是父親去世,在靈堂守靈的陳慎芝還沒有忘記吸毒這回事。

而為了吸毒,他曾經把為了出席姐姐婚禮的西裝而當掉換白粉。

哪怕在父親靈堂的時候,陳慎芝的兜裡都曾揣著白粉。

雖然父親臨終前曾和陳慎芝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我救不了你,香港也救不了你,不如你去美國吧。

對不起爸爸,我有案底,沒法移民。

而陳慎芝混黑道時期的其中一個小弟,就是後來曾被稱為香港影壇“四大惡人”的李兆基。

他曾經是很多電影裡收過保護費,當過話事人。

不管是當年鄭伊健、陳浩南的《古惑仔》,還是後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李兆基都是基哥。

現實中的他,也曾經是基哥。

陳慎芝曾經親口回憶過,自己是如何入了黑道這一行的。

當時我讀書讀得不好,又想出人頭地,只好尋找捷徑。小的時候我很調皮,總給人打,後來有一個人說跟我混嗎?我說好啊。然後他們保護我,比較安全。然後就教我黑幫的手勢禮儀,別看書讀得不好,但是這個學得好。開始我先到超市裡面收保護費,後來就變了,就開始欺負人了。

而黑社會的規矩,是砍人不要砍死,殘廢就好。

在黑社會,我們還要學怎麼打、怎麼砍,就是砍人不要砍死,就是要他殘廢,殘廢最多是三年,但是你搞死人就不好了。

如果說,陳慎芝僅僅只是年輕時當過堂口老大,或許如今的他並不一定會被認為是傳奇。

他在某一次廝殺中受了重傷,開始戒毒,成功了,也信了教,走上了和他的前半生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

這個別人嘴裡的“老大”在打打殺殺躲躲藏藏中也彷徨。

我也在想,明天怎麼辦?每天出去前我要看看有沒有仇家、有沒有員警!

曾經吸毒的他,當上了牧師,到處做講座,到處勸人不要吸毒,到處規勸自己曾經的兄弟,開始了後半生反吸毒的社會事業。

曾經墮落的人,開始了他的新生。

堅持了十三年後,改邪歸正的他因為戒毒事業上做出的努力,甚至拿到了1987年的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巫啟賢當年主演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也還原了陳慎芝的這段傳奇。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陳慎芝自己曾說,戒毒成功之後,他覺得不僅要改變他的生命,還要教兄弟們改變。讓他們不要吸毒、不要調皮。

結果,他的兄弟們說他是不是有神經病?員警也一度並不相信他。

可是,日復一日的努力總是有結果的。

陳慎芝當年的一個小弟叫做貓仔,不懂英文卻喜歡貓王的歌,曾是十三太保中“最打得”的成員,曾經手下過千。

《毒。誡》裡,張晉扮演的,正是這個角色。

現實中的貓仔也吸毒,後來跟著陳慎芝戒毒,之後在老人院工作了將近30年,專門照顧老人,直到幾年前去世。

橫跨黑白兩道幾十年,陳慎芝天然的成為香港黑幫片無盡的靈感來源。

他無數次成為香港電影的顧問,除了幫忙講述故事,還需要搞定那些作為電影主人公的大哥們。

麥當雄拍攝《跛豪傳》,故事源於香港六七十年代大毒梟吳錫豪的發家史,拿到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

而作為電影顧問的陳慎芝,就曾經為了這部電影,代表導演麥當雄去監獄找吳錫豪溝通談判。

對於這個當年的風雲人物,陳慎芝並不陌生。他小時候就見過跛豪,那時跛豪僅僅還蹲在家裡賭錢。

吳錫豪告訴陳慎芝,電影可以拍,但是不能用他真名。此外,不能說他的腳是怎麼跛的。還有,就是給50萬捐給老人院。

做到這些條件後,拍攝完成後的《跛豪》在當年大火。

王晶2006年監製的電影《臥虎》,也曾邀請陳慎芝作為電影顧問。

而因為宣傳電影,王晶和陳慎芝曾去上了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陳慎芝被說成是警方臥底,這讓他極度不滿。

為了解釋這件事,王晶專門為陳慎芝開了一個發佈會來澄清。

說陳慎芝一輩子都沒有為警方工作過。

陳慎芝自己的原話是,被說成臥底他沒有辦法見人了。

作為曾經的黑道老大,大概最怕的就是被貼上“反骨”“吃裡扒外”的標籤。

陳慎芝自己曾經這樣說過有過“臥底“的話題。

現在我跟道上的兄弟仍有來往,經常一起喝茶,但大家生活已不同。香港員警也專門對我有紀錄,我都是教他們做好,你不要生事、不要吸毒、也不要賣毒。

以前確實有員警找過我,讓我做線人,透露口信給他們。但我沒做過。對於道上的兄弟,我不同意他做不好的事情,但是他一定要做,我也沒辦法。員警將來一定會找他,但是我不會說他在哪裡。香港有兩個員警被人槍殺了,那個罪犯曾在我這裡登記過,但是我就可以不給員警資料。為什麼不給他?香港有一條法律是保護戒毒資料,必須要有法院一個指令我才會給。你沒有得到我的同意,我可以告你的。

這樣一個香港幫派文化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骨子裡依然打著”江湖規矩“的烙印,有著也許常人無法理解的行事做派。

陳慎芝每年的壽宴,總是非常隆重,呼啦啦來一堆人。就像過去江湖上的大哥堂會。

有江湖中人,也有娛樂圈人士。

但屬於陳慎芝的故事,只不過是往事。

他在講述那些悠悠往事時,用了一句話來形容時光荏苒。

我們從前這幫人是帶刀的,現在都帶拐杖。我說,什麼武器最厲害呢?就是光陰。

那個結束了的時代,那個光怪陸離的傳奇,如今也就只能從電影裡一窺究竟。

幾十年前,幾百人聚眾吸毒的場面,陳慎芝不僅是見證人,更是最主要的親歷者。

在香港,陳慎芝是難得的黑白兩道縱橫幾十載,卻依然可以收穫尊重的人物。

年輕時,他打打殺殺,吸毒賣粉,黑道上的規矩和生意,他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是真正的古惑仔。

發生在這個古惑仔身上最誇張的事,大概是父親去世,在靈堂守靈的陳慎芝還沒有忘記吸毒這回事。

而為了吸毒,他曾經把為了出席姐姐婚禮的西裝而當掉換白粉。

哪怕在父親靈堂的時候,陳慎芝的兜裡都曾揣著白粉。

雖然父親臨終前曾和陳慎芝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我救不了你,香港也救不了你,不如你去美國吧。

對不起爸爸,我有案底,沒法移民。

而陳慎芝混黑道時期的其中一個小弟,就是後來曾被稱為香港影壇“四大惡人”的李兆基。

他曾經是很多電影裡收過保護費,當過話事人。

不管是當年鄭伊健、陳浩南的《古惑仔》,還是後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李兆基都是基哥。

現實中的他,也曾經是基哥。

陳慎芝曾經親口回憶過,自己是如何入了黑道這一行的。

當時我讀書讀得不好,又想出人頭地,只好尋找捷徑。小的時候我很調皮,總給人打,後來有一個人說跟我混嗎?我說好啊。然後他們保護我,比較安全。然後就教我黑幫的手勢禮儀,別看書讀得不好,但是這個學得好。開始我先到超市裡面收保護費,後來就變了,就開始欺負人了。

而黑社會的規矩,是砍人不要砍死,殘廢就好。

在黑社會,我們還要學怎麼打、怎麼砍,就是砍人不要砍死,就是要他殘廢,殘廢最多是三年,但是你搞死人就不好了。

如果說,陳慎芝僅僅只是年輕時當過堂口老大,或許如今的他並不一定會被認為是傳奇。

他在某一次廝殺中受了重傷,開始戒毒,成功了,也信了教,走上了和他的前半生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

這個別人嘴裡的“老大”在打打殺殺躲躲藏藏中也彷徨。

我也在想,明天怎麼辦?每天出去前我要看看有沒有仇家、有沒有員警!

曾經吸毒的他,當上了牧師,到處做講座,到處勸人不要吸毒,到處規勸自己曾經的兄弟,開始了後半生反吸毒的社會事業。

曾經墮落的人,開始了他的新生。

堅持了十三年後,改邪歸正的他因為戒毒事業上做出的努力,甚至拿到了1987年的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巫啟賢當年主演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也還原了陳慎芝的這段傳奇。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陳慎芝自己曾說,戒毒成功之後,他覺得不僅要改變他的生命,還要教兄弟們改變。讓他們不要吸毒、不要調皮。

結果,他的兄弟們說他是不是有神經病?員警也一度並不相信他。

可是,日復一日的努力總是有結果的。

陳慎芝當年的一個小弟叫做貓仔,不懂英文卻喜歡貓王的歌,曾是十三太保中“最打得”的成員,曾經手下過千。

《毒。誡》裡,張晉扮演的,正是這個角色。

現實中的貓仔也吸毒,後來跟著陳慎芝戒毒,之後在老人院工作了將近30年,專門照顧老人,直到幾年前去世。

橫跨黑白兩道幾十年,陳慎芝天然的成為香港黑幫片無盡的靈感來源。

他無數次成為香港電影的顧問,除了幫忙講述故事,還需要搞定那些作為電影主人公的大哥們。

麥當雄拍攝《跛豪傳》,故事源於香港六七十年代大毒梟吳錫豪的發家史,拿到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

而作為電影顧問的陳慎芝,就曾經為了這部電影,代表導演麥當雄去監獄找吳錫豪溝通談判。

對於這個當年的風雲人物,陳慎芝並不陌生。他小時候就見過跛豪,那時跛豪僅僅還蹲在家裡賭錢。

吳錫豪告訴陳慎芝,電影可以拍,但是不能用他真名。此外,不能說他的腳是怎麼跛的。還有,就是給50萬捐給老人院。

做到這些條件後,拍攝完成後的《跛豪》在當年大火。

王晶2006年監製的電影《臥虎》,也曾邀請陳慎芝作為電影顧問。

而因為宣傳電影,王晶和陳慎芝曾去上了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陳慎芝被說成是警方臥底,這讓他極度不滿。

為了解釋這件事,王晶專門為陳慎芝開了一個發佈會來澄清。

說陳慎芝一輩子都沒有為警方工作過。

陳慎芝自己的原話是,被說成臥底他沒有辦法見人了。

作為曾經的黑道老大,大概最怕的就是被貼上“反骨”“吃裡扒外”的標籤。

陳慎芝自己曾經這樣說過有過“臥底“的話題。

現在我跟道上的兄弟仍有來往,經常一起喝茶,但大家生活已不同。香港員警也專門對我有紀錄,我都是教他們做好,你不要生事、不要吸毒、也不要賣毒。

以前確實有員警找過我,讓我做線人,透露口信給他們。但我沒做過。對於道上的兄弟,我不同意他做不好的事情,但是他一定要做,我也沒辦法。員警將來一定會找他,但是我不會說他在哪裡。香港有兩個員警被人槍殺了,那個罪犯曾在我這裡登記過,但是我就可以不給員警資料。為什麼不給他?香港有一條法律是保護戒毒資料,必須要有法院一個指令我才會給。你沒有得到我的同意,我可以告你的。

這樣一個香港幫派文化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骨子裡依然打著”江湖規矩“的烙印,有著也許常人無法理解的行事做派。

陳慎芝每年的壽宴,總是非常隆重,呼啦啦來一堆人。就像過去江湖上的大哥堂會。

有江湖中人,也有娛樂圈人士。

但屬於陳慎芝的故事,只不過是往事。

他在講述那些悠悠往事時,用了一句話來形容時光荏苒。

我們從前這幫人是帶刀的,現在都帶拐杖。我說,什麼武器最厲害呢?就是光陰。

那個結束了的時代,那個光怪陸離的傳奇,如今也就只能從電影裡一窺究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