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外車企 宣戰未來

隨著消費者的願望越來越迫切, 電動造車參與者越來越積極, 無人駕駛汽車離現實生活漸行漸近。

目前, 眾多車企罕見地一致認定汽車電動化、智慧化以及電動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並齊力推動智慧互聯電動汽車前行。 此前, 不同車企對未來的規劃往往各奔東西, 現在處於汽車產業變革期, 卻有了統一的標準答案。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上海車展上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談到, 本屆車展釋放的資訊, 智慧化在今年可能比以往所有的分量都要足, 圍繞智慧化相關的零部件尋求突破, 還有朝電動化的一些專用型態或者專用技術努力。

正如朱華榮所判斷, 智慧技術的展現與科技車型的亮相成為上海車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大車企帶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電動化以及車聯網等領域的探索成果, 宣告為未來而戰。 眾多車企大佬紛紛在車展上樂觀地談及關於智慧互聯電動汽車的戰略與規劃。

跨國車企來勢洶洶

無論是跨國車企、自主車企還是互聯網企業, 皆陸續亮出“殺手鐧”, 為未來宣戰。

從豐田手上奪走全球銷量冠軍的大眾汽車正發起新車攻勢。 大眾汽車集團全球CEO穆倫日前稱, 2017年大眾集團將共推出60款新車, 到2025年, 大眾集團的純電動車型將達到30款。 在上海車展開幕前一天, 大眾集團高調展示旗下眾多品牌一系列全新車型,

包括續航里程均達500公里的三款全球首秀的電動車型。

而作為首家在華推出純電動汽車的跨國車企, 日產汽車今年也在中國發起新一輪攻勢, 繼續致力於開發和提供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汽車智慧互聯技術。 負責全球市場行銷、零排放汽車與電池部門的日產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丹尼爾·斯基拉奇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 日產汽車會繼續把電動汽車作為核心策略, 推動自身在這方面的發展。 日產有很多新能源汽車技術, 不完全只是純電動汽車, 希望在日本以外的其他一些關鍵市場中應用新能源汽車技術來提升競爭力, 但目前不能透露具體的計畫。

對於越來越多IT企業跨界闖入汽車領域,

斯基拉奇認為:“IT已經變成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的自動駕駛技術正處於大的轉型期, 目前所經歷的, 比過去10年間遇到的轉變都多都快。 許多網路公司、IT公司也進入了汽車行業。 我們現在進行許多合作, 比如和微軟在拉斯維加斯合作開發車載微軟小娜(Cortana);在日本, 我們也跟DeNA等互聯網企業一起合作, 針對無人駕駛汽車在商業服務領域的發展進行測試。 作為汽車製造商, 我們最主要的是把握趨勢, 並努力尋找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夠迎合這個趨勢的最佳方式, 有時就會選擇和這些企業合作。 ”

與日產同屬日系陣營的本田,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宣佈將加速在中國的產品電動化戰略。 搭載AI技術的NeuV小型電動概念車的中國首發,

則代表著本田對於未來新形式移動工具的思考與嘗試。 “全球的電動化趨勢, 比我們預期中還要迅猛, 所以本田也正在轉變事業方向, 加速推進電動化發展。 ”本田社長八鄉隆弘表示。 本田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相關技術的研發, 計畫於2018年推出中國市場專屬的電動汽車。

此外, 通用、福特等跨國車企巨頭也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步伐。

自主車企揭竿而起

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比歐美日等派系車企起步晚的自主車企, 抓住SUV熱潮快速崛起之後重拾信心,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不畏懼跨國車企, 甚至在一些新領域揭竿而起, 試圖彎道趕超合資車企。

上汽集團與阿裡巴巴聯合操盤打造的互聯網新能源概念車“光之翼”Vision-EConcept在上海車展備受關注。

這輛號稱中國第一款量產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的“光之翼”在一年後會落地上市。 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談到, 上汽提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用化“新四化”趨勢。 在現階段, 新能源和互聯網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電動化是最關鍵的部分, 上汽已經自主掌握了核心“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科技, 將繼續發展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 在網聯化方面, 未來的汽車是軟體驅動, 軟體在整個汽車的比例會越來越多。 自主品牌在國內能夠搶在合資品牌之前驅動智慧互聯電動汽車, 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外企業在互聯網汽車時代差距縮小甚至幾無差距有關, 阿裡、騰訊、百度等國內互聯網巨頭, 現亦能比肩矽谷巨頭,正與傳統車企聯手搶佔新一輪契機。

目前,長安汽車已攜手華為、百度、蔚來、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朝智慧互聯電動汽車發力。此次在上海車展亮相的SUV車型長安CS55,運用了大量智慧化科技的配置和技術。去年完成2000公里超級無人駕駛測試項目的長安汽車,將智慧技術到無人駕駛分為四級。“現在應用到二級,2018年就可以運用三級。到2020年、2021年時,我們計畫在個時間基本上可以產出無人駕駛量產化汽車。而最終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基本上在2025年,因為需要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未來交通管理體系的變化,這是很大的系統變化。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結構的重新構建。”朱華榮如是說。

作為國內六大汽車集團中銷量增速最快的廣汽集團,也在加快智慧駕駛、移動互聯、新能源動力等領域步伐。廣汽傳祺新能源純電平臺車型GE3、插電式混合動力跨界概念車EnSpirit與GS4PHEV國內首發亮相,使上海車展成為自主品牌傳祺新能源產品最密集的一次亮相。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廣汽研究院在產品技術升級上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傳統汽車,還包括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廣汽這次在展臺上展出一款人工智慧汽車,目前有38個功能。馮興亞還談到,廣汽集團在4月底還會發佈在智能網聯新能源事業上的重要舉措,將與相關合作夥伴的資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打造以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共用平臺為中心的生態體系。

東風汽車公司在上海車展上攜10款新能源汽車亮相,其中自主新能源車占到一半。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李紹燭在上海車展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談到,在智慧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東風汽車公司推進實施“583”計畫,“三電”工業化佈局進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商品戰略進一步完善;與一汽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加速推進智慧網聯、燃料電池、輕量化等前瞻技術開發;積極探索和創新商業模式,如牽頭成立武漢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聯盟等。

曾兩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經歷過今年年初低迷之後,正在加速推新能源新車型刺激銷量回升,並在上海車展上亮出全新設計理念與王朝概念車。此外,在自動駕駛方面,比亞迪也已在佈局,先後與百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訊研究院等合作。

隨著互聯網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全新汽車時代到來,驅動智慧互聯電動汽車前行的不僅是傳統車企,還有眾多互聯網造車新進者。其中,蔚來汽車帶來11款電動車在上海車展上舉行中國首秀,加入爭奪未來車市行列。

現亦能比肩矽谷巨頭,正與傳統車企聯手搶佔新一輪契機。

目前,長安汽車已攜手華為、百度、蔚來、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朝智慧互聯電動汽車發力。此次在上海車展亮相的SUV車型長安CS55,運用了大量智慧化科技的配置和技術。去年完成2000公里超級無人駕駛測試項目的長安汽車,將智慧技術到無人駕駛分為四級。“現在應用到二級,2018年就可以運用三級。到2020年、2021年時,我們計畫在個時間基本上可以產出無人駕駛量產化汽車。而最終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基本上在2025年,因為需要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未來交通管理體系的變化,這是很大的系統變化。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結構的重新構建。”朱華榮如是說。

作為國內六大汽車集團中銷量增速最快的廣汽集團,也在加快智慧駕駛、移動互聯、新能源動力等領域步伐。廣汽傳祺新能源純電平臺車型GE3、插電式混合動力跨界概念車EnSpirit與GS4PHEV國內首發亮相,使上海車展成為自主品牌傳祺新能源產品最密集的一次亮相。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廣汽研究院在產品技術升級上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傳統汽車,還包括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廣汽這次在展臺上展出一款人工智慧汽車,目前有38個功能。馮興亞還談到,廣汽集團在4月底還會發佈在智能網聯新能源事業上的重要舉措,將與相關合作夥伴的資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打造以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共用平臺為中心的生態體系。

東風汽車公司在上海車展上攜10款新能源汽車亮相,其中自主新能源車占到一半。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李紹燭在上海車展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談到,在智慧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東風汽車公司推進實施“583”計畫,“三電”工業化佈局進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商品戰略進一步完善;與一汽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加速推進智慧網聯、燃料電池、輕量化等前瞻技術開發;積極探索和創新商業模式,如牽頭成立武漢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聯盟等。

曾兩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經歷過今年年初低迷之後,正在加速推新能源新車型刺激銷量回升,並在上海車展上亮出全新設計理念與王朝概念車。此外,在自動駕駛方面,比亞迪也已在佈局,先後與百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訊研究院等合作。

隨著互聯網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全新汽車時代到來,驅動智慧互聯電動汽車前行的不僅是傳統車企,還有眾多互聯網造車新進者。其中,蔚來汽車帶來11款電動車在上海車展上舉行中國首秀,加入爭奪未來車市行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