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郭沫若考古帝王陵墓的是非功過,80年代清理光緒墓時有意外發現

在某搜尋引擎中對郭沫若的介紹是著名的文學家, 但是郭沫若更被人們所熟知的是他近代對於很大重大陵墓的考古研究。 這事兒要從清朝末年開始說起, 受到西方文明的不斷衝擊, 中國要想改變清朝長達兩百多年的閉關鎖國就必須要走出去, 要向西方更先進的技術學習。 這其中也包括了考古技術, 尤其是在抗戰時期, 大量的國外考古研究學者進入到中國, 並從中國挖掘了大量的文物, 這是當時中國沒有想到的。

這就好比現在有人跑到你家裡, 結果這人比你還瞭解你家, 現代考古技術對於中國文物是一種巨大的衝擊, 於是在郭沫若的提倡下, 現代考古就從歷代帝王墓開始了。 但是不知道郭沫若 當時有沒有想過, 除了學習西方先進的考古技術以外, 我們還有自己的文化和傳統。 定陵的挖掘當時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因為西方國家從來都沒有對一座完整的帝王陵墓進行過挖掘, 這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不過話又說回來, 定陵考古可能是現代考古學上的未解之謎, 直到今天事情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 這次所謂的現代化考古卻沒有任何的報告出爐, 並且大量的文物在出土後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今天的我們試想一下, 考古的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呢?盜墓賊盜墓無非是為了求財求物, 但是沒有任何理由對於文物進行如此的破壞和損毀, 那時候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國的考古到底怎麼了?

可以順便提一句, 郭沫若在發掘定陵後曾經提出對於秦始皇陵墓和武則天陵墓進行徹底的挖掘, 但是這一要求被周總理拒絕, 並且批示對於帝王陵墓的挖掘不要再提。 隨後郭沫若還曾提出將漢字改為拉丁文, 理由竟然是因為拉丁文更加容易普及, 也更加先進, 這讓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放置何處?

不過考古鬧劇也就此打住了, 帝王陵墓除遭遇大規模盜掘, 否則不會被輕易的打開。 而到了80年代對於光緒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的時候發現過連體翡翠環, 據說這兩件玉器是光緒帝生前最喜歡把玩的物件。 即使經過的盜掘, 依然躲過了盜墓賊的盜掘, 保存到現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