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Swift選擇使用Hyperledger來進行跨境區塊鏈測試

Swift已經正式宣佈在其最主要的區塊鏈項目中使用Hyperledger的Fabric代碼庫。

該區塊鏈專案旨在簡化銀行帳戶以促進國際交易, 參與方包括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富國銀行(Wells Fargo)、以及其它3家全球金融機構。

作為Linux主導的Hyperledger項目的創始成員, Swift選擇使用Hyperledger的技術或許不足為奇, 最終的功能包括使用者定制訪問資料和其它特權。

Swift的全球支付創新專案(GPI)的主管Wim Raymaekers說道, 如果該區塊鏈概念原型成功, 將會節省30%的與跨境轉帳支付相關的和解成本。

Raymaekers說道:

“我們真的非常期待見證是否銀行能夠獲得更好的查看他們的資訊;該方案不僅能夠優化流動性, 而且還能降低和解成本。 ”

參與概念原型的其它銀行包括澳新銀行(ANZ)、新加坡星展銀行(DBS)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 後者也已經與Swift合作開發GPI專案。

這些參與者將與其它20家機構共同來測試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測試還將利用Swift成員所使用的現有標準。

存儲在區塊鏈上的資料和使用APIs查詢和更新這些資料都將符合Swift的ISO 20022資訊標準。

如果成功, 該區塊鏈概念原型將整合到Swift的GPI解決方案中。

“銀行帳戶之間的資料交換已經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了, 我們正在調研是否分散式帳本技術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Raymaekers說道。

區塊鏈往來賬

為了促進國際交易, 銀行通常都會在全世界所謂的往來帳戶中存放資金。 然而, 根據交易的複雜性不同, 清算世界需要數周。

儘管往來帳戶的目的是提前將資金轉移至離所需的地方更近的帳戶中以節省時間, 這些資金在沒有使用時都處於沉澱睡眠狀態, 如果能夠提高使用率的話, 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息。

為了測試是否分散式帳本技術能夠最小化對代理銀行的依賴,

Swift將本次測試分為了兩部分。

首先, 是技術本身。 Swift的Fabric概念原型借用了銀行資訊平臺的現有GPI資源。 GPI系統是在2月份與12位成員發佈的, 現在有30家銀行在部署GPI, 有望很快上線。

使用GPI工具包中更傳統的技術, Swift已經改善了服務的速度和透明度, 現在就是看區塊鏈是否能夠讓其更好。

“從GPI發佈以來, 已經發送了成百上千條資訊, ”Raymaekers說道。

概念原型的第二部分是商業。 在實施了區塊鏈技術後, Swift的開發者們計畫創建並運行智慧合約來幫助自動化轉帳過程。

“我們正在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來交換借方和貸方, ”Raymaekers說道。 “我們正在通過智慧合約應用來創建增值服務, 該智慧合約應用能夠讓銀行即時看到現在的狀態。

【來源】blockchain.hk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