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千年造像藝術,一夕盡收眼底

坐落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韋德公園區內的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成立於1913年, 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不僅是美國十大博物館之一,

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傑出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之一, 館內擁有藏品多達45000件, 更因其龐大的亞洲藝術品和埃及藝術品收藏而舉世聞名。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的藏品種類豐富, 共分為16個部門,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級的印度和東南亞收藏,

涵蓋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及東南亞地區。

這座博物館能在亞洲藝術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 主要得益於1958年至1983年間任館長的傳奇人物李雪曼(Sherman E. Lee),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的國際聲望在相當程度上是憑藉其任期內獲取的藏品贏得的。

自成立以來,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就在不斷地改造和擴建, 幾年前剛剛落成的西翼樓便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擴建工程。 這裡專門用於亞洲藝術的收藏, 從宏偉的印度寺廟造像, 到精緻的中國古代瓷器, 這些藏品充分呈現了亞洲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文化與宗教價值觀。

在這眾多珍貴藏品中, 雕塑藝術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本期我們精選了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中極為珍貴的喜馬拉雅造像藝術品, 與大家一起欣賞千百年前的卓越藝術成就。

佛坐像(Seated Deity), 藏西, 10世紀, 銀, 總體:10.8 x 7 cm

烏瑪-馬耶斯瓦拉(Uma-Maheshvara),

尼泊爾, 14世紀, 銅鎏金, 總體:29.8 x 27.2 cm

大衛(女神)(Devi), 尼泊爾, 7 - 8世紀, 青銅鎏金, 總體:h. 15.5 cm

金剛手菩薩(Bodhisattva Vajrapani),尼泊爾,8世紀,銅,帶有金的痕跡,總體:h. 17.8 cm

金剛亥母(Vajravarahi),西藏,14世紀,銅鎏金嵌綠松石,總體:h. 36 cm

神女烏瑪(Goddess Uma),尼泊爾,11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35.5 x 27.9 x 25.4 cm

彌勒菩薩:未來佛(Bodhisattva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東印度,孟加拉,帕拉時期,12世紀,銀鑲嵌綠松石,銅,黃銅和黃金,銅鍍金蓮座,總體:h. 32.4 cm

瓦拉希(Varahi),尼泊爾,14世紀,青銅,總體:h. 21 cm

十一面觀音(Eleven-Headed 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藏西,11世紀中葉,銅鎏金錯銀,總體:39.4 x 14 x 7.6 cm

金剛手菩薩(Vajrapani),印度,喀什米爾,8世紀,銅錯銀,顏料,總體:h. 22 cm

歡喜金剛(Hevajra and Consort),西藏,17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h. 18.4 cm

文殊菩薩(Bodhisattva of Wisdom (Manjushri)),尼泊爾,15世紀,銅鎏金,總體:78.1 x 67.6 cm

財續佛母(Vasudhara, Goddess of Abundance),尼泊爾,14 - 15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h. 16.2 cm

神坐像(Shrine with a Seated Male Deity),南印度,喀拉拉邦風格,c.14至15世紀,青銅,總體:53.5 x 23 x 21.5 cm

跳舞的孩子-聖桑丹達爾(Dancing Child-Saint Sambandar),南印度,Vijayanagor period,青銅,總體:33 x 25 x 13 cm

喜金剛(Hevajra),柬埔寨,吳哥,巴戎寺,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青銅,總體:46 x 23.9 cm

法稱像(Portrait of Dharmakirti),西藏,15至16世紀,合金銅鍍銀,總體:12.5×8×6.5 cm

蒂爾丹嘉拉(Jina (Tirthankara)),印度,拉賈斯坦邦,中世紀時期,銅嵌銀,總體:61.5 x 49.5 x 36.8 cm

四臂密宗神立像(Four-Armed Standing Tantric Male Divinity),柬埔寨,10世紀,青銅,總體:h.12.1 cm

象頭神坐像(Seated Two-armed Ganesa),柬埔寨,吳哥窟時期,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青銅,總體:17.2 x 12.1 cm

帕木竹巴像(Portrait of Phagmo Trupa),藏中,13世紀,銅鎏金,鑲嵌金,銀,銅,綠松石,青金和珊瑚,總體:13.5 x 12 x 8.5 cm,基座:8 x 19 x 14 cm

迦梨(Kali),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朱羅王朝(10-13世紀),青銅,總體:46.7×20.4×15.4 cm

金剛薩埵(Vajrasattva),柬埔寨,吳哥風格,12至13世紀,青銅,總體:h. 18.5 cm

舞蹈之神,濕婆作為舞王(Nataraja, Shiva as the Lord of Dance),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朱羅王朝(10-13世紀),青銅,總體:113 x 102 x 30 cm

金剛手菩薩(Bodhisattva Vajrapani),尼泊爾,8世紀,銅,帶有金的痕跡,總體:h. 17.8 cm

金剛亥母(Vajravarahi),西藏,14世紀,銅鎏金嵌綠松石,總體:h. 36 cm

神女烏瑪(Goddess Uma),尼泊爾,11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35.5 x 27.9 x 25.4 cm

彌勒菩薩:未來佛(Bodhisattva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東印度,孟加拉,帕拉時期,12世紀,銀鑲嵌綠松石,銅,黃銅和黃金,銅鍍金蓮座,總體:h. 32.4 cm

瓦拉希(Varahi),尼泊爾,14世紀,青銅,總體:h. 21 cm

十一面觀音(Eleven-Headed 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藏西,11世紀中葉,銅鎏金錯銀,總體:39.4 x 14 x 7.6 cm

金剛手菩薩(Vajrapani),印度,喀什米爾,8世紀,銅錯銀,顏料,總體:h. 22 cm

歡喜金剛(Hevajra and Consort),西藏,17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h. 18.4 cm

文殊菩薩(Bodhisattva of Wisdom (Manjushri)),尼泊爾,15世紀,銅鎏金,總體:78.1 x 67.6 cm

財續佛母(Vasudhara, Goddess of Abundance),尼泊爾,14 - 15世紀,銅鎏金嵌寶石,總體:h. 16.2 cm

神坐像(Shrine with a Seated Male Deity),南印度,喀拉拉邦風格,c.14至15世紀,青銅,總體:53.5 x 23 x 21.5 cm

跳舞的孩子-聖桑丹達爾(Dancing Child-Saint Sambandar),南印度,Vijayanagor period,青銅,總體:33 x 25 x 13 cm

喜金剛(Hevajra),柬埔寨,吳哥,巴戎寺,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青銅,總體:46 x 23.9 cm

法稱像(Portrait of Dharmakirti),西藏,15至16世紀,合金銅鍍銀,總體:12.5×8×6.5 cm

蒂爾丹嘉拉(Jina (Tirthankara)),印度,拉賈斯坦邦,中世紀時期,銅嵌銀,總體:61.5 x 49.5 x 36.8 cm

四臂密宗神立像(Four-Armed Standing Tantric Male Divinity),柬埔寨,10世紀,青銅,總體:h.12.1 cm

象頭神坐像(Seated Two-armed Ganesa),柬埔寨,吳哥窟時期,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青銅,總體:17.2 x 12.1 cm

帕木竹巴像(Portrait of Phagmo Trupa),藏中,13世紀,銅鎏金,鑲嵌金,銀,銅,綠松石,青金和珊瑚,總體:13.5 x 12 x 8.5 cm,基座:8 x 19 x 14 cm

迦梨(Kali),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朱羅王朝(10-13世紀),青銅,總體:46.7×20.4×15.4 cm

金剛薩埵(Vajrasattva),柬埔寨,吳哥風格,12至13世紀,青銅,總體:h. 18.5 cm

舞蹈之神,濕婆作為舞王(Nataraja, Shiva as the Lord of Dance),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朱羅王朝(10-13世紀),青銅,總體:113 x 102 x 30 c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