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專培」美國哈佛大學怎樣開展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BIDMC醫學中心是全美心臟病研究、科研和培訓心血管醫師的著名基地之一。

背景

2017年1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提出, “十三五”期間要“初步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特別是縣級醫療機構和邊遠地區醫院培養一批專科醫師”。 規劃的發佈意味著專科醫師培訓制度在我國正式開展(“十三五”衛生人才規劃發佈 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起航)。

由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主導的心血管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率先於2013年在上海開展,

目前正在向全國鋪開。

由於歷史傳承的原因, 各家醫院對本院的心血管醫生培訓模式和內容不盡相同, 雖然培訓後的醫師都能勝任繁重的臨床工作, 但是很難規範和統一。 而本次專培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主導、醫師協會實施, 具有起點高, 標準高的特點。 其最大亮點是規範化和標準化的統一, 既有嚴格的標準, 又有統一的考核。

“心血管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 沒有成熟經驗可循, 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國外有成熟的經驗, 從某種意義上講, 我們已經摸到了“石頭”, 我們將逐步介紹國外成熟經驗, 為中國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提供借鑒。

美國醫學教育總體設計

美國專科醫師培養歷史悠久,

不僅滿足了日常醫療需要, 同時注重開展科學研究, 其專科醫師培訓體系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醫學教育的學制13-19年, 總體設計如下:

◆大學:4年, 獲本科學位, 多數準備學醫的學生會選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

◆醫學院:4年, 獲MD學位;

◆住院醫師(Internship/Residency):培訓3-5年;

◆亞專科(Subspecialty Fellowship):培訓1-4年;

◆高級培訓(Advanced Fellowship):培訓1-2年, 根據培訓的時間從事不同的醫療工作。

其中亞專科培訓和高級培訓就屬於我們所說的專科醫生培訓的範疇。

COCATS: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寶典

美國心臟病學會 http://www.acc.org

美國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由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主導, 其認證的心內亞專科培訓主要包括:介入(Intervention)、電生理(Electrical physiology, EP)、心衰以及心臟移植(Heart failure/Transplantation)和心臟影像(Echo, CMR, Cardiac CT)等。

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內容被稱為“核心心血管培訓(Core Cardiovascular Training Statement,

COCATS)”,由ACC組織美國內科學會(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 ABIM)、美國醫學專家委員會 (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Specialties, ABMS)和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50多名專家, 12個專科委員會撰寫制定。 心血管醫師培訓指南1995年發表了第一版, 並於2004、2008和2015年更新。 COCATS嚴格規定了專科醫師需要培訓的內容。

COCATS Curriculum for Training in CV Medicine 2015

專科培訓聖地:哈佛大學BIDMC醫學中心

哈佛大學醫學院有六個附屬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Joslin Diabetes Center和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哈佛大學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是基於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的經驗。

BIDMC的醫學中心是全美心臟病研究、科研和培訓心血管醫師的著名基地之一。 建於1916年的Beth Israel醫院和建於1896年的New England Deaconess Hospital在1996年合併為BIDMC, BIDMC的心血管科具有幾個里程碑式的發展:

◆1926年Dr. Herrman Blumgart率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人類心臟的生理功能, 並為後續心臟核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1930年Dr. Louis Wolff首次提出旁道引起的WPW綜合征;

◆1952年Dr. Paul Zoll率先完成了第一台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1965年率先建立第一個心臟導管室;

◆率先建立第一個冠心病重症監護病房(CCU)。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的臨床輪轉模組

哈佛大學這所醫學最高學府的深厚科研和文化底蘊鑄就了嚴格規範的醫生培訓體系, BIDMC心臟專科醫師培訓旨在培養心臟科的學術領軍人才。 一般需要3-4年時間進行臨床和科研雙重培訓。 前兩年專科醫師培訓臨床模組的輪轉如下:

◆8-9個月常規臨床輪轉

◆4個月輪轉導管室

◆4-5個月輪轉非介入性心臟影像科

◆1個月輪轉心電圖、負荷試驗和動態血壓監測

◆2個月輪轉心律失常、起搏器程式控制和電生理

◆1個月輪轉成人先心病

◆1-2個月重症心衰的救治

◆1個月自由時間和2個月假期

經過兩年臨床輪轉後,在專科醫生培訓的最後一年完成基礎、臨床和轉化醫學研究,有的專科醫師再利用1-2年時間完成亞專科培訓,如心衰、電生理和冠脈介入亞專科。在三年培訓過程中,專培醫生按照輪轉的模組,每週要參加一個半天的門診,即所謂的連續性門診。

臨床輪轉需要完成心臟監護病房 (CICU)、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會診、急診科和門診。在輪轉過程中,專科醫師需要帶教BIDMC的實習醫生、住院醫生和其他進修醫生。專科醫師通常第一年需要6個月時間、第二年需要2-3個月時間完成上述輪轉。

CICU一般有30張床,治療團隊包括一位心臟病醫生、一位專科醫師、四位醫學生和四位實習醫生。查房時經常會有醫學生和藥學生參加。治療團隊主要負責心臟病患者的住院治療和健康教育,涉及的病種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瓣膜病、心律失常和心包疾病等。

CCU主要是心臟重症監護病人,包括需要輔助裝置、侵入性血流動力學檢測和臨時起搏器治療的病人,同時CCU醫師需要會診CICU、外科重症監護室(SICU)和內科重症監護室(MICU)病人。治療團隊包括一名心臟科主治醫師、一位專科醫師、三位實習醫生和常駐醫生(一名低年資住院醫師和兩名高年資住院醫師)。CCU配備最先進的心律失常監護儀、床邊血流動力學檢測儀、X光機、IABP和左室輔助裝置。

院內的心內科會診通常由心內科主治醫師或者在培訓的專科醫師完成。初始會診由專培醫生和住院醫師完成,隨後他們向主治醫師彙報,由主治醫師最後確定會診意見。專培醫生也可以向急診科醫生提供諸如急性冠脈綜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的會診建議。

心血管專科醫師的亞專科培訓

電生理專科:每年僅招收5-8名電生理專科醫師,主要內容是電生理實驗室培訓、起搏器和植入性器械門診、房顫的射頻消融術治療等。

介入心臟病學專科:第1-2年中,每個專科醫師需要在導管室工作4個月。心血管介入高級培訓每年僅招收5-6名專科醫師,培訓合格者獲得美國心血管介入治療資質;外周介入高級培訓為動靜脈的介入治療,培訓合格後獲得美國外周介入治療資質。2014年BIDMC剛剛開始結構心臟病介入治療,經驗相對比較少。也開展雜交手術:導管室和外科手術室都可以開展,TAVR則在手術室進行。

非介入心臟病學:如心臟超聲、核醫學、心臟CT、心臟MRI(CMR),每個專案每週都有授課和討論。心超培訓項目每年要完成15000例,1800個負荷超聲專案。CMR 、CTA和運動負荷試驗均有不同層次的培訓。心臟超聲的培訓詳情參見表1。

表1 心臟超聲的培訓時間和需要完成的病例數

備註:經胸超聲心動圖(TTE)

心血管專科醫師的科研培訓

BIDMC心血管研究旨在讓每個醫生參與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研究(轉化醫學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BIDMC的課題數量位居全美前三名,每年的科研經費達2億美元。

BIDMC向第一年的專科醫師指派導師,協助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同時協助他們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所之間做研究。哈佛大學新成立的生命科學基礎/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輝瑞臨床研究專案 (CITP)均有涉及專科醫師的科研培訓,同時臨床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也是培訓內容。

哈佛大學著名的弗明翰研究是世界最大規模、時間最長的前瞻性心血管研究,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資助。研究獲得眾多心血管領域的大資料,得出了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同時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關鍵證據。

哈佛大學專科醫師的招生遵循寧缺毋濫原則,招收到的專科醫師嚴格按照要求在不同模組中完成一定數量的病例,確保每一項培訓內容都能順利完成,因此哈佛大學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的心血管人才。

【作者簡介】

李憲凱,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2016年11月順利通過上海市心血管專科醫師考核,成為我國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之一。

擔任中國老年醫學會高血壓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會員,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GRAND ROUNDS—EDITORIAL CONSULTANTS。2011年榮獲“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稱號,同年入選“第一屆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畫”。

2013年參加上海市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2016年協助導師徐亞偉教授與美國華裔心臟病學會(CnAHA)范大立教授等,共同建立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中美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徐亞偉,主任醫師,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 心內科主任, 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

同濟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十院)所長、同濟大學心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同濟大學心肺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專科專家委員會委員,培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同時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常務委員、副總幹事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常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會體外反搏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海峽兩岸醫療技術交流委員會心血管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海峽兩岸醫療衛生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單病種品質控制專家、國家科技部國際重點合作交流項目評審專家。兼任多家心血管雜誌編委。

◆1個月輪轉成人先心病

◆1-2個月重症心衰的救治

◆1個月自由時間和2個月假期

經過兩年臨床輪轉後,在專科醫生培訓的最後一年完成基礎、臨床和轉化醫學研究,有的專科醫師再利用1-2年時間完成亞專科培訓,如心衰、電生理和冠脈介入亞專科。在三年培訓過程中,專培醫生按照輪轉的模組,每週要參加一個半天的門診,即所謂的連續性門診。

臨床輪轉需要完成心臟監護病房 (CICU)、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會診、急診科和門診。在輪轉過程中,專科醫師需要帶教BIDMC的實習醫生、住院醫生和其他進修醫生。專科醫師通常第一年需要6個月時間、第二年需要2-3個月時間完成上述輪轉。

CICU一般有30張床,治療團隊包括一位心臟病醫生、一位專科醫師、四位醫學生和四位實習醫生。查房時經常會有醫學生和藥學生參加。治療團隊主要負責心臟病患者的住院治療和健康教育,涉及的病種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瓣膜病、心律失常和心包疾病等。

CCU主要是心臟重症監護病人,包括需要輔助裝置、侵入性血流動力學檢測和臨時起搏器治療的病人,同時CCU醫師需要會診CICU、外科重症監護室(SICU)和內科重症監護室(MICU)病人。治療團隊包括一名心臟科主治醫師、一位專科醫師、三位實習醫生和常駐醫生(一名低年資住院醫師和兩名高年資住院醫師)。CCU配備最先進的心律失常監護儀、床邊血流動力學檢測儀、X光機、IABP和左室輔助裝置。

院內的心內科會診通常由心內科主治醫師或者在培訓的專科醫師完成。初始會診由專培醫生和住院醫師完成,隨後他們向主治醫師彙報,由主治醫師最後確定會診意見。專培醫生也可以向急診科醫生提供諸如急性冠脈綜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的會診建議。

心血管專科醫師的亞專科培訓

電生理專科:每年僅招收5-8名電生理專科醫師,主要內容是電生理實驗室培訓、起搏器和植入性器械門診、房顫的射頻消融術治療等。

介入心臟病學專科:第1-2年中,每個專科醫師需要在導管室工作4個月。心血管介入高級培訓每年僅招收5-6名專科醫師,培訓合格者獲得美國心血管介入治療資質;外周介入高級培訓為動靜脈的介入治療,培訓合格後獲得美國外周介入治療資質。2014年BIDMC剛剛開始結構心臟病介入治療,經驗相對比較少。也開展雜交手術:導管室和外科手術室都可以開展,TAVR則在手術室進行。

非介入心臟病學:如心臟超聲、核醫學、心臟CT、心臟MRI(CMR),每個專案每週都有授課和討論。心超培訓項目每年要完成15000例,1800個負荷超聲專案。CMR 、CTA和運動負荷試驗均有不同層次的培訓。心臟超聲的培訓詳情參見表1。

表1 心臟超聲的培訓時間和需要完成的病例數

備註:經胸超聲心動圖(TTE)

心血管專科醫師的科研培訓

BIDMC心血管研究旨在讓每個醫生參與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研究(轉化醫學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BIDMC的課題數量位居全美前三名,每年的科研經費達2億美元。

BIDMC向第一年的專科醫師指派導師,協助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同時協助他們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所之間做研究。哈佛大學新成立的生命科學基礎/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輝瑞臨床研究專案 (CITP)均有涉及專科醫師的科研培訓,同時臨床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也是培訓內容。

哈佛大學著名的弗明翰研究是世界最大規模、時間最長的前瞻性心血管研究,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資助。研究獲得眾多心血管領域的大資料,得出了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同時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關鍵證據。

哈佛大學專科醫師的招生遵循寧缺毋濫原則,招收到的專科醫師嚴格按照要求在不同模組中完成一定數量的病例,確保每一項培訓內容都能順利完成,因此哈佛大學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的心血管人才。

【作者簡介】

李憲凱,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2016年11月順利通過上海市心血管專科醫師考核,成為我國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之一。

擔任中國老年醫學會高血壓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會員,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GRAND ROUNDS—EDITORIAL CONSULTANTS。2011年榮獲“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稱號,同年入選“第一屆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畫”。

2013年參加上海市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2016年協助導師徐亞偉教授與美國華裔心臟病學會(CnAHA)范大立教授等,共同建立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中美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徐亞偉,主任醫師,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 心內科主任, 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

同濟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十院)所長、同濟大學心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同濟大學心肺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專科專家委員會委員,培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同時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常務委員、副總幹事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常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會體外反搏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海峽兩岸醫療技術交流委員會心血管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海峽兩岸醫療衛生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單病種品質控制專家、國家科技部國際重點合作交流項目評審專家。兼任多家心血管雜誌編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