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年漲200倍的豐盛控股遭遇沽空,背後是一出驚人的資本大戲

又一家港股被境外做空機構盯上了。

美國做空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4月25日發出的做空報告稱, 豐盛控股(00607.HK)股價虛高, 得不到業績的支撐, 按估值每股只值0.55港元至0.77港元, 相比於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2.86港元, 意味著存在73.1%至80.8%的跌幅空間。

當天上午10時56分, 豐盛控股發出停牌公告, 宣佈暫停交易。 停牌前, 公司股價報2.52港元, 當日跌幅達11.89%, 成交量為3755.5萬手, 涉資1億港元。

在這份做空報告中, 格勞克斯稱, 豐盛控股和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和德普科技(03823.HK)一樣。 漢能薄膜發電至今仍在停牌之中, 而德普科技則曾在2016年7月28日同樣遭到格勞克斯的做空狙擊, 雖然之後複牌, 但股價一蹶不振, 從超過2港元的水準跌至如今0.1港元左右。

格勞克斯認為, 豐盛控股是一間商業及住宅物業發展商, 但這部分的業務相對其市值只是微不足道。 2016財年, 公司來自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EBIT)只有1.32億元人民幣, 意味著以經營性營運溢利計算的估值高達431倍,

這個估值水準是荒謬的。

格勞克斯的做空報告稱, 從豐盛控股每日的交易模式推斷, 股份價格是被人操縱的, 股價上升所帶來的收益被轉移到了公司主席及其家族手中。 上述報告所指的交易模式, 是指豐盛控股的股價常在收市前的一個小時之內出現上漲, 成交量也會伴隨攀升。 而利益輸送, 則體現在豐盛控股將擁有最高利潤率的子公司, 賣給了本應是獨立協力廠商的嘉盛建築, 但其實季昌群的兄弟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

豐盛控股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是季昌群, 根據公司公告資料顯示, 季昌群是南京市人大代表, 還曾獲得南京市勞動模範的稱號。

根據豐盛控股2016年中報,

季昌群持有豐盛控股逾64%股權。

豐盛控股投資者關係主任表示, 集團管理層不在辦公室, 全部在外出差, 對於這次的突發事件, 集團方面會發出澄清公告, 但需要先瞭解報告失實之處, 尚未確定公告的發表時間。

豐盛控股是家什麼公司?

與過去做空機構喜歡的“仙股”不同, 豐盛控股的市值並不小, 大跌停牌之後也有497億港元。 這家公司總部位於香港, 但業務主要集中在南京, 主營業務是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 同時也涉足了醫療健康等其他行業。

官網資料稱, 豐盛控股主要業務涵蓋健康醫療、旅遊、健康地產、新能源。 該公司公佈的2016年43億元的收入中, 銷售物業收入為26.38億元, 占比過半;銷售貨品的收入為 12.59億元;提供服務的收入為 1.35億元。

根據官網介紹, 豐盛控股旗下的房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南京和重慶。 其中, 在南京的項目包括位於雨花臺區的虹悅城、琥珀花園、雨花客廳、諸公;在重慶的項目包括位於渝中區的書香苑, 位於巴南區的同景·躍城等。

豐盛控股的2016年度業績報告顯示, 集團在2016財年收入按年上升39%, 至43.11億元人民幣, 毛利同比增長125%至8.72億元人民幣, 毛利率較2015年度上升8個百分點至20%。

資產的提升幅度更是驚人, 通過多項收購, 公司總資產在2016年內上升416%, 達到482.95億元人民幣;每股資產淨值在2016年底為1.33元人民幣, 同比增幅達291%。

市值3年翻200倍的港股造富神話

豐盛控股前稱匯多利集團, 主業為生產日家居電器用品。 2007年5月14日遭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

當時的說法是證監會較早前收到有關該公司營運問題的負面資料, 但公司股價持續向上, 證監要求公司解釋, 但至限期前, 匯多利仍未向證監提交資料, 故證監會引用條例, 指令其停牌。

股權易手:2008年, 著名資本市場高手簡志堅出資350萬港元, 向原大股東楊渠旺收購了1.518億股, 36.03%的總發行股數, 成為控股股東, 但一直未能複牌。

停牌途中出現債務問題: 停牌途中核數師曾不發表意見, 指出集團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 顯示目前存在重大不明確因素, 可能會使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債務安排計畫: 進行債務重組, 以清償計畫債權人超過三億港元的債項。

出售原有業務: 公司以作價一千萬港元把原來製造及銷售家用電器的業務出售回予公司前主席楊渠旺。

股權易手: 匯多利宣佈1股供4股,供股價為0.05港元,集資約八千多萬港元,由季昌群的公司Magnolia Wealth負責包銷,公開發售的結果是只有34.65%認講率,季昌群因包銷公開發售不足額部份而為公司大股東,占股52.28%,公開發售後公眾股東仍然持股約三成。因簡志堅沒有認購的關係,供股後,簡志堅股權由36.03%攤薄至7.21%,季昌群則由沒有持股變成占股超過50%的大股東。

進一步低價集中股權: 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本金金額為5億港元,其中4.2億由季昌群認購,餘下的8千萬由簡志堅認講。可換股債券年期為5年,年利率2%,換股價0.05港元。假設可換股債券全數兌換,公司的已發行股數將會是一百二十億股。

專案注入反向收購成功複牌: 成功發行可換股債券後,匯多利以募集回來的5億收購季昌群的南京豐盛控股旗下的公司,其擁有包括在鹽城及重慶市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五個專案。

反向收購成功後,於2013年12月成功複牌,當時公司已發行股份為21.1億股(不包括可換股債券),市值約3.2億港元。

在2014年間,季昌群兌換全部的可換股債券,兌換價為0.05港元,他只花了5億港元就換取了100億股。

同時間,豐盛亦配售了總共14.6億股。另外,豐盛約花了人民幣15億元收購了位於南京市的土地和商業專案。2014年底,公司已發行股份升至135.7億股,市值約74.6億港元。

2015年初,豐盛引入華融作其第二大股東,轉讓約7.09%股份,代價約為5億港元。

2015年豐盛繼續作出多次土地項目買賣,主要涉及南京市、句容市華陽鎮、瀋陽市和孝感市的土地項目,當中買賣所涉及的全年總額接近人民幣30億元。

2015年底,豐盛以10.4億港元從季昌群收購卓爾發展(2098.HK)的股票,期後再向華融配售約4.5億股,代價約7億港元。完成配售後,華融持有9.02%,而季昌群股權下降至64.76%,公司已發行股份升至156.4億股,市值約323.7億港元。對比兩年前的市值,升幅已達100倍。

2016年,豐盛持續進行專案買賣,不過除了土地之外,當中開始涉及一些其他業務,如軟體發展、醫療器械貿易和綠色建築服務,而所收購的土地項目亦不再限於國內,如昆士蘭州Bloomsbury。同時間,豐盛再次向華融配股,約20億港元,完成配售後,華融持有11.96%,而季昌群則持有62.15%。

除此之外,豐盛開始加速收購其他上市公司,先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認購了衍生集團(6893.HK)約23.8%的股票,總代價為2.95億港元。之後豐盛再收購實力建業(0519.HK)約 22.309%的股票,代價為4.36億港元。其後就是上星期公佈的以全發股票的方式來收購高速傳動。

經過一連串動作後,從複牌到2016年9月,33個月內豐盛市值升幅達230倍,至740億港元,驚人增幅無人能及。

早在2016年12月,香港《明報》便發文質疑“豐盛故事”,香港明報稱,有基金經理坦言,大量關連交易、意義不明的股權投資,一向是長線基金投資民企時最忌諱的問題,事實上,以豐盛至今市值接近700億元,以及經常進行大量交易,至今卻未有一間投資銀行敢發表研究報告,本身就反映豐盛是如何難以估值。

對於股價的巨幅上升,豐盛控股執行董事王波前段時間接受採訪時談到:“其實我們管理層對股價的並沒有特別關注,我們關注業務的發展,股價的波動純粹是由投資人自己決定。有些媒體對我們背景不瞭解,所以會造成一定誤解。我們在香港上市是通過借殼上市,上市之前在國內本身是一個多元化的控股集團,很多年全國民營企業排名100多位。因為我們在三年內不斷注入資產導致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市值不斷提升。投資人他們看到一個公司快速的發展,可能會給其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

點擊頁面底端閱讀原文,可查看豐盛控股高管專訪文章,有視頻及實錄

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中國華融在列

豐盛控股收購或參股有多家港股公司,而這些公司在4月25日也受到波及,股價紛紛下行。實力建業(00519.HK)盤中一度大跌近25%,收跌12%;中國華融(02799.HK)跌9.25%;卓爾集團(02098.HK)跌2.4%;自動系統跌6.9%;華融投資(02277.HK)跌0.73%;中國高速傳動(00658.HK)收跌4.03%;衍生集團(06893.HK)收跌3.60%,密迪斯肌(08307.HK)收跌2.78%,中生聯合(03332.HK)收跌1.44%。

這些公司與豐盛控股的關係如下:

第一,中國華融(2799.HK)

跟豐盛識于微時,早於15年初已經參與豐盛的大盛宴,最初成本在0.5元,之後越發認真,即使豐盛股價已升10倍,仍然積極參與,去年再以3.715元認購公司5.38億新股,據豐盛控股(00607)2016年年報顯示,華融持股約19.4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9.88%,為豐盛第二大股東。

第二,中國高速傳動(658.HK)

豐盛去年12月以換股方式取得公司75%股權,沽空報告直斥收購完成後,其轉移資產給豐盛主席家族成員持有的公司,算是報告中的男二號。

第三,實力建業(519.HK)

去年九月豐盛買入公司27%股票,股價大跌20%。公司中午還發通告說, 在合理查詢後, 董事會確認不知悉任何導致股價及成交量波動的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了,只不過不好明說而已......

第四,衍生集團(6893.HK)

2014年10月16日豐盛控股按每股認購價1.18元,認購衍生集團2.5億股新股,占衍生集團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23.8%,成為第二大股東。市場曾一度期望兩者在國內中醫兒童醫院上的合作。

第五,中生聯合(3332.HK)

這公司最神奇,上市時以一身正氣的複星(656.HK)成股東受到市場的關注。但去年12月突然以每股認購價1.61元,配售4541.16萬股新股給豐盛控股,感覺一下子從正派變邪派了。

第六,中國賽特(153.HK)

去年12月公司以0.52元發行並2.04億新股給豐盛控股。

第七,建發國際(1908.HK)

同樣12月,豐盛控股以3.97港元認購建發國際(1908.HK)4000萬新股,占建發國際發行股本總額11.11%。

第八,密迪斯肌(8307.HK)

豐盛控股認購的第一隻創業板,密迪斯肌(8307.HK),去年9月豐盛以每股0.648港元認購密迪斯肌8000萬股新股份,持有密迪斯肌擴大後股本16.67%權益。

第九,自動系統(771.HK)

第十,卓爾集團(2098.HK)

卓爾集團與豐盛控股交叉持股,互做利潤。豐盛控股實際控制人季昌群持有8.15%的卓爾集團的股份。同時格勞克斯指出公司跟卓爾集團(02098.HK)是互控的關係,而2016年卓爾集團股份升值為豐盛貢獻了達108%的收入。

格勞克斯:沽空機構中的戰鬥機

美國的格勞克斯是做空機構中的新秀,2011年成立,主要的狙擊目標正是中概股,而它的名字是取自希臘神話中具有預知能力的海神。

格勞克斯的做空歷史非常豐富,除了上文提及的德普科技,還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曾被這家機構狙擊成功過。

2013年1月28日,格勞克斯對港股中金再生(00773.HK)發表報告,同樣指責該公司財務造假,並給出0港元的目標價。

公司隨後宣佈短暫停牌,停牌前,中金再生的市值為111億港元,並獲多家大型海外機構重倉持有。但沒有人料到,這一停牌,就再也沒有複牌過。

2013年1月31日,中金再生發佈澄清報告,反擊稱格勞克斯的指控毫無依據,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秦志威甚至對格勞克斯提起了法律訴訟。

短短半年之後,中金再生就走上了漫漫清盤之路。2015年12月31日,中金再生進入除牌階段,並在2016年2月2日正式退市。

2014年3月25日,港股旭光高新材料(00067.HK)成為了格勞克斯的目標。

報告發出後,甚至有報導稱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張志剛和持有公司33.53%股權的索郎多吉雙雙失蹤。儘管公司方面同樣發出了澄清公告,但仍然未能阻擋退市的慘澹結局,目前,旭光高新材料已經進入除牌程式第三階段。

(新浪港股綜合王雅媛港股圈、澎湃新聞、新浪財經報導)

股權易手: 匯多利宣佈1股供4股,供股價為0.05港元,集資約八千多萬港元,由季昌群的公司Magnolia Wealth負責包銷,公開發售的結果是只有34.65%認講率,季昌群因包銷公開發售不足額部份而為公司大股東,占股52.28%,公開發售後公眾股東仍然持股約三成。因簡志堅沒有認購的關係,供股後,簡志堅股權由36.03%攤薄至7.21%,季昌群則由沒有持股變成占股超過50%的大股東。

進一步低價集中股權: 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本金金額為5億港元,其中4.2億由季昌群認購,餘下的8千萬由簡志堅認講。可換股債券年期為5年,年利率2%,換股價0.05港元。假設可換股債券全數兌換,公司的已發行股數將會是一百二十億股。

專案注入反向收購成功複牌: 成功發行可換股債券後,匯多利以募集回來的5億收購季昌群的南京豐盛控股旗下的公司,其擁有包括在鹽城及重慶市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五個專案。

反向收購成功後,於2013年12月成功複牌,當時公司已發行股份為21.1億股(不包括可換股債券),市值約3.2億港元。

在2014年間,季昌群兌換全部的可換股債券,兌換價為0.05港元,他只花了5億港元就換取了100億股。

同時間,豐盛亦配售了總共14.6億股。另外,豐盛約花了人民幣15億元收購了位於南京市的土地和商業專案。2014年底,公司已發行股份升至135.7億股,市值約74.6億港元。

2015年初,豐盛引入華融作其第二大股東,轉讓約7.09%股份,代價約為5億港元。

2015年豐盛繼續作出多次土地項目買賣,主要涉及南京市、句容市華陽鎮、瀋陽市和孝感市的土地項目,當中買賣所涉及的全年總額接近人民幣30億元。

2015年底,豐盛以10.4億港元從季昌群收購卓爾發展(2098.HK)的股票,期後再向華融配售約4.5億股,代價約7億港元。完成配售後,華融持有9.02%,而季昌群股權下降至64.76%,公司已發行股份升至156.4億股,市值約323.7億港元。對比兩年前的市值,升幅已達100倍。

2016年,豐盛持續進行專案買賣,不過除了土地之外,當中開始涉及一些其他業務,如軟體發展、醫療器械貿易和綠色建築服務,而所收購的土地項目亦不再限於國內,如昆士蘭州Bloomsbury。同時間,豐盛再次向華融配股,約20億港元,完成配售後,華融持有11.96%,而季昌群則持有62.15%。

除此之外,豐盛開始加速收購其他上市公司,先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認購了衍生集團(6893.HK)約23.8%的股票,總代價為2.95億港元。之後豐盛再收購實力建業(0519.HK)約 22.309%的股票,代價為4.36億港元。其後就是上星期公佈的以全發股票的方式來收購高速傳動。

經過一連串動作後,從複牌到2016年9月,33個月內豐盛市值升幅達230倍,至740億港元,驚人增幅無人能及。

早在2016年12月,香港《明報》便發文質疑“豐盛故事”,香港明報稱,有基金經理坦言,大量關連交易、意義不明的股權投資,一向是長線基金投資民企時最忌諱的問題,事實上,以豐盛至今市值接近700億元,以及經常進行大量交易,至今卻未有一間投資銀行敢發表研究報告,本身就反映豐盛是如何難以估值。

對於股價的巨幅上升,豐盛控股執行董事王波前段時間接受採訪時談到:“其實我們管理層對股價的並沒有特別關注,我們關注業務的發展,股價的波動純粹是由投資人自己決定。有些媒體對我們背景不瞭解,所以會造成一定誤解。我們在香港上市是通過借殼上市,上市之前在國內本身是一個多元化的控股集團,很多年全國民營企業排名100多位。因為我們在三年內不斷注入資產導致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市值不斷提升。投資人他們看到一個公司快速的發展,可能會給其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

點擊頁面底端閱讀原文,可查看豐盛控股高管專訪文章,有視頻及實錄

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中國華融在列

豐盛控股收購或參股有多家港股公司,而這些公司在4月25日也受到波及,股價紛紛下行。實力建業(00519.HK)盤中一度大跌近25%,收跌12%;中國華融(02799.HK)跌9.25%;卓爾集團(02098.HK)跌2.4%;自動系統跌6.9%;華融投資(02277.HK)跌0.73%;中國高速傳動(00658.HK)收跌4.03%;衍生集團(06893.HK)收跌3.60%,密迪斯肌(08307.HK)收跌2.78%,中生聯合(03332.HK)收跌1.44%。

這些公司與豐盛控股的關係如下:

第一,中國華融(2799.HK)

跟豐盛識于微時,早於15年初已經參與豐盛的大盛宴,最初成本在0.5元,之後越發認真,即使豐盛股價已升10倍,仍然積極參與,去年再以3.715元認購公司5.38億新股,據豐盛控股(00607)2016年年報顯示,華融持股約19.4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9.88%,為豐盛第二大股東。

第二,中國高速傳動(658.HK)

豐盛去年12月以換股方式取得公司75%股權,沽空報告直斥收購完成後,其轉移資產給豐盛主席家族成員持有的公司,算是報告中的男二號。

第三,實力建業(519.HK)

去年九月豐盛買入公司27%股票,股價大跌20%。公司中午還發通告說, 在合理查詢後, 董事會確認不知悉任何導致股價及成交量波動的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了,只不過不好明說而已......

第四,衍生集團(6893.HK)

2014年10月16日豐盛控股按每股認購價1.18元,認購衍生集團2.5億股新股,占衍生集團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23.8%,成為第二大股東。市場曾一度期望兩者在國內中醫兒童醫院上的合作。

第五,中生聯合(3332.HK)

這公司最神奇,上市時以一身正氣的複星(656.HK)成股東受到市場的關注。但去年12月突然以每股認購價1.61元,配售4541.16萬股新股給豐盛控股,感覺一下子從正派變邪派了。

第六,中國賽特(153.HK)

去年12月公司以0.52元發行並2.04億新股給豐盛控股。

第七,建發國際(1908.HK)

同樣12月,豐盛控股以3.97港元認購建發國際(1908.HK)4000萬新股,占建發國際發行股本總額11.11%。

第八,密迪斯肌(8307.HK)

豐盛控股認購的第一隻創業板,密迪斯肌(8307.HK),去年9月豐盛以每股0.648港元認購密迪斯肌8000萬股新股份,持有密迪斯肌擴大後股本16.67%權益。

第九,自動系統(771.HK)

第十,卓爾集團(2098.HK)

卓爾集團與豐盛控股交叉持股,互做利潤。豐盛控股實際控制人季昌群持有8.15%的卓爾集團的股份。同時格勞克斯指出公司跟卓爾集團(02098.HK)是互控的關係,而2016年卓爾集團股份升值為豐盛貢獻了達108%的收入。

格勞克斯:沽空機構中的戰鬥機

美國的格勞克斯是做空機構中的新秀,2011年成立,主要的狙擊目標正是中概股,而它的名字是取自希臘神話中具有預知能力的海神。

格勞克斯的做空歷史非常豐富,除了上文提及的德普科技,還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曾被這家機構狙擊成功過。

2013年1月28日,格勞克斯對港股中金再生(00773.HK)發表報告,同樣指責該公司財務造假,並給出0港元的目標價。

公司隨後宣佈短暫停牌,停牌前,中金再生的市值為111億港元,並獲多家大型海外機構重倉持有。但沒有人料到,這一停牌,就再也沒有複牌過。

2013年1月31日,中金再生發佈澄清報告,反擊稱格勞克斯的指控毫無依據,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秦志威甚至對格勞克斯提起了法律訴訟。

短短半年之後,中金再生就走上了漫漫清盤之路。2015年12月31日,中金再生進入除牌階段,並在2016年2月2日正式退市。

2014年3月25日,港股旭光高新材料(00067.HK)成為了格勞克斯的目標。

報告發出後,甚至有報導稱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張志剛和持有公司33.53%股權的索郎多吉雙雙失蹤。儘管公司方面同樣發出了澄清公告,但仍然未能阻擋退市的慘澹結局,目前,旭光高新材料已經進入除牌程式第三階段。

(新浪港股綜合王雅媛港股圈、澎湃新聞、新浪財經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