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買家鉅資競拍,青銅器和宋畫或回流歸國

“紐約亞洲藝術周”佳士得推出來自日本藤田美術館的中國古代藝術稀世珍藏, 其中六卷《石渠寶笈》著錄的南宋陳容《六龍圖》(成交價超3億元)等古畫以及四件罕見商周青銅重器(總成交約8.77億元)引起極大關注。 全場共收穫2.6億美元, 成交率93%。 由於這些文物均是在晚清與民國時期流散海外, 不少公眾十分關心這珍品是否可以回流國內。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約撰稿人在現場觀察後分析, 6卷《石渠寶笈》著錄古畫和4件青銅禮器或可悉數歸國。

“宗器寶繪 ─ 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紐約佳士得預展現場

紐約當地時間3月15日晚間(北京時間3月16日晨), “宗器寶繪 ─ 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在紐約舉錘。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約撰稿人在現場發現, 暴雪並沒有影響買家的熱情, 拍賣現場座無虛席, 佳士得紐約最大的拍賣廳詹姆士廳被擠得滿滿當當,

不少人不得不站在場邊觀看拍賣進行, 電話委託席更是壯觀, 代表全球不同地區客戶的代表全數到場, 重現當年安思遠專場的盛況。

“宗器寶繪 ─ 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紐約佳士得拍賣現場

縱觀整場拍賣, 對於精品重器, 各地買家均表現出狂熱的興趣,

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 香港及臺灣地區的叫價最為強烈, 無論是電話委託抑或是場內舉牌, 每一口皆志在必得, 歐美地區雖有參與, 但是均迅速被超過;對於穿拆其中的普品, 參與地區, 形式(電話、網路、場內)更為多元, 成交價格也都可正確反映當下的市場情況。

作為2017年開年最受矚目的中國古董板塊拍賣, 基本反映了當下中國古董藝術市場整體表現, 身份顯赫的精品重器依然是頂級藏家競相追逐的對象。 就藏品的流向國家和地區而言, 6卷《石渠寶笈》著錄古畫和4件青銅禮器悉數歸國。

【拍賣結果及現場回顧】

拍賣官佳士得全球總裁彭肯南(Jussi Pylkkanen)宣佈拍賣開始, 並借身後陳容的《六龍圖》預祝當晚競拍者好運。

拍賣一開始即表示出來自不同地區的多方興趣, 電話和場內的競爭不相上下。 開場的三件龍泉青瓷在短時間內迅速超過最高估價, 知名英國古董商埃斯肯納吉(Eskenazi) 坐在場內後排叫價, 與電話委託咬得很緊, 迅速達到成交價, 最終拿下前兩件元代的龍泉青瓷。

元十四世紀龍泉青釉印纏枝牡丹紋鳳尾尊

拍賣第一波高潮出現在六卷《石渠寶笈》著錄古畫, 這也是之前最受關注的一組拍品。 宋代陳容《六龍圖》估價120萬美元至180萬美元, 業內普遍認為人民幣過億成交不是問題, 具體數目要交給拍場。 拍賣現場也基本驗證了這個預測, 現場的不確定性令《六龍圖》的競拍和歸屬顯得更加緊張刺激。

彭肯南宣佈《六龍圖》開拍沒多久, 三口之內場內就直接大幅跳價叫到1000萬美金, 此後電話委託和場內加價此起彼伏, 迅速把價格抬升至1500萬美金。 此後, 場內的競爭逐漸變為三方的競爭:亞洲區總裁魏蔚的電話委託、香港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主管曾志芬的電話委託, 以及一位元場內中國買家。 三方以50萬或100萬美元小幅加價,場面膠著。在經過近10分鐘的拉鋸戰後,曾志芬的電話委託退出,一名場內買家加入,最終在經歷了近20分鐘的交替上升後,場內第一排中國買家以4350萬美元競得《六龍圖》,拍賣師落槌,場內爆發出掌聲。至此,陳容的《六龍圖》最終以約3.3億人民幣(含傭金)的價格找到了新的主人。

《石渠寶笈》記載為陳容 《六龍圖》(局部)

第二件《石渠寶笈》著錄古畫來自李公麟的《便橋會盟圖》延續《六龍圖》的氣勢,場內直接叫價至1000萬美金,隨後電話委託和場內買家相繼出價,爭奪激烈,最終由電話委託以1550萬美金收入囊中。

《石渠寶笈》記載為李公麟《便橋會盟圖》

四件青銅禮器被安排在拍賣的結尾,打頭陣的“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估價600萬元至800萬美金,400萬起拍後,電話委託和現場買家互相追逐加價,至3000萬美金。在多輪小幅度追逐後,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的電話委託最終以3300萬美金成功競得這件饕餮紋方尊,場內響起了祝賀的掌聲。

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

佳士得方面並沒有透露買家身份。但在現場,幾件重要拍品都是由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的中國人代表拍到的,據此推測買家都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

【場外觀察】

歷史上保證金最高的一次拍賣

中國古董藝術品市場中,宮廷遺珍永遠都是頂級藏家追逐的對象。一件出自宮廷的傳承有序的珍品出現在市場上,乃藏家可遇不可求之事,無論市場環境如何,都不愁賣個好價錢。

高的保證金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委託人和拍賣行都因此獲得安全感。一方面,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對於高端藝術品徵收高保證金,有利於刺激藏家拿出高品質藝術品出售,給藏家信心,拍賣行更容易在爭取委託的競爭中勝出。另一方面,這次來自藤田美術館的拍品屬於文物級別的重器,拍賣行有足夠的信心取得好成績,同時也希望通過提高入場門檻來確保拍品交割萬無一失。

就現場表現來看,高保證金並沒有影響到買家的競拍熱情,而交割情況有待後續觀察。藤田美術館專場是否預示著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高保證金策略是一個爭取高品質藝術品委託的有效策略呢?

紐約仍是中國古董藝術品交易的中心

近年,從轟動業界的安思遠專場拍賣,到去年秋拍獲得白手套好成績的大都會美術館中國瓷器專場,到今天舉錘的藤田美術館專場,紐約佳士得表現出自己在中國古董板塊的強勢和行業領先地位。此次拍賣的負責人之一日本藝術國際總監山口桂(Katsura Yamaguchi)表示,和佳士得一起競爭這次委託的除了老對手蘇富比,還有一家中國的拍賣行,以及希望購入整體這次藤田美術館上拍藏品的機構。

“藤田美術館最終選擇了佳士得,並在紐約舉辦拍賣,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佳士得有舉行美術館專場拍賣和“重要青銅酒器: 皿方罍”(2014年)的成功經驗,此外,紐約一直是中國古董,特別是青銅和古代書畫的交易中心,在這裡拍賣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文物流轉,西方大藏家逐漸謝幕?

電影《末代皇帝》描繪了末代皇帝溥儀在離開紫禁城後為了維持流亡小朝廷的奢華生活,變賣宮中帶出的珍稀藝術品、珠寶、名貴書畫換取現代生活用品的片段,“我在天津花了好多錢……為了換取軍閥的保護和一些白俄將軍的友誼,我已經記不清楚他們讓我花了多少珠寶玉器……我不停地買鋼琴,手錶還有收音機,西方的任何東西都是好的……口香糖、阿司匹林、還有汽車。”

此次上拍的藤田美術館藏品的身世,正是反映了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文物的命運因國運和時局的動盪而流離失所。此次上拍的六卷《石渠寶笈》初、續篇著錄的古畫皆出自醇王府,於1915年2月22日經醇王府管事張斌舫之手售予日本中山商會,後由大阪的藤田家族購買收藏。另外四件青銅禮器,以及宋明古畫雖不在單據上,但是相信同樣出購自中山商會。今天,這批重量級的禦藏珍寶於紐約再次出現在公共面前,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

1915年醇親王府賣與山中商會六卷古畫的字據(圖片來自佳士得藤田美術館拍賣圖錄)

百年很長,也可以很短,對於一件文物來說可以是短暫的兩次露面。百年之中,承載著中華文化血脈的藝術品因歷史原因無分崩離析,流落他鄉,其中一些幸得愛護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越來越多曾經流失海外的藝術珍品通過市場回到了它的誕生地,這背後也反映了西方大藏家逐漸謝幕的趨勢。幾個知名的大藏家,如埃斯肯納吉(Eskenazi)、Marchant、羅梅森(Lark Mason)將手藝和生意傳給了他們的第二代,但是必須承認,和各年齡段都有的中國藏家相比,年輕一輩的歐美藏家寥寥無幾。

去年秋拍,一張古董商埃斯肯納吉密密麻麻的拍賣筆記圖刷了屏。前有安思遠、埃斯肯納吉這樣自有一套體系的前輩,今天舞臺中心的中國買家,學習的路依然任重道遠。

三方以50萬或100萬美元小幅加價,場面膠著。在經過近10分鐘的拉鋸戰後,曾志芬的電話委託退出,一名場內買家加入,最終在經歷了近20分鐘的交替上升後,場內第一排中國買家以4350萬美元競得《六龍圖》,拍賣師落槌,場內爆發出掌聲。至此,陳容的《六龍圖》最終以約3.3億人民幣(含傭金)的價格找到了新的主人。

《石渠寶笈》記載為陳容 《六龍圖》(局部)

第二件《石渠寶笈》著錄古畫來自李公麟的《便橋會盟圖》延續《六龍圖》的氣勢,場內直接叫價至1000萬美金,隨後電話委託和場內買家相繼出價,爭奪激烈,最終由電話委託以1550萬美金收入囊中。

《石渠寶笈》記載為李公麟《便橋會盟圖》

四件青銅禮器被安排在拍賣的結尾,打頭陣的“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估價600萬元至800萬美金,400萬起拍後,電話委託和現場買家互相追逐加價,至3000萬美金。在多輪小幅度追逐後,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的電話委託最終以3300萬美金成功競得這件饕餮紋方尊,場內響起了祝賀的掌聲。

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

佳士得方面並沒有透露買家身份。但在現場,幾件重要拍品都是由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的中國人代表拍到的,據此推測買家都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

【場外觀察】

歷史上保證金最高的一次拍賣

中國古董藝術品市場中,宮廷遺珍永遠都是頂級藏家追逐的對象。一件出自宮廷的傳承有序的珍品出現在市場上,乃藏家可遇不可求之事,無論市場環境如何,都不愁賣個好價錢。

高的保證金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委託人和拍賣行都因此獲得安全感。一方面,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對於高端藝術品徵收高保證金,有利於刺激藏家拿出高品質藝術品出售,給藏家信心,拍賣行更容易在爭取委託的競爭中勝出。另一方面,這次來自藤田美術館的拍品屬於文物級別的重器,拍賣行有足夠的信心取得好成績,同時也希望通過提高入場門檻來確保拍品交割萬無一失。

就現場表現來看,高保證金並沒有影響到買家的競拍熱情,而交割情況有待後續觀察。藤田美術館專場是否預示著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高保證金策略是一個爭取高品質藝術品委託的有效策略呢?

紐約仍是中國古董藝術品交易的中心

近年,從轟動業界的安思遠專場拍賣,到去年秋拍獲得白手套好成績的大都會美術館中國瓷器專場,到今天舉錘的藤田美術館專場,紐約佳士得表現出自己在中國古董板塊的強勢和行業領先地位。此次拍賣的負責人之一日本藝術國際總監山口桂(Katsura Yamaguchi)表示,和佳士得一起競爭這次委託的除了老對手蘇富比,還有一家中國的拍賣行,以及希望購入整體這次藤田美術館上拍藏品的機構。

“藤田美術館最終選擇了佳士得,並在紐約舉辦拍賣,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佳士得有舉行美術館專場拍賣和“重要青銅酒器: 皿方罍”(2014年)的成功經驗,此外,紐約一直是中國古董,特別是青銅和古代書畫的交易中心,在這裡拍賣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文物流轉,西方大藏家逐漸謝幕?

電影《末代皇帝》描繪了末代皇帝溥儀在離開紫禁城後為了維持流亡小朝廷的奢華生活,變賣宮中帶出的珍稀藝術品、珠寶、名貴書畫換取現代生活用品的片段,“我在天津花了好多錢……為了換取軍閥的保護和一些白俄將軍的友誼,我已經記不清楚他們讓我花了多少珠寶玉器……我不停地買鋼琴,手錶還有收音機,西方的任何東西都是好的……口香糖、阿司匹林、還有汽車。”

此次上拍的藤田美術館藏品的身世,正是反映了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文物的命運因國運和時局的動盪而流離失所。此次上拍的六卷《石渠寶笈》初、續篇著錄的古畫皆出自醇王府,於1915年2月22日經醇王府管事張斌舫之手售予日本中山商會,後由大阪的藤田家族購買收藏。另外四件青銅禮器,以及宋明古畫雖不在單據上,但是相信同樣出購自中山商會。今天,這批重量級的禦藏珍寶於紐約再次出現在公共面前,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

1915年醇親王府賣與山中商會六卷古畫的字據(圖片來自佳士得藤田美術館拍賣圖錄)

百年很長,也可以很短,對於一件文物來說可以是短暫的兩次露面。百年之中,承載著中華文化血脈的藝術品因歷史原因無分崩離析,流落他鄉,其中一些幸得愛護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越來越多曾經流失海外的藝術珍品通過市場回到了它的誕生地,這背後也反映了西方大藏家逐漸謝幕的趨勢。幾個知名的大藏家,如埃斯肯納吉(Eskenazi)、Marchant、羅梅森(Lark Mason)將手藝和生意傳給了他們的第二代,但是必須承認,和各年齡段都有的中國藏家相比,年輕一輩的歐美藏家寥寥無幾。

去年秋拍,一張古董商埃斯肯納吉密密麻麻的拍賣筆記圖刷了屏。前有安思遠、埃斯肯納吉這樣自有一套體系的前輩,今天舞臺中心的中國買家,學習的路依然任重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