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菲唱過那麼多古詩,我最鍾愛這一首

No.128

這是今年北京閱讀季小編第128篇推送

本文轉自:國館

說起流行歌曲中的古詩詞, 館友們一點也不陌生。

00後想起的大概是姚貝娜的《菩薩蠻》、《江南可採蓮》,

90後想起的莫若李健的《在水一方》, 80後想起的無非是毛寧的《月落烏啼》, 70後想起費玉清的《一剪梅》, 鄧麗君的《獨上西樓》。

若說起王菲唱過的, 耳邊縈繞著的多是《明月幾時有》、《清平調》, 看過電影《孔子》的朋友們, 多少人留意過其中的曲子《幽蘭操》呢?

這一首絕對值得一提。

電影《孔子》插曲

據西漢蔡邕的《琴操》記載:

孔子周遊列國時, 沒有一個諸侯國的國君採用他的政治主張, 孔子得不到重用。

自衛返魯途中, 在山谷裡看見蘭花和雜草生在一起, 就好像亂世中的君子, 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幹。 孔子心中感歎, 便停下車來, 援琴彈奏, 作了這首《幽蘭操》。

幽蘭操

春秋·孔子

習習穀風, 以陰以雨。

之子於歸, 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 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 無所定處。

世人暗蔽, 不知賢者。

年紀逝邁, 一身將老。

傷不逢時, 寄蘭作操。

這首流傳千古的《幽蘭操》, 其實是孔子周遊列國, 自感生不逢時, 未得重用時發出的深深感歎。

短短幾十字, 浩浩渺渺, 帶著蘭花冷漠的美豔, 又訴說著人生的變動和永恆。

孔子之後, 約1200年, 唐朝的韓愈自感歷經苦寒、遭受打擊, 想起懷才不遇的孔子, 遂作同名作品《幽蘭操》, 以唱和孔子。 並有序雲:“孔子傷不逢時作。 ”

幽蘭操

唐.韓愈

蘭之猗猗, 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 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 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

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 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 子孫之昌。

最喜歡的當數那句:不采而佩, 于蘭何傷?大意是:就算沒有人去採摘蘭花, 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在遠處仍能聞到蘭花的幽幽清香。

蘭香是王者之香, 蘭只為王者而香, 蘭曆苦寒而成其香。

正所謂:蘭生幽谷, 不以無人而不芳。

生活, 有時候麻木, 有時候又充滿感動的瞬間。

那某一瞬間, 可能是一個符號, 一個動作, 一個轉角, 一首詩, 一首歌, 心靈就能有所觸動。

他們問:在詩詞無用的年代, 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

我說, 在詩詞無用的年代, 我們要讀詩,不如瞭解詩歌背後的每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群不同時空的人,在同一部故事裡一起感動,一起落淚,一起欣喜,一起堅定或者期盼。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

不雞湯,也不打著傳承的旗號,單單聆聽別人的故事,輕鬆的心跳,如跳舞般,讓心靈輕盈起來,讓自己的靈魂更自由地遊走,享受那份生活的乾淨和明媚光芒,就已經足夠好。

| - 完 - |

讀書宜

主辦單位

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

請將資料發送至郵箱:xiemengqing@cityread.com

我們要讀詩,不如瞭解詩歌背後的每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群不同時空的人,在同一部故事裡一起感動,一起落淚,一起欣喜,一起堅定或者期盼。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

不雞湯,也不打著傳承的旗號,單單聆聽別人的故事,輕鬆的心跳,如跳舞般,讓心靈輕盈起來,讓自己的靈魂更自由地遊走,享受那份生活的乾淨和明媚光芒,就已經足夠好。

| - 完 - |

讀書宜

主辦單位

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

請將資料發送至郵箱:xiemengqing@cityread.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