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母嬰行業都存在哪些紅利 三四線城市更值得佈局

由於消費升級與出生人口的增長, 近年來我國母嬰市場增速迅猛。 預計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速將會保持在15%以上, 到2020年該市場更是有望達到4萬億元。

另外, 如今母嬰消費越來越趨於高品質, 消費升級的態勢越發明顯, 最重要的是:這一趨勢正逐漸從一二線城市過渡到三四線城市, 因此從母嬰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 三四線城市將會成為母嬰企業開拓市場的重心。

總體來看, 母嬰市場主要包括嬰童用品、孕婦產品、嬰童服務與孕婦服務。 眼下, 嬰童產品是母嬰市場的核心, 具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而且多年來母嬰市場都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年均增速, 有時甚至會達到15%。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可以歸結為出生率高峰之下, 消費人群的增多。

如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 更是為母嬰市場帶來了人口紅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母嬰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諮詢報告》的統計,

“十三五”期間每年的新生兒數量在1800萬左右, 如果人均年消費能達到1.5萬元, 那麼每年將會為母嬰行業帶來數千億元的增量空間。

另外, 由於母嬰市場中, 那些新生代父母的收入水準提高, 其購買力也極為強勁, 對於母嬰市場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再者, 與國外發展較為成熟的母嬰市場相比, 我國的消費結構也需要改變。 如今在母嬰市場中佔據較大比例的是兒童用品、棉紡製品、食品與奶粉, 大多是圍繞吃、穿、用來展開, 相對而言教育與娛樂所占的份額比較小。 然而反觀發達國家, 其母嬰市場中早教與娛樂產品的市場份額極高, 因此從我國母嬰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 未來勢必也會在產業結構上向這兩個方向上轉移。

從當下人們消費行為的轉變來看, 目前的全面二孩政策並不是母嬰市場最大的紅利, 而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消費方式轉變, 則會更好地體現二孩政策帶來的人口紅利。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 品質、品牌也成了母嬰市場的重心。 如今新生代父母的消費習慣在發生轉變, 其母嬰用品消費的重點也與老一輩人過於關注價格的習慣截然不同, 他們更注重產品的專業型、產品品質, 這種心理促使他們更願意為好產品支付較高的溢價。

其中, 嬰幼兒奶粉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拿飛鶴乳業來說, 其2016年、2017年第一季度的高端奶粉業務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也有不少奶粉企業將高端奶粉作為業績增長的引擎。

最重要的一點, 如今三四線城市生活成本低, 二胎意願更為強烈。 而且三四線城市母嬰市場消費體驗差、標準化程度低, 更需要企業著重佈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