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失業保險費率“三連降”底氣在哪裡?

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管理學博士

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障費率, 是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降低企業成本, 增強企業活力,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而降低失業保險費率, 自然也成為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的重要內容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至少已有10個省份出臺政策, 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1.5%降至1%。

近些年來,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 企業負擔沉重問題開始凸顯出來。 這其中, 社會保障費率過高, 成為加重企業負擔的重要來源。 根據人社部們的測算,

目前我國企業的社會保障總費率接近40%, 屬於世界上社保負擔比較沉重的國家。 如果說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 企業負擔沉重的問題尚未爆發出來的話, 那麼在經濟增速趨緩、企業盈利下降階段, 企業負擔過高不僅會抑制了企業的活力, 也會削弱了勞動者的消費能力, 因而成為必須認真面對並加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前全國共有22個省份符合失業保險費率降低條件, 如果全部降費, 預計可再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34億元。

失業保險費率的“第一降”發生在2015年, 當年2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 將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 單位和個人繳費具體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慮提高失業保險待遇、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

“第二降”則是在2016年, 失業保險總費率在2015年已降低了1個百分點, 在這基礎上可以階段性降至1%至1.5%, 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 “第三降”則是今年, 根據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關於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 明確從2017年1月1日起, 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 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 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 據測算, 經過這三次降費, 總計給企業和勞動者減負近千億元。

那麼, 接二連三地降低失業保險費率, 會不會影響就業?會不會影響失業者的社保待遇?這成了廣大勞動者以及登記失業者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從這幾年的就業形勢與勞動者的社會保障狀況來看,

應該說持續調低失業保險費率還是有“底氣”的。

首先, 經濟增長的回暖是降費的根本。 近些年來, 中國的經濟增速不斷下降。 不過, 從去年開始, 經濟增長開始出現了企穩的跡象。 而從去年第四季度起, 經濟增速有了進一步回升的勢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 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 中國經濟當前呈現出經濟增速回升、價格總體平穩、就業規模擴大和國際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

其次, 就業形勢的好轉是降費的支撐。 在就業下行的過程中, 我國的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上的穩定。 人社部門統計的資料顯示, 今年一季度就業工作開局良好, 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34萬人, 同比增長16萬人。 特別是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7%, 環比下降0.05個百分點, 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 這是多年來首次下降到4%以下的水準。 此外, 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9萬人, 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1萬人, 均同比增加3萬人。 實際上, 由於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新經濟新業態大量湧現,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果顯著, 使得我國的就業工作幾乎年年都超額完成任務。

最後, 失業保險費率結餘是降費的基礎。 相比其他幾項保險基金, 失業保險金的總收入和總支出之間的差距較大, 總支出額度還不到總收入的一半。 失業保險金收多支少, 結餘越來越龐大, 到2016年底, 累計結餘已超過5000億元。 而失業保險費率“三連降”後,

累積為企業和職工減負大約相當於累計結餘額的20%不到, 這也說明我國失業保險費率的調整是經過精心核算的, 是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內的措施。

當然, 鑒於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結構性就業矛盾比較突出, 包括失業保險費率在內的社會保障費率下調必須遵循審慎、安全、可持續的基本原則。 近兩年, 大學生就業難仍未得到有效緩解, 農民工轉移就業基礎並不扎實, 再加上為化解產能過剩而必須對部分企業關停並轉, 難免使部分職工失去工作崗位, 而失業保險金能起到緩解失業職工生活困難、減少社會矛盾的積極作用。 因此, 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只是“階段性”的臨時應急措施, 只有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 多管道擴充基金的來源,加強失業保險結餘資金的運營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失業保險金的“安全網”功能,這是夯實就業這個民生之本的長久之策。

多管道擴充基金的來源,加強失業保險結餘資金的運營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失業保險金的“安全網”功能,這是夯實就業這個民生之本的長久之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