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梁紅:中國經濟復蘇已經啟動 未來有望持續

2017年一季度宏觀經濟資料超出預期, 但對於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各方仍存不同觀點。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 本輪經濟增長週期很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具持續性, 中國的經濟復蘇仍處於早期階段, 未來有望持續。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刊登梁紅和她同事易峘的文章指出, 經濟復蘇的啟動得益於自2015年年中以來貨幣和財政政策的顯著放鬆, 而復蘇早期在房地產、汽車和上游行業等領域表現得最為鮮明。 然而, 隨著企業現金流和就業情況改善、外需回升, 經濟復蘇範圍逐步擴大, 本輪復蘇的持續性也在上升。

文章稱:“我們認為本輪經濟增長週期很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具有持續性一一政策退出寬鬆未對經濟增長的勢頭造成制約, 而國內製造業資本支出擴張和全球經濟復蘇均有望繼續。 ”

今年以來, 央行退出貨幣寬鬆的立場變得更加明確, 比如兩度上調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 同時監管機構開始加大銀行表外去杠杆的力度, 這些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的擔憂。 梁紅則認為, 政策退出寬鬆、或是政策“緊縮”很可能尚處於早期階段。

“政策退出寬鬆旨在矯正(相對於經濟週期而言)過度的政策刺激, 而不是壓制經濟增長。 因此, 政策變化的節奏往往會是漸進的, 先從貨幣條件的適度緊縮開始,

而財政政策的調整通常要晚得多。 ”文章還表示, 財政寬鬆往往會逐步從增加支出轉向減稅, 因為與增加支出的政策相比, 減稅政策的落實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此外, 市場擔心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密集出臺的“去杠杆”政策可能會導致實體經濟增速大幅下滑。 對此, 梁紅和易峘認為, 儘管需要密切關注可能的下行風險, 但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 重演類似2013年“錢荒”的可能性不高。

對於市場對此輪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疑慮, 梁紅說, 目前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調整均有助於延長本輪經濟上升週期的可持續性。 中國過去宏觀調控的經驗表明, 及時的政策調整對於防止需求過熱和投資的 “大起大落”大有裨益。

“我們認為,

中國近年來已經在改革上實施了不少舉措, 一些新的“改革紅利”已經隱約可見。 ”文章稱, 2013年的反腐行動導致市場對高端消費品如茅臺的需求大幅下滑, 但在大眾消費升級需求的驅動下, 這些高端消費品自去年底以來已恢復正增長。 “同樣的產品, 不同的消費者”, 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則更具有持續性。

文章還說, 雖然本輪基建投資的效率仍有待未來幾年的觀察, 但與2009年的大規模基建投資相比, 本輪投資過程的規劃更加完善, 市場化程度更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