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宏業粵菜、敖奇速食、康樂冷飲、津京小吃店,盤點遼寧路那些美食

(遼寧路小吃街即將拆除)

從2009年至今, 聚攏了天寶樓醬貨、曹記驢肉、耳朵眼炸糕、石頭門檻素包、龍嘴大銅壺、小寶栗子、煎餅餜子, 以及福建麵線糊、廣東及第粥、香港撒尿牛肉丸、臺灣香炸豆腐等特色小吃的遼寧路小吃街, 是與南市食品街齊名的天津美食地標。 其實, 作為距離勸業場咫尺之遙的一條小街, 遼寧路, 早在民國時代, 就已經聚集了大量飯館和小吃店, 讓許多老天津衛至今都念念不忘。

遼寧路上最有名的中餐館是正陽春鴨子樓, 著名書畫家慕淩飛曾親筆題寫“藝超易牙”贈於正陽春。 高檔烤鴨是高消費, 所以正陽春鴨子樓特別研究出一種獨具特色的鴨油包, 專門針對普通老百姓, 使正陽春人氣大增。 吃鴨油包時要配一碗很稠的綠豆稀飯, 外加一小碟清爽的芥菜鹹菜絲。 現在正陽春外賣的鴨油包不如以前油多, 也不再是過去的滋味。

(鴨油包其實是大餃子)

宴賓樓是清真老字型大小。 六七十年代, 宴賓樓改名為“遼寧路回民食堂”, 簡稱“遼回食堂”, 經營炒菜、羊湯, 旁邊還有一家“恩盛”牛肉蒸餃。 當時“遼回食堂”的廚師都是科班出身, 廚房裡規矩特別多。 有一道香辣羊排味道奇佳, 後來據說因為買不到調料, 失傳了。

遼寧路上的宏業菜館, 是天津最早的粵菜館。 據說1903年在天津建廣東會館的廣東商幫, 有一個俱樂部叫宏業堂, 廣東商人常常再此聚會, 所以從廣東請來了粵菜廚師。 後來這裡的的廚師——黃侶明、彭志秋、黃岱印、盧星球等人集資開了這家宏業菜館,

店面不大, 專門經營正宗粵菜、醬鹵臘味、粥、廣式點心等。

粵菜選料珍奇, 配料精巧, 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 天津的粵菜以烤、焗、蒸、燉、炒為主, 口味清淡、生脆爽口, 天津人比較喜歡吃鹽焗雞、生炒鱔魚絲、清燉元魚。

郭德綱的師父金文聲在評書《槍斃劉漢臣》裡說過, 褚玉璞的姨太太就是在這家飯館宴請的劉漢臣的搭檔高三奎。 宏業菜館雖然看上去不起眼, 但價格卻在一般飯館的一倍以上, 但是去的人都覺得值, 因為味道不知道要好過一般飯館多少倍。

80年代, 為解決市民吃早點難的問題, 全天津的大小飯館都開始賣早點, 宏業菜館的早點, 有雲吞、叉燒包、花卷。 雲吞皮用雞蛋和麵, 餡是一個肉丸,

煮雲吞的湯提前吊好, 盛碗時放三粒淡菜(海紅幹), 賣3毛6外加二兩糧票, 一般人也是吃不起。

(天津雲吞)

80年代天津甚至是全國第一家速食店——敖奇速食, 是遼寧路上的另一個傳奇。 敖奇速食位於遼寧路164號, 最有名的是葡國雞飯和洋鬼子雞腿飯, 其他還有紅燴雞塊、大蝦套餐等。最貴的套餐十三四塊錢,普通的六七塊錢。要知道,那時候普通工人和幹部的月薪也無非是100多塊錢。估計現在誰也記不清敖奇全部的套餐功能表了,因為幾乎不可能有人像現在吃麥當勞一樣把所有的食物都吃過來,除非能找到在餐廳工作過的人。敖奇的創始人,後來把肯德基引入了中國。

康樂——這個天津人最崇拜的本土冷食品牌,總店竟然也在遼寧路上。1980年前後,康樂的冰淇淋兩毛錢,雪球1毛錢,不過跟3分錢的冰棒比起來還是貴。“來根小豆冰棍兒”或者“進店點個雙色球”,是天津人延續了三十多年的夏日記憶。當時的康樂就相當於現在的哈根達斯,很多天津人至今還懷念“澆著巧克力的雪球”,現在有錢了,但再吃多少個也找不回過去的味道了。

(康樂冰棒)

說來說去,遼寧路能成為美食聖地,小吃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過去在勸業場一帶做生意的商戶老闆和店員,中午晚上吃飯,都會到遼寧路和勸業場後身的泰隆路這一十字路口——這是一條小吃街,包子、麵條、鍋貼、炒飯,簡單的食品做出無比美味。

泰隆路上有一家叫“滿江紅”的小飯館,招牌菜是“脆炒三鮮面”。灶臺上超大號的搪瓷盤子裡擺著幾大摞圓形面坯,每個面坯跟現在的速食麵差不多——是事先入溫油鍋炸熟、出鍋涼透後備用的麵條坨。炒麵時,炒勺內放入底油,蔥花熗鍋,放肉絲、蝦仁、炒雞蛋、料酒、鹽,注入雞湯,燒開後放面坯,蓋上鍋蓋悶一小會兒,撒點黃瓜皮兒配色,點香油,出鍋裝盤。

(遼寧路老照片)

還有一家小飯館叫“天瑞居”,他家的“什錦炒飯”號稱“五寶飯”——天津小站稻蒸熟,配料是蝦仁、海參、雞蛋、黃瓜、豌豆、胡蘿蔔,海味十足。

遼寧路148號、遼寧路與長春道交口,京津小吃店的前身叫“萬順成”,每天從早點到宵夜全天賣鍋巴菜,與大福來齊名,也許更勝一籌,可惜現在已經絕跡。美食家唐魯孫曾提起這家小館:“有一家肉片鹵的鍋巴菜,在綠牌電車路法國教堂一個胡同口,鹵是肥瘦肉片加黃花木耳勾出來的,比起素鹵來可又好吃多了。”

(小豆粥)

津京小吃店裡的驢打滾粘糕風靡一時,但味道更絕的是他們家的八寶蓮子粥。熬蓮子粥用料講究,因為各種食材熟的時間長短不一,所以要把江米和黃黏米先下鍋,蓮子、百合、杏仁、碎核核仁、銀耳、黑芝麻,按先熟後熟依次下鍋。熬熟後各種原料都能保持原貌,粥質軟糯,加上糖,撒上青絲玫瑰,賣相味道俱佳。

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商家用的都是真材實料。八寶蓮子粥每天只熬一鍋,去晚了就喝不上。後來,八寶蓮子粥改成了小豆粥,簡單多了,但小吃店仍然生意興旺,從來也沒有空座兒,只能端著粥等別人吃完了,趕緊坐那兒。(文:何玉新)

天津往事: 藏在舊時光裡的秘密地圖 ¥32.4 購買

其他還有紅燴雞塊、大蝦套餐等。最貴的套餐十三四塊錢,普通的六七塊錢。要知道,那時候普通工人和幹部的月薪也無非是100多塊錢。估計現在誰也記不清敖奇全部的套餐功能表了,因為幾乎不可能有人像現在吃麥當勞一樣把所有的食物都吃過來,除非能找到在餐廳工作過的人。敖奇的創始人,後來把肯德基引入了中國。

康樂——這個天津人最崇拜的本土冷食品牌,總店竟然也在遼寧路上。1980年前後,康樂的冰淇淋兩毛錢,雪球1毛錢,不過跟3分錢的冰棒比起來還是貴。“來根小豆冰棍兒”或者“進店點個雙色球”,是天津人延續了三十多年的夏日記憶。當時的康樂就相當於現在的哈根達斯,很多天津人至今還懷念“澆著巧克力的雪球”,現在有錢了,但再吃多少個也找不回過去的味道了。

(康樂冰棒)

說來說去,遼寧路能成為美食聖地,小吃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過去在勸業場一帶做生意的商戶老闆和店員,中午晚上吃飯,都會到遼寧路和勸業場後身的泰隆路這一十字路口——這是一條小吃街,包子、麵條、鍋貼、炒飯,簡單的食品做出無比美味。

泰隆路上有一家叫“滿江紅”的小飯館,招牌菜是“脆炒三鮮面”。灶臺上超大號的搪瓷盤子裡擺著幾大摞圓形面坯,每個面坯跟現在的速食麵差不多——是事先入溫油鍋炸熟、出鍋涼透後備用的麵條坨。炒麵時,炒勺內放入底油,蔥花熗鍋,放肉絲、蝦仁、炒雞蛋、料酒、鹽,注入雞湯,燒開後放面坯,蓋上鍋蓋悶一小會兒,撒點黃瓜皮兒配色,點香油,出鍋裝盤。

(遼寧路老照片)

還有一家小飯館叫“天瑞居”,他家的“什錦炒飯”號稱“五寶飯”——天津小站稻蒸熟,配料是蝦仁、海參、雞蛋、黃瓜、豌豆、胡蘿蔔,海味十足。

遼寧路148號、遼寧路與長春道交口,京津小吃店的前身叫“萬順成”,每天從早點到宵夜全天賣鍋巴菜,與大福來齊名,也許更勝一籌,可惜現在已經絕跡。美食家唐魯孫曾提起這家小館:“有一家肉片鹵的鍋巴菜,在綠牌電車路法國教堂一個胡同口,鹵是肥瘦肉片加黃花木耳勾出來的,比起素鹵來可又好吃多了。”

(小豆粥)

津京小吃店裡的驢打滾粘糕風靡一時,但味道更絕的是他們家的八寶蓮子粥。熬蓮子粥用料講究,因為各種食材熟的時間長短不一,所以要把江米和黃黏米先下鍋,蓮子、百合、杏仁、碎核核仁、銀耳、黑芝麻,按先熟後熟依次下鍋。熬熟後各種原料都能保持原貌,粥質軟糯,加上糖,撒上青絲玫瑰,賣相味道俱佳。

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商家用的都是真材實料。八寶蓮子粥每天只熬一鍋,去晚了就喝不上。後來,八寶蓮子粥改成了小豆粥,簡單多了,但小吃店仍然生意興旺,從來也沒有空座兒,只能端著粥等別人吃完了,趕緊坐那兒。(文:何玉新)

天津往事: 藏在舊時光裡的秘密地圖 ¥32.4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