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 三面環山, 山水相依, 山添水意山更秀, 水借山色水更清。

西湖舊稱“錢塘湖”“武林水”“西子湖”, 宋代開始稱為“西湖”。

西湖分為西裡湖、小南湖、嶽湖、外湖和裡湖, 白堤和蘇堤橫貫湖中。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 大詩人蘇軾五十四歲, 出任杭州知州。

三十六歲時, 蘇軾曾來到杭州, 對西湖印象深刻, 寫下《飲湖上初晴後雨》讚美西湖。

如今, 他發現西湖長期得不到治理, 淤泥堆積, 水草密佈。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西湖做官, 疏通西湖, 並修築白堤。

蘇軾決定效仿白居易, 治理西湖。

問題很快出現了, 疏通西湖, 挖出來的淤泥和水草放到哪裡?堆在岸邊還不如放在水裡, 不可取。 運到別的地方既費時又費力, 如之奈何......

蘇軾苦思對策未果, 只得外出散散心, 漫步來到西湖北岸棲霞嶺, 一條大路通往天竺寺和靈隱寺, 怎麼堆放淤泥呢......蘇軾搖著頭。

蘇軾來到西泠渡口等待客船向南......

突然, 柳林裡傳來一陣歌聲:

聽到這首情歌, 蘇軾靈光一閃:對了, 鵲橋, 鵲橋......

可以在湖裡修一道長堤, 既可以堆放淤泥水草, 又方便百姓, 一舉兩得!白居易修了白堤, 我為何不效仿呢......

西湖要修長堤的消息很快傳播開來,

四周的百姓能出錢的出錢, 能出力的出力, 蘇軾非常感動。

不久, 西湖北山到南山之間, 七段長堤修好, 兩段堤之間留出了水道, 蘇軾本想在水道上建六座橋, 但資金不足。

一位樵夫來見蘇軾, 建議在山中砍一些樹木, 製作成木板, 架在水道上修成吊橋。 把吊橋拉起來可以供船隻通過, 早晚的時候把吊橋放下, 方便大家同行。

於是, 建橋的問題解決了。

蘇軾又在長堤兩邊種上桃樹和柳樹, 既鞏固了堤壩, 又為西堤增添了美景。

為紀念蘇軾, 大家將長堤命名為蘇堤。

蘇軾在詩中記載了修堤的事情: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也曾感慨:“我常想, 倘若西湖只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彩虹般的仙島, 以畫龍點睛增其神韻, 那西湖該望之如何?”

春天, 堤上桃紅柳綠, 春意盎然。

人們紛紛傳唱:“西湖景致六吊橋, 一株楊柳一株桃。 ”蘇堤春曉也因此聞名。

拓展閱讀:西湖景致

南宋, 西湖有十處代表性風景, 稱為“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三潭映月、曲院風荷、南屏晚鐘、平湖秋月、雙峰插雲、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柳浪聞鶯、花港觀魚

元代, 又有了“錢塘十景”

六橋煙柳 、西湖夜月、九裡雲松、兩峰白雲、靈石樵歌、浙江秋濤、冷泉猿嘯、北關夜市、葛嶺朝暾、孤山霽雪。

清朝, 又有了“西湖十八景”。

湖山春社、西溪探梅、功德崇坊、韜光觀海、玉帶晴虹、雲棲梵徑、海霞西爽、梅林歸鶴、魚沼秋蓉、天竺香市、蓮池松舍、吳山大觀、寶石鳳亭、湖心平眺、鳳嶺松濤、玉泉魚躍、蕉石鳴琴、亭灣騎射。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