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基美影業牽手呂克·貝松 4.5億進軍歐洲電影

當中國資本紛紛在好萊塢嶄露頭角時, 一些先行者強勢打入了歐洲市場——借此, 投資者和創作者希望把歐洲的文化底蘊與中國的資本和市場對接, 打破歐洲電影以往文藝晦澀的形象, 製造轟動全球的效應。

即將於7月份在全球同時首映的呂克·貝松導演的科幻大製作《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電影原著漫畫於1967年問世, 連載持續五十年, 是法國國民級的漫畫。 而電影的投資額高達2.1億美元, 是好萊塢六大製片廠外預算最大的一部作品, 其中最大的投資方為中國的基美影業。

作為中國投資者為歐洲打造的第一部六大片廠級別的大片,

《星際特工》可以說是導演用幾十年時間構思的一部作品。 “我小時候每週都要等漫畫出版, 然後馬上買回家看。 這麼多年來, 我的很多創作靈感都來自於這部漫畫。 ”呂克·貝松日前在紐約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電影改編自1967年面世的法國系列漫畫《Valerian》, 漫畫自問世以來已經被翻譯成21種語言, 融合了太空歌劇、探險、時間旅行等多重元素, 講述了一群星際員警來回穿越時空進行執法的故事。 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于紐約觀看的六分鐘剪輯版中, 男女主人公穿梭在太空城、沙漠與現實的多重世界之間, 引發無限的遐想。

入股歐陸夢工廠

二十年前以《這個殺手不太冷》一票走紅的呂克·貝松仍然是歐洲乃至世界影壇活躍的創作者。

1997年, 呂克·貝松建立了歐羅巴影業。

歐羅巴影業是呂克·貝松拓展國際市場的嘗試, 以電影、電視劇的製作與發行, 以及國際電影版權的銷售為主, 在過去17年中, 出品並發行了大量商業電影系列, 如《玩命快遞》系列以及《颶風營救》系列,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電影公司”, 成功躋身世界頂尖的電影公司行列。

基美成立於2008年, 是一家立足於中國的國際電影公司, 覆蓋全球主要電影市場及製作中心。 2012年, 雙方簽訂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定, 聯合出品了《暴力街區》、《超體》、《颶風營救3》、《玩命速遞4》等全球發行的商業電影, 其中《超體》更是在中國拿下2.78億的票房。 2015年5月, 兩家公司又續簽了5年的戰略合作協定。

2016年9月29日, 基美影業發佈公告, 宣佈擬投資6000萬歐元(合人民幣4.5億元), 以每股5.25歐元的價格認購歐羅巴影業27.89%的股份。 投資一旦完成後, 基美將成為歐羅巴影業的第二大股東, 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也將出任歐羅巴電影公司董事。

“事實上, 歐羅巴影業在歐洲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影視製作基地之一, 他們是最早適應互聯網製片和發行的。 ”一位歐洲影視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一位中國影視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與美國六大片場相比, 這個價格非常的“划算”。 根據此前萬達收購派拉蒙近一半股權意向時的報導顯示, 派拉蒙的估值約80億到100億美元。

2億美元盛宴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

作為“創作者”的呂克·貝松不願多談關於影片投資的問題, 而是表示, 有了好的劇本和策劃, 找投資並不是難事。 但兩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堪比巨制《阿凡達》。 呂克貝松表示, 為了效果, 技術的投入仍然是重頭。

最引人矚目的是, 影片得到三大當紅特效製作公司的協助。 三家公司曾製作《指環王》維塔數碼、《星球大戰》工業光魔和《權利的遊戲》Rodeo, 如今同時參與到同一部電影的特效工作中, 整個特效團隊人數近1000人。 影片共設計了200多個外星生物, 特效鏡頭高達2700個, 遠超呂克·貝松1997年的科幻經典《第五元素》。

呂克·貝松團隊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目前電影還在剪輯之中。

在發行階段, 《星際特工》也可以說是同樣運用了中國資本。

歐羅巴影業與由騰訊投資的發行集團STX簽署了三年的發行合同, STX將承擔《星際特工》部分甚至全部的北美地區發行費用。 歐羅巴同時把影片預售給不同地區的發行商, 來降低風險。

儘管如此, 重大的機遇也帶有風險。 全球觀眾並不熟悉的歐洲漫畫形象是否能引爆全球?四十年前的骨灰級科幻故事是否略顯老套?製作、發行等方的首次合作是否順利?這些都將是首個中歐大製作面臨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