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侯孝賢編劇的第一部青春片

《小畢的故事》

(1983, 臺灣)

編劇:侯孝賢、朱天文、丁亞民、許淑貞

導演:陳坤厚

主演:鈕承澤、崔福生、張純芳

獲獎:1983年第1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獎

故事

畢媽媽早年受騙懷孕生下小畢, 一個人艱苦生養。 小畢6歲那年媽媽嫁給畢伯伯, 小畢的名字也由此傳開。 畢媽媽話不多, 生活處處精細, 她內心是感激畢伯伯給她一個家的。 童年的小畢頑皮可愛, 貪玩卻功課極好, 父母對他疼愛有加, 中學的他開始蹺課早戀和打架, 險些被退學, 也終因一次打架致使朋友受傷, 這次, 畢伯伯怒駡小畢, 他卻頂撞畢伯伯說, 你不是我爸。 這一切使畢媽媽內心崩潰, 開煤氣自殺, 留下小畢和兩個弟弟, 那年小畢高中將畢業, 他的青春也隨著媽媽的去世告一段落。 而小畢的成長故事, 都被鄰家女孩朱小帆看在眼裡。

影評

朱天文的短篇小說通常下筆輕盈卻意味深長。 這篇《小畢的故事》採用了散文式的敘事方式, 將小畢的童年成長故事娓娓道來。 故事以成人視角進行倒敘, 借鄰家女孩朱曉彤之口旁觀小畢的青春歷程, 以及他身後的家庭變遷。 同樣, 這部由陳坤厚導演, 侯孝賢與朱天文編劇的同名電影,

存留著原著的風韻, 將小說視覺化。 這也是朱天文的魅力所在, 她的文字本身就是精彩的電影。

出生於六零年代的小畢, 在6歲隨媽媽進入畢家的時候, 他的成長史才剛剛開始書寫。 整部影片用兩個小時雕琢了小畢10年的青春。 影片選取一些重要細節作為鋪陳, 陳坤厚像是在精雕細琢一尊雕塑, 將小畢的青春小史錯落有致地雕刻出來, 這樣的小畢立體而鮮活, 從任何角度看這尊雕塑作品, 都將栩栩如生。 拍攝這部少年小傳, 更像是在做減法, 陳坤厚有意將小畢漫長的10年成長歷程隱去, 卻保留部分細節, 而這些細節恰到好處地鐫刻在小畢的成長故事中。

文學理論中有種敘事方式, 稱為“典型化方法, 指作品創造出來的具有獨特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某些方面的藝術形象。

小畢就是那個典型形象, 他似乎代表了六零年代青年的集體縮影。 無論是小學時期的父母關係, 亦或是校園的童年夥伴, 這些細節縫在青春記憶中, 一針一線密密麻麻, 構成了一代人清晰而難忘的童年回憶。

在影片的描述中, 彼時的臺灣眷村鄉風質樸, 鄰里關係單純和諧, 流動性很小。 小畢的父親老畢, 便屬於眷村常住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 他來自大陸北方, 1949年後遷入臺灣, 家中妻兒可能尚在大陸兩地分隔, 最終在臺灣紮根娶妻生子, 而小畢便在這種環境下成長。 無論是小畢上課學習的國文, 或是回家跟父親練毛筆、看書, 都帶著某種淡淡的鄉愁。

老畢是個遠離大陸的漂泊浪子, 也許正因為背井離鄉, 對家庭會無比珍視, 一直承擔著“慈父”的角色, 而小畢與父親的關係總是略顯生疏, 這種“父與子”的曖昧關係貫穿始終。 年幼淘氣的小畢自帶“小霸王”氣質, 他到書店偷書, 擺地攤做起了借閱生意, 最終被抓進警察局, 然而老畢卻對他絲毫不敢打罵。直到中學時期,鈕承澤扮演的“小畢”初登場,少年叛逆卻愈演愈烈,偷飯盒、寫情書、打群架,幾近被勒令退學,一度釀成大禍導致朋友受傷險些喪命,無奈之下從家裡偷錢做手術。父母也終於忍無可忍,最後,是不羈的小畢給風平浪靜的家庭染上一層死亡的氣息,母親開煤氣自殺,留下老畢和小畢兄弟三人。至此,小畢的青春也隨著母親的去世而匆匆收尾。

那年小畢正要考大學,此後全家搬到臺北郊區,作為敘述者的鄰家女孩朱曉彤也與小畢失去了聯繫。直到同學聚會,那段往事沉渣泛起。

從這個角度上,小畢的青春似乎更像是一部“問題少年養成記”。從童年單親到慈父嚴母,小畢的成長歷程如此波折。毫不誇張地說,《小畢的故事》這部青春自敘傳,可以和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一起,構成六零年代典型的“青春回憶敘事序列”。陳坤厚則是城市青年的記錄者,平靜地敘述著同代人的青春與命運的暗流湧動。

作者:安宕宕,戲劇碩士,影評人,運營自媒體“開麥啦”。癡迷中國電影史,酷愛民國,胡金銓死忠粉,西部片資深愛好者。

本文刊登于《青春電影手冊——影史100佳青春電影》

《青年電影手冊》第七輯集結18位青春影評人

描述影史上最動人的100部青春片

程青松主編

徐靜蕾題寫書名

導演王小帥 岩井俊二 封面領銜

90後演員代表 春夏 董子健 青春對話

眾多電影人誠意推薦

我們共同見證 青春光影!

購買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062992029&wfr=c&ifr=itemdetail 然而老畢卻對他絲毫不敢打罵。直到中學時期,鈕承澤扮演的“小畢”初登場,少年叛逆卻愈演愈烈,偷飯盒、寫情書、打群架,幾近被勒令退學,一度釀成大禍導致朋友受傷險些喪命,無奈之下從家裡偷錢做手術。父母也終於忍無可忍,最後,是不羈的小畢給風平浪靜的家庭染上一層死亡的氣息,母親開煤氣自殺,留下老畢和小畢兄弟三人。至此,小畢的青春也隨著母親的去世而匆匆收尾。

那年小畢正要考大學,此後全家搬到臺北郊區,作為敘述者的鄰家女孩朱曉彤也與小畢失去了聯繫。直到同學聚會,那段往事沉渣泛起。

從這個角度上,小畢的青春似乎更像是一部“問題少年養成記”。從童年單親到慈父嚴母,小畢的成長歷程如此波折。毫不誇張地說,《小畢的故事》這部青春自敘傳,可以和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一起,構成六零年代典型的“青春回憶敘事序列”。陳坤厚則是城市青年的記錄者,平靜地敘述著同代人的青春與命運的暗流湧動。

作者:安宕宕,戲劇碩士,影評人,運營自媒體“開麥啦”。癡迷中國電影史,酷愛民國,胡金銓死忠粉,西部片資深愛好者。

本文刊登于《青春電影手冊——影史100佳青春電影》

《青年電影手冊》第七輯集結18位青春影評人

描述影史上最動人的100部青春片

程青松主編

徐靜蕾題寫書名

導演王小帥 岩井俊二 封面領銜

90後演員代表 春夏 董子健 青春對話

眾多電影人誠意推薦

我們共同見證 青春光影!

購買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062992029&wfr=c&ifr=itemdetai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