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寶塔石化注資6億助推西北軸承轉型升級

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這座52年歷史的老廠, 承載了幾代西軸人輝煌的記憶——我國軸承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國100家最大機械工業企業、我國最大的軸承生產企業之一……

1996年, 西軸正式登陸A股市場, 成為銀川最早一批上市企業之一。 當時西軸生產的各類滾動軸承, 廣泛用於鐵路、石油、冶金、礦山、化工、建築、汽車、電機、農機、工程機械等行業的主機配套, 暢銷國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遠銷美、英、法、俄、德、意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 再輝煌的過去, 也不能讓西軸擺脫傳統製造業企業產能過剩、設備老舊的發展瓶頸。

從2002年開始, 隨著西軸頻繁地更換股東, 到2007年, 西軸的生存狀態每況愈下。 連年虧損, 使得企業沒有更多的資金更新設備, 產品更加沒有市場競爭力, 陷入惡性循環。

終於, 在自治區政府積極的宣導和促進下, 寶塔石化集團站了出來, 不僅投入近6億元全盤接手西軸, 更引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發展思路, 使得西北軸承這棵老樹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資本注入智能升級迎活力

2015年6月5日, 上市代碼為000595的西北軸承股票, 正式更名為“寶塔實業”, 預示著寶塔石化集團正式入主西北軸承, 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而這樣的轉變, 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的加持, 更是從經營理念到創新技術等全方位的轉變。 2013年, 西北軸承著手籌建高端軸承生產基地,

沒有資金舉步維艱。 經過一年的多方籌措, 寶塔石化拿出了5.6億元, 投建西北軸承高端軸承基地一期專案工程, 完成了軌道交通軸承項目、軍工裝備軸承項目、熱處理生產線、研發中心、調度中心、物流倉儲中心。

記者在位於西夏區六盤山西路的西北軸承新廠看到, 智慧化的生產線, 將原先需要12名工人的流水線縮減到2人操作, 機械手臂、自動化水冷設施、精確傳送帶代替了人力。 寶塔實業有限公司執行副總杜建文告訴記者, 西軸時代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性產品, 如今在市場上已完全沒有競爭力, 從最初的低端軸承, 到如今高端、精密軸承, 西軸人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企業的轉型。

目前, 西軸擁有國內一流的智慧生產線,

其技術設備大量進口自德國等歐美先進市場, 如今西軸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高鐵、風電、軍工等領域。

一季度意向合約超2億元

“如今已經到了企業最危急的關頭, 如果不能扭虧為盈, 股票將會被退市。 ”寶塔實業有限公司執行副總杜建文說, 從2012年到2014年間, 西北軸承財務報表顯示, 西軸在當時就已經“三連虧”, 在2015年度財報繼續披露虧損之後, 2016年中, 寶塔實業有限公司戴上了“ST帽子”, 面臨退市危險。

讓人欣慰的是, 西軸在逆境中及時轉型, 在大股東寶塔石化集團的幫助下, 投入科研力量, 主抓產業升級。 據瞭解, 西北軸承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寶塔石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建了“高性能軸承強化與潤滑材料聯合研發中心”,

專門研究軸承潤滑脂, 並取得關鍵性突破。 另一方面, 西軸以地鐵軸箱軸承、鐵路貨車軸承、軍工裝備軸承、機床主軸軸承等新產品為主打, 積極開拓高端市場, 終於在今年第一季度迎來了大豐收, 截至今年3月10日, 西北軸承已承接實際產品合同和初步達成意向性合同2.06億元, 為2017財年扭虧為盈打開了局面。

杜建文感慨地說:“52年歷史的西北軸承廠, 如今走出了低谷迎來了第三春, 如果不是寶塔石化集團資本的注入、沒有設備的更新換代、沒有經營理念的全面轉換, 西軸人也不可能再次揚眉吐氣, 活得有尊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