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華書店80歲了 你可知道它最初誕生在窯洞裡

新華書店發祥地延安清涼山舊址。 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上官雲)2017年4月24日, 是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的日子。 在中國,

在愛讀書、愛買書的人的閱讀記憶中, 都繞不開新華書店。 但可能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它最初誕生在延安清涼山的窯洞裡。

1937年, 中共中央進駐延安, 這年的4月, 新華書店在延安清涼山萬佛洞中誕生了。 據說, 最開始它還有個名字, 叫做“新華書局”, 當時中央黨報委員會發行科在萬佛洞底層的一個小石窟裡開設門市部, 為了方便對外聯繫, 發行科刻制了一枚木質長方形的圖章, 並用新華書店的名義開票和結算貨款。

1948年10月, 華東新華書店濟南分店第二門市部。 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1939年9月1日, 延安北門外新華書店門市部正式開業。 新華書店遷到延安門外新址後, 增加了書報刊銷售品種, 充實了人員和機構, 還設立了發行、進貨、門市、會計等科室。 很快, 隨著出版的書籍和發行戰士的腳步, 新華書店走出延安, 走向全國。 由它印刷、發行的書籍穿越戰火紛飛的大地, 讓迷茫中的國民看到了希望。

有趣的是, 新華書店在剛建立的時候, 不僅名稱和辦公地點幾經變更, 經營範圍也是五花八門。

初期, 新華書店除發行圖書外, 還發行《解放》《中國青年》《文藝突擊》等雜誌。 新華書店印刷廠還擔負印刷“抗幣”“邊幣”和糧票、軍用地圖、柴草票、郵票等職責。 1940年初, 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將新華書店改名為新華書店總店, 負責陝甘寧邊區圖書、期刊、貨幣、糧票、檔等編印發和組織協調全國的出版發行工作。 1948年, 河北省平山縣銀行發行的第一批人民幣, 就是由新華書店印刷廠印刷的。

1949年7月, 東北總分店瀋陽馬路灣門市部。 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1940年3月在山西省興縣成立的新華書店, 是延安新華書店總店首家分店;1949年2月10日, 北平第一家新華書店在王府井大街原國民黨正中書局、獨立出版社舊址開業。

新中國成立後, 新華書店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 1949年10月, 全國新華書店第一屆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做出了《關於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定》。 正是以此為基礎, 之前被戰爭分隔的各地新華書店開始由分散走向統一。

1951年1月1日, 新華書店總店正式成立, 對全國各分支店的人、財、物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而截止到五十年代末, 在全國各縣基本上成立了由各級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的新聞出版、宣傳文化機構。

1949年7月, 新華書店哈爾濱分店。 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幾乎同一時期, 新中國的文化建設拉開序幕。 從農村掃盲、《婚姻法》的發佈到新華字典的發行, 新華書店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農村發行網路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 上個世紀人們起大早排長隊, 只是為了到新華書店買一本書, 但事實的確如此。 以“文革”的結束為分水嶺, 隨著高考自學叢書和文學名著的發行, 新華書店再度成為社會的焦點, 數不清的年輕人懷著對知識、科技最美好的夢想和渴求, 守在新華書店門口的長隊裡, 等著買教輔書、參考書,那個時期的新華書店也成為一代人念念不忘的記憶。

1949年10月3日至19日,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作出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議。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圖書發行體制改革正式開啟,新華書店相繼轉企改制,作為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樹立了自我革命、自我犧牲的典型。同時面對著來自網路和資訊化時代的衝擊,慢慢改變幾十年的模樣:嘗試新的室內佈局裝潢,開設網上書店……到今天,新華書店旗下擁有13000多家門店、年銷售總額超千億元。

其實,不管新華書店怎麼變化,在漫長的時光裡,它是許多人開啟知識大門的地方,也是幾代中國人都擁有的閱讀回憶。

等著買教輔書、參考書,那個時期的新華書店也成為一代人念念不忘的記憶。

1949年10月3日至19日,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作出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議。新華書店總店供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圖書發行體制改革正式開啟,新華書店相繼轉企改制,作為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樹立了自我革命、自我犧牲的典型。同時面對著來自網路和資訊化時代的衝擊,慢慢改變幾十年的模樣:嘗試新的室內佈局裝潢,開設網上書店……到今天,新華書店旗下擁有13000多家門店、年銷售總額超千億元。

其實,不管新華書店怎麼變化,在漫長的時光裡,它是許多人開啟知識大門的地方,也是幾代中國人都擁有的閱讀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