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文化:"鳳凰單叢"與"鳳凰單樅"哪個是對的?

前些年在茶友中曾打了幾個“筆墨官司”, 單叢的“叢”字便是其中一宗: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市面上茶葉店紛紛將鳳凰單叢給寫成了“鳳凰單樅”,

而且茶客也非這種單樅不要, 勢頭可旺了, 真要把“樅”來代替“叢”。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首先這兩個字之音異, 叢念cong二聲, 潮音讀“層”, 而樅念cong平聲, 潮音為“聰”;

其次義也異, 叢為生長在一起的草或木之意如叢林、叢生等, 而樅是木名即冷杉。

兩者相去甚遠矣。

叢與樅二字, 我們將它權當為文字遊戲罷了。

在全國其他茶區我聽過名叢說法, 單叢之謂卻是潮汕地區特別是鳳凰茶葉的專利。

鳳凰單叢兼有老叢、名叢二合一, 以其獨特的形、香、味、色, 飲譽茶界。

單叢是怎樣煉成的?

鳳凰單叢是指在鳳凰山的自然條件下, 從鳳凰水仙品種中選育出來的優異單株及其培育出來的品種、品系和株系, 採用獨特的加工工藝採制而成的具有類似多種天然花香和特殊韻味品質的烏龍茶。

鳳凰單叢的名字可謂五花八門, 市面常見到的宋種、黃梔香、芝蘭香、玉蘭香、鋸剁仔、薑花香、肉桂香等等, 叫都叫不來呢。

據瞭解, 這些單叢的名字大抵從茶樹特徵、茶葉特質、地名地方特色、人文特色、人名物名等而來。

茶客更喜歡用香型來對自己的胃口, 因為單叢香氣清高、持久、細銳, 不同的香型都有自己獨特的香氣。

著有《中國鳳凰茶》的黃柏梓將其分為自然花香型(宋種、老仙翁、棕蓑挾、大烏葉、八仙、竹葉、兄弟茶、群體、玉蘭、)、果味香型(楊梅葉、鴨屎香)、藥物香型(鋸剁仔、桃仁香、肉桂香、薑母香)和雜香型(奇蘭香、火辣茶)四大類, 這也許更易分辨些。

欲知杯中茶, 片片皆辛苦。

採制單叢茶真真是要見工夫的。 僅採摘時間就有嚴格的規定:清晨不摘、下雨不摘、太陽過猛不摘。

最佳的採摘時間是下午的兩點至五點之間。

單叢顧名思義便要獨株採摘獨株製作, 而製作的曬、浪(殺青)、發酵、炒青、烘烤等工序, 連貫著日以繼夜一個都不能少,

精工地做出一條好茶, 品質優異的單叢茶。

這就是單叢, 用潮汕俗語形容它就是“茶中最紅叢”, 茶中的上等佳品。

如果你也喜歡喝茶, 歡迎和我一起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