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羊脂玉的辨別,絕非白度達羊脂級這麼簡單!

在當下的玉器市場上, 很多玉器店裡的商家在介紹自己所售白玉的時候都說這是羊脂玉, 或達到羊脂, 殊不知, 商家這種觀點是非常不正確, 也是很誤導消費者的。 真正的羊脂玉鳳毛麟角, 其價格也是非常之昂貴。

其實羊脂玉這個詞, 實際上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絕對定量。 我們通常採用的描述是上等一級白玉, 質感非常細膩, 結構非常均勻, 有此描述就是用手電筒照射側面的時候, 感覺到幾乎近於一種無晶結構的感覺, 內部看不到什麼絮狀、蘿蔔花這些特徵的瑕疵, 或者說是給人以結構粗松的感覺, 它非常細膩乾淨。

最容易讓人誤會的, 是羊脂玉的白度

羊脂白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純白, 也不是比紙還白的這種白, 而是帶有一點淡淡的奶黃, 是非常柔軟的白, 在視覺上讓人深感舒暖;也有一些羊脂玉泛有淡淡的青, 精光內斂由裡向外給人一種微冷的感覺, 俗稱“冷美人”;還有一種屬粉色系暖調羊脂玉, 呈微妙的粉色, 比泛微青的“冷美人”更多幾分明顯的脂粉感與溫潤感。

泛暖黃

泛微青

泛粉色

之所以叫羊脂玉, 就是因為在羊脂玉裡那種油脂般寧靜溫和、清靜素雅和高貴的感覺。

白而不僵, 凝而不虛, 似羊脂

羊脂玉到底如何“看”?

我們將“羊脂玉”3個字拆解來看:

“羊”即羊油, 就是羊油般的白度;

“脂”即脂份, 糯份, 脂性, 就是玉質的渾厚溫潤度;

“玉”即和田玉。

如果說羊脂玉買家注重的就是“羊”, 這裡, 羊脂玉藏家更注重的就是“脂”了。 只有當玉質“熟了”, 且熟透了有老熟之相, 脂份與糯份、油份自然會出來, 肉質便達到“剛割下來的羊尾巴油”了, 且白度是呈暖白、熟白、糯白的, 而非僅僅只有“羊脂白”這麼簡單。

而非僅僅只有“羊脂白”這麼簡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