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德意志銀行另類投資調查報告:2017年對沖基金如何保持競爭力

中國電子銀行網訊 德意志銀行近日發佈該行第十五期年度另類投資調查報告(Alternative Investment Survey)。 該調查是業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對沖基金投資者調查。

共計460名投資者參與了此輪調查, 其對沖基金資產規模近2萬億美元。 通過該調查, 這些投資者分享了其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以及2017年資產配置計畫。

“對沖基金在2016年經歷了嚴峻的形勢, 但投資者仍然認可該類投資。 我們發現2017年, 超過四分之三投資者計畫增加或維持現有對沖基金配置, ” 德意志銀行對沖基金資本業務全球主管安妮塔•尼姆斯(Anita Nemes)表示, “然而取得或保留在機構對沖基金資產組合中的一席之地比以往更加困難。 因為機構投資者不僅要求更好的風險調整收益, 還對合作關係、創新型和定制式投資組合解決方案、收費結構的合理性及條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德意志銀行對沖基金資本業務美洲區主管馬林•奈杜(Marlin Naidoo)另外表示:“量化投資策略越來越受歡迎,

79%的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中包括了量化投資。 同時可供使用的投資策略也日漸豐富, 既有簡單且費用較低的另類風險溢價產品(alternative risk premia products), 同時在機器學習、量子計算和雲技術發展的推動下, 也出現了更為複雜的高阿爾法產品(high alpha products)。 這更激發了廣大投資者的興趣和需求。 ”

德意志銀行第十五期另類投資調查重要發現包括:

2017年對沖基金業績值得期待, 資產規模將繼續擴大——近四分之三投資者認為2017年對沖基金投資組合表現將優於2016年。 到今年年底, 行業資產將有望擴展至3.14萬億美元。

基金經理的選擇更為關鍵——2016年, 對沖基金收益率差異進一步擴大。 平均而言, 投資者業績表現在前25%的基金收益提高了11.22%,

而排名在後25%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 收益率下降了6.86%。 由此可見, 對沖基金投資組合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金經理的選擇, 投資者更傾向將資本交給數量不多, 但能穩定實現良好阿爾法收益的基金經理。

對沖基金收費結構成為焦點——費用問題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終資產配置。 投資者一般要為對沖基金投資分別支付1.59%的管理費和17.69%的業績獎金。 四分之三受訪者表示會與基金經理協商費用問題, 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養老基金投資者。 投資者希望降低費用, 建立更符合自己投資組合需要的費用結構。 此外, 投資者還希望設置最低可接受費率, 管理費能隨資產規模增長而遞減。

量化投資策略將在沖基金投資組合中發揮更大作用——採用量化投資策略的投資者數量繼續呈上升趨勢。 79%的受訪者都採用了系統性策略, 在去年70%水準上進一步提高。 此外, 近半數受訪者計畫在2017年提升其量化投資在組合中的比重。 調查結果還顯示, 投資者歡迎更加多樣化的量化投資策略。 系統性策略佔據了最受歡迎十大投資策略中的五個席位, 而去年僅占三個。

全球宏觀策略最受歡迎——今年調研發現, 判斷型宏觀策略(discretionary macro)是最受受訪者關注的策略。 按淨值計算, 27%投資者計畫在未來十二個月增加對該策略的使用。 此外, 調研發現與去年相比, 投資者對量化宏觀策略(quant macro)的關注度也明顯增加,

該策略從去年的第12位升至今年的第3位。

投資者對另類貝塔、風險溢價解決方案使用度提高——採用另類貝塔(alternative beta)、風險溢價策略的受訪者占比已增至26%, 而這一比例在去年和前年的水準分別為20%和15%。 養老金是該趨勢的主要推動者, 近半數養老金受訪投資者目前已在投資中包括了另類貝塔、風險溢價解決方案, 這一比例在去年調查基礎上幾乎翻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