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洵對蘇軾文學與藝術成就的影響

蘇軾在文壇上取得的重要地位離不開他少年時父親蘇洵對他的引導, 離不開恩師歐陽修對他的提攜, 以及“知己”陶淵明對他的影響。

這三位重要人物不但予以蘇軾在文學創作、文學風格上起到了引導作用, 而且對蘇軾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態度也有重要的啟迪和榜樣作用。

蘇軾 1037 年 1 月 8 日出生在四川眉山, 一個風景秀麗、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 1101 年 7 月 28 日病逝於常州, 生年 66 歲。 在蘇軾六十餘年的人生中, 二十歲之前在家鄉度過, 是蘇軾的童年、少年時期, 也是其人生的重要成長、積累期。 二十歲之後隨父攜弟出川應考, 自此開始了其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軾完成童子業後因父親蘇洵在外遊歷而由母親程氏繼續教導。 蘇洵回家後, 蘇軾及其弟蘇轍即跟隨父親讀書了。 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裡, 蘇洵發奮讀書、著書立說, 逐漸成為一名自成一家的學者。

與此同時精心培育著蘇軾兄弟二人。

有這樣一個父親, 蘇軾的學術起點很高。 直到 1066 年, 父親蘇洵離世, 意味著蘇軾“以父為師”階段的結束。

蘇洵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散文上, 其散文理論系統而深刻, 位元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洵的思想傾向和創作觀點都對蘇軾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蘇軾曾說“自少聞家君之論文”。 可以說, 父親蘇洵是引導蘇軾走上藝術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蘇洵創作經驗豐富, 十分重視藝術家風格的獨創性, 他主張文章要“自成一家”, 才能有多彩紛呈的繁榮景象。 對於前人文章, 蘇洵善於用簡練準確的語言概括出其風格特點。 在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一文中, 他評孟子的文章為“語約而意盡, 不為巉刻斬絕之言,

而其鋒不可犯”, 評韓愈文章為“如長江大河, 渾浩流轉, 魚黿蛟龍, 萬怪惶惑, 而抑遏蔽掩, 不使自露”, 而對於歐陽修的文章, 蘇洵贊其“紆餘委備, 往復百折, 而條達疏暢, 無所間斷, 氣盡語極, 急言極論, 而容與閑易, 無艱難勞苦之態”, 並稱“此三者, 皆斷然自為一家之文也”。

正是因為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文章風格, 才使得他們各成一家。 蘇洵自己創作文章也貫徹文貴獨創的思想, 力爭做到“務一出己見, 不肯躡故跡”(曾鞏《蘇明允哀辭》)。 蘇洵蘇軾雖然是父子, 但也是文風各異。 受父蘇洵的影響, 蘇軾在自己的創作中也十分注重獨創性, 甚至是開創性。 蘇軾在婉約詞之外, 大辟豪放詞風, 不但拓展了詞的內容, 還提升了詞的格調。

蘇洵帶給蘇軾的影響巨大, 其獨立思考的個性, 遠大的政治抱負、自成一家的思想皆為蘇軾所繼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