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舞臺劇女王焦媛:讓自己在舞臺上“燃燒”

大洋網訊 近日, 被譽為“舞臺劇女王”的焦媛來到上海。 在“2017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的“大師講壇”上, 和大家談談她的“舞臺人生”。

“感性”的表演和“理性”的解讀

焦媛, 一位身材瘦小的舞臺劇演員。 因此, 沒有看過焦媛現場演出的人根本無法想像, 這麼小小的身軀, 怎麼會在舞臺上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 她是《蝴蝶是自由的》中性感的少女、《南海十三郎》裡風姿綽約的梅仙、《阮玲玉》裡美麗的阮玲玉、《金鎖記》中瘋魔的曹七巧……她塑造了許多美麗的女性角色, 排演的劇碼都和女性相關。

焦媛從小就熱愛表演, 她父親是唱京劇的, 母親跳舞。 在她4歲時, 舉家從北京搬到香港。 早在1998年, 從香港演藝學院畢業, 焦媛就參與了不少舞臺劇演出。 她很早就認定, 自己要的是舞臺。

“演員有的時候演戲沒有一定。 因為演戲是很感性, 要很理性地分析劇本, 但是要很感性地在舞臺上演。

”焦媛說, 《金鎖記》到現在已經演了好幾年, 現在燈光一打, 她就好像跟曹七巧連在一塊。 “如果說2007年的時候還有‘演’的成分, 那麼現在這個階段, 好像我就是曹七巧, 所以舞臺上有很多小細節是不知不覺發生的。 ”焦媛認為, 自己熱愛並享受這個角色, 所以每次演出都充滿動力。

“觸動人們交流的神經”

5月16日至17日, 焦媛將首次在上海演出《晚安, 媽媽》。

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 在一個極為平常的晚上, 兩人如常地生活, 如常地傾談, 突然女兒冷靜地道出要殺死自己。 母親千方百計去挽留, 她們的溝通比平常更深入, 話題比平常更尖銳。 兩人尖酸幽默的對話和繃緊的關係互相角力, 她們對彼此的關心像是愛, 也像是恨。

《晚安, 媽媽》是美國女劇作家瑪莎·諾曼榮獲普利策戲劇獎的作品, 在此討論了一個永恆的命題——生存, 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生命與死亡。

焦媛說, 這個劇是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 自己讀過以後一直印象深刻, 直到2015年又想起來了, 因為劇本裡有著很多現代都市人共同的問題。

“就像《晚安, 媽媽》這個戲劇說的, 母女兩人住在同一屋簷下, 但是完全不瞭解對方。 媽媽根本不瞭解女兒的婚姻, 跟她兒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焦媛說, 希望通過演出這個劇提醒大家, 聆聽和陪伴是很重要的, 要關愛自己身邊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