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她是楊絳一樣的“先生”,她站在那就是一首最美好的詩

終於, 先生還是來了。

她是白髮的先生, 也是穿裙子的“士”;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燈人, 使古典詩詞于當代“再生”;學生們說她“不但寫詩是天才,

講詩也是天才”;也有人盛讚, “她站在那裡, 就是對古典詩歌最好的注解。 ”

如今葉嘉瑩先生已經93歲, 銀髮劍眉, 眼中透著英氣, 在人生暮年也沒向歲月臣服, 不計高齡在為詩詞往來奔走。

人人都知道她才情縱橫, 但很少人瞭解她經歷苦難卻依然平和的一生。 她到底經歷過怎樣的生死離亂?又是如何用詩詞度過憂患的呢?

葉嘉瑩之浮生六記

一、書香世家

幾度驚飛欲起難,

晚風翻怯舞衣單。

三秋一覺莊生夢,

滿地新霜月乍寒。

1924年, 葉嘉瑩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 是滿族葉赫那拉氏後裔, 父親任職于中國航空公司, 母親曾是一所女子職業學校的老師。

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教她讀書認字。 葉嘉瑩沒有到小學念書,

但父親找來她的姨母, 教授她古書, 開蒙的便是《論語》。

她家裡是很有禮法的, 是中國的詩禮傳家, 不是很死板, 也不是像一般人那麼隨便。 葉嘉瑩說自己是關在家門裡長大的, 像女孩子會的遊戲, 蕩秋千、跳繩子, 她都不會, 她只是讀誦詩歌。

但這歲月靜好的光景並不長, 很快, 北京便被日本人佔領了……

二、命運無常

瞻依猶是舊容顏,

喚母千回總不還。

淒絕臨棺無一語,

漫將修短破天慳。

父親跟隨當時的政府向南撤退, 她家中境遇也是急轉直下。 而對於葉嘉瑩來說, 人生更大的變故, 還不止於此。

1941年, 母親的離開, 讓17歲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

“我母親本來身體還可以, 只是她腹中長了一個瘤, 去天津租界的醫院開刀時,

血液感染了……從天津到北京的火車上, 我的母親去世了。 ”

木心的《從前慢》中說,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然而, 這生命的淡雅悠揚, 有時候卻也成為了一種絕望。 “沒有高鐵, 那時的火車很慢、很古老、很破舊……”

關於人生中最悲苦的一段, 她說, 就是聽見釘子敲進棺材的聲音。

在戰亂和動盪中, 十幾歲的小女孩失去了母親的庇護, 父親又遠在南方沒有了消息, 她身為家裡的長女, 還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面對人生的窘迫和悲苦, 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 字字泣血。

“瞻依猶是舊容顏, 喚母千回總不還”。 直到現在, 93歲的她, 回首近70年前的往事, 隔著螢幕, 依舊可以感受到她的難過。

三、不遇天人

漸看飛鳥歸巢去,

誰與安排去住心。

幸運的是,

當時還有伯父伯母的關照, 她的學業並沒有中斷, 還如願考上了輔仁大學, 並在這裡遇到了恩師——古典詩詞名家顧隨先生。 (直到後來輾轉臺灣、美國、加拿大, 她把什麼都丟了, 唯有幾大本顧先生的聽課筆記始終帶在身邊。 )

在大學期間, 她很少和男生講話, 有男生給她寫信, 她也從沒回過。 至於原因, 葉嘉瑩引用了一句呂碧城的詞, “不遇天人不目成”, 大抵是說, 一定要遇到十分美好的人才可以。 但這人一直沒有出現……

葉嘉瑩深諳詩詞中的兒女情長, 她卻說自己從未真正戀愛過。

截圖自《魯豫有約》

因為葉嘉瑩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異, 一位很喜歡她的老師, 便將自己的堂弟趙鐘蓀介紹給她。 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裡, 趙鐘蓀幾次向葉嘉瑩求婚, 她始終沒有答應。

趙鐘蓀失業了……葉嘉瑩認為, 這多少因為他總是奔波於工作地和她家, 怠慢了工作。 後來, 有人為趙鐘蓀謀了個職, 在南京。 於是, 他提出與葉嘉瑩訂婚, 葉嘉瑩不答應他就不走。

因為一直沒交往過男朋友, 趙鐘蓀對自己又不錯, 加之對他失去工作的一些愧疚之情,葉嘉瑩一時“好心”,便答應了。

往後的歲月裡,談起這個決定,葉嘉瑩說“有點傻瓜”。而魯豫則這樣形容,像是士,為了一種義氣。

葉嘉瑩的這個選擇,給她帶來了婚姻,卻沒有給她帶來愛情。更糟糕的是,他們婚後不久,一段更為波折坎坷的生活,正在等著他們。這場婚姻,更像是這苦難的開端。

四、禍難加身

平生幾度有顏開,

風雨一世逼人來。

遲暮天公仍罰我,

不令歡笑但餘哀。

1948年,葉嘉瑩信守承諾,來南京與趙鐘蓀結婚,後來,又跟隨他到了臺灣。1949年,臺灣的“白色恐怖”彌漫開來,趙鐘蓀、葉嘉瑩以及他們幾個月大的女兒先後遭遇牢獄之災。

葉嘉瑩和不滿一歲的女兒先被釋放了,但她工作沒了,收入沒了,宿舍也沒了,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截圖自《魯豫有約》

無奈之下,葉嘉瑩借住在親戚家。夜裡,等大家都睡了她才回屋,鋪一條毯子,和女兒睡在走廊的地上。白天,她就抱著女兒到外面的樹蔭下轉悠,以免孩子吵到人家。

這期間,她打探過丈夫的消息,卻一無所獲……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去私立學校做了老師。在那個簡陋的學校,她一邊上課,一邊帶孩子。

三年後,她終於等到了丈夫出獄,但此時趙鐘蓀卻性情大變。他時常不可理喻地暴怒,而這些情緒,全部施加到了葉嘉瑩身上。

最絕望的時候,葉嘉瑩甚至想過,究竟哪種自殺的方式是最不痛苦的……但她沒有這麼做。

是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一抹精神的靈光。“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她告訴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我只是默默承受,但是我不跌倒,我還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要走的路”。她說,詩歌是支持她“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好在,命運總算迎來了轉機,1966年,葉嘉瑩受邀到美國講學,後來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聘請,在溫哥華定居下來。

但生活的苦難似乎一直抓著葉嘉瑩不放,1976年,剛剛結婚三年的大女兒和女婿遭遇車禍,雙雙亡故。而她的小女兒也兩度患癌……

歷經世事無常的極痛,葉嘉瑩也有了徹底的參悟。“以無生之覺悟過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五、“葉”落南開

卅年離家幾萬里,

思鄉情在無時已,

一朝天外賦歸來,

眼流涕淚心狂喜。

人生的別離,除了死生不能相見,還有故土不能相還。

提到故鄉,葉嘉瑩連夢中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常常夢見我的老家北京,我進去以後院子還在那裡,我也夢見我的同學到我老師那裡,就住在後海附近的位置……”

生於戰亂,長於動盪,海外漂泊半生,歷經去國離鄉的悲哀和痛苦,葉嘉瑩終於回到了故土。“1974年,中國和加拿大一建交,我就回來了。”

從離開北京,葉嘉瑩就一直懷念著北京,“懷念北京我那古老的城,古老的家”。她是從香港坐飛機回到北京的,在飛機上,她看到一條長街都是燈火,葉嘉瑩想,這是不是西長安街呢,當年每天走過的地方,家所在的地方……想到這,當時她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她放棄了在加拿大終老的計畫……

1978年暮春,葉嘉瑩申請回國教書。此時,她已定居溫哥華近10年,早被聘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9年,她的申請得到批准,回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執教。

葉嘉瑩的課一直很受歡迎,當年她在臺灣大學教書時,連中午都排了課,有的人餓著肚子都要跑到那早已人聲鼎沸的教室旁聽,有的人到隔壁教室抬桌椅過來,即便如此,仍有人擠在窗臺上。

後來,葉嘉瑩在南開開課也出現了同樣的局面,不得不發放聽課證以維持秩序。

定居南開後,葉嘉瑩依然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雖然身體狀況不如以前好,仍加大了在各地講座講學的頻率。這二十餘年,她的身影出現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

六、千年傳燈

人生易老夢偏癡,

千春猶待發華滋。

“我之所以90多歲還在講詩詞,是因為我覺得既然認識了中國傳統的文化,這麼多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就應該讓下一代的人能夠領會、接受。”葉嘉瑩說,如果我不能夠傳輸給下一代,是我對不起年輕人,對不起古人,也對不起我的老師。

2016年3月,葉嘉瑩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上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她被公認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頒獎詞中寫道:“從漂泊到歸來,從傳承到播種。有人說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來傳承古典詩詞命脈,她為世界養護中華文明根系。千年傳燈,日月成詩。”

如今葉先生九十多歲了,不計高齡在為詩詞奔走,是希望把中國傳統上最寶貴的一部分留下來。吟誦現在幾乎是已經失傳了,“因為這是聲音上的一件事,不像寫在紙上可以保存很久”。葉嘉瑩希望自己離開世界以前,把真正的吟誦留下來。

有人說:她站在那裡,就是對古典詩歌最好的注解。

但她卻說:我個人平生離亂經過微不足道,但是中國寶貴的傳統,這些詩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穢當中的一點光明,希望能傳下去,所以是‘要見天孫織錦成’,蓮花是凋零了,但有一粒蓮子留下來,我希望把中國文化傳統美好的種子留下來。

加之對他失去工作的一些愧疚之情,葉嘉瑩一時“好心”,便答應了。

往後的歲月裡,談起這個決定,葉嘉瑩說“有點傻瓜”。而魯豫則這樣形容,像是士,為了一種義氣。

葉嘉瑩的這個選擇,給她帶來了婚姻,卻沒有給她帶來愛情。更糟糕的是,他們婚後不久,一段更為波折坎坷的生活,正在等著他們。這場婚姻,更像是這苦難的開端。

四、禍難加身

平生幾度有顏開,

風雨一世逼人來。

遲暮天公仍罰我,

不令歡笑但餘哀。

1948年,葉嘉瑩信守承諾,來南京與趙鐘蓀結婚,後來,又跟隨他到了臺灣。1949年,臺灣的“白色恐怖”彌漫開來,趙鐘蓀、葉嘉瑩以及他們幾個月大的女兒先後遭遇牢獄之災。

葉嘉瑩和不滿一歲的女兒先被釋放了,但她工作沒了,收入沒了,宿舍也沒了,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截圖自《魯豫有約》

無奈之下,葉嘉瑩借住在親戚家。夜裡,等大家都睡了她才回屋,鋪一條毯子,和女兒睡在走廊的地上。白天,她就抱著女兒到外面的樹蔭下轉悠,以免孩子吵到人家。

這期間,她打探過丈夫的消息,卻一無所獲……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去私立學校做了老師。在那個簡陋的學校,她一邊上課,一邊帶孩子。

三年後,她終於等到了丈夫出獄,但此時趙鐘蓀卻性情大變。他時常不可理喻地暴怒,而這些情緒,全部施加到了葉嘉瑩身上。

最絕望的時候,葉嘉瑩甚至想過,究竟哪種自殺的方式是最不痛苦的……但她沒有這麼做。

是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一抹精神的靈光。“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她告訴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我只是默默承受,但是我不跌倒,我還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要走的路”。她說,詩歌是支持她“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好在,命運總算迎來了轉機,1966年,葉嘉瑩受邀到美國講學,後來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聘請,在溫哥華定居下來。

但生活的苦難似乎一直抓著葉嘉瑩不放,1976年,剛剛結婚三年的大女兒和女婿遭遇車禍,雙雙亡故。而她的小女兒也兩度患癌……

歷經世事無常的極痛,葉嘉瑩也有了徹底的參悟。“以無生之覺悟過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五、“葉”落南開

卅年離家幾萬里,

思鄉情在無時已,

一朝天外賦歸來,

眼流涕淚心狂喜。

人生的別離,除了死生不能相見,還有故土不能相還。

提到故鄉,葉嘉瑩連夢中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常常夢見我的老家北京,我進去以後院子還在那裡,我也夢見我的同學到我老師那裡,就住在後海附近的位置……”

生於戰亂,長於動盪,海外漂泊半生,歷經去國離鄉的悲哀和痛苦,葉嘉瑩終於回到了故土。“1974年,中國和加拿大一建交,我就回來了。”

從離開北京,葉嘉瑩就一直懷念著北京,“懷念北京我那古老的城,古老的家”。她是從香港坐飛機回到北京的,在飛機上,她看到一條長街都是燈火,葉嘉瑩想,這是不是西長安街呢,當年每天走過的地方,家所在的地方……想到這,當時她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她放棄了在加拿大終老的計畫……

1978年暮春,葉嘉瑩申請回國教書。此時,她已定居溫哥華近10年,早被聘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9年,她的申請得到批准,回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執教。

葉嘉瑩的課一直很受歡迎,當年她在臺灣大學教書時,連中午都排了課,有的人餓著肚子都要跑到那早已人聲鼎沸的教室旁聽,有的人到隔壁教室抬桌椅過來,即便如此,仍有人擠在窗臺上。

後來,葉嘉瑩在南開開課也出現了同樣的局面,不得不發放聽課證以維持秩序。

定居南開後,葉嘉瑩依然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雖然身體狀況不如以前好,仍加大了在各地講座講學的頻率。這二十餘年,她的身影出現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

六、千年傳燈

人生易老夢偏癡,

千春猶待發華滋。

“我之所以90多歲還在講詩詞,是因為我覺得既然認識了中國傳統的文化,這麼多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就應該讓下一代的人能夠領會、接受。”葉嘉瑩說,如果我不能夠傳輸給下一代,是我對不起年輕人,對不起古人,也對不起我的老師。

2016年3月,葉嘉瑩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上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她被公認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頒獎詞中寫道:“從漂泊到歸來,從傳承到播種。有人說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來傳承古典詩詞命脈,她為世界養護中華文明根系。千年傳燈,日月成詩。”

如今葉先生九十多歲了,不計高齡在為詩詞奔走,是希望把中國傳統上最寶貴的一部分留下來。吟誦現在幾乎是已經失傳了,“因為這是聲音上的一件事,不像寫在紙上可以保存很久”。葉嘉瑩希望自己離開世界以前,把真正的吟誦留下來。

有人說:她站在那裡,就是對古典詩歌最好的注解。

但她卻說:我個人平生離亂經過微不足道,但是中國寶貴的傳統,這些詩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穢當中的一點光明,希望能傳下去,所以是‘要見天孫織錦成’,蓮花是凋零了,但有一粒蓮子留下來,我希望把中國文化傳統美好的種子留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