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五一檔最期待的電影《記憶大師》只刷一遍根本不過癮

《記憶大師》上映在即, 這部由陳正道執導, 黃渤、段奕宏、徐靜蕾、楊子姍等大咖聯合演繹的懸疑燒腦片, 勢必將刮起一股燒腦風暴。

迷叔有幸參加了《記憶大師》的點映場, 還見到了親切的導演陳正道, 聽導演一番解答後, 覺得《記憶大師》越發神秘, 裡面的線索、細節實在太多, 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一處精彩。

就像豆瓣網友@傲視九重天說的:

這部電影, 第一遍看三星, 第二遍看四星, 第三遍看五星。

《記憶大師》的燒腦體現在它的複雜上, 而它的複雜又是多方面的。

論角色, 這部的重要角色多達六個, 人物關係網遠比《催眠大師》鋪設地更大;

論野心, 《記憶大師》植入了“記憶存取”的軟科幻設定, 這是以往國產片鮮少觸碰的題材, 可算作這一領域的“探路者”;

論講故事能力, 《記憶大師》在現實中穿插入大量夢境回憶, 將原本疑點重重的案件拆解地更加撲朔迷離。

無論怎麼看《記憶大師》都是極具野心與勇氣的嘗試。

這一點, 導演本人都承認了。 他化名@浮出水面的正道登陸豆瓣, 給自己的新作點評了一下。

為自己的勇氣與野心點zan!

當然, 《記憶大師》目前的表現沒有令他失望, 豆瓣評分7.2分, 在國產懸疑片中已經算較好的口碑了。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2025年, 作家江豐(黃渤飾)通過一種記憶存取手術, 將自己的一部分記憶封存起來。

等他重新裝載那份記憶後, 竟發現自己變成了連環殺人案兇手......

毫無疑問, “存取記憶”的軟科幻設定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 所以, 你需要充分瞭解“存取記憶”的具體細節。

首先, 被封存記憶後, 你的記憶並不會憑空消失掉。 你依然會記得自己的經歷, 只是記憶中的感受和情緒波動被抹除了。 換句話說, 就是從當局者變為了旁觀者。

其次, 存取記憶的手術只能做兩次, 且必須在第一次手術後的72小時內執行,

否則載入腦中的記憶將永久保留。 在影片中, 作家江豐載入殺人兇手的記憶後, 必須在72小時內依靠這段記憶, 尋找線索並破案, 否則他將永遠留著這份記憶。

最後, 關於記憶的感受, 會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比如說, 你載入了一段殺人兇手的記憶, 那你的性格也就會慢慢變得暴戾、癲狂。 黃渤飾演的江豐, 就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性格轉變。

影片開始時, 江豐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作家形象, 待人謙和, 透著成熟男人的穩重內斂。

但是在做完手術,大腦載入殺人兇手的記憶後,江豐的性格就悄然發生了變化。這裡,幾處細節完美呈現了江豐性格轉變的全過程。

當他發現自己擁有了殺人犯的記憶後,非常恐慌,要求記憶大師重新檢查自己的記憶,但被拒絕。

兩邊爭執半天後,一向以儒雅形象示人的江豐突然變得暴戾起來,一把推翻了記憶大師,眼神中透著一股攝人的狠勁。隨後他又迅速變為本來的面貌。

在警局報警時,江豐原本是惶恐不安的,聲音綿軟無力,眼神更透著緊張與不安,一副怯懦無辜的樣子。

但,一次次被員警忽視後,江豐就變得急躁起來,甚至拍桌子大吼,整個人都癲狂了。

當被關在看守所之後,江豐的性格再一次走向極端,甚至上演生吞刀片的恐怖行為。眼神裡的狠勁更加猛烈,透著滿滿的惡意與戾氣。

就這樣,江豐在整個探案過程中,性格一步步向罪犯靠攏。導演之前透露過,拍片現場的劇本上,會專門列出這場戲演員的性格占比。比如江豐,就是從開始的100%作家性格,逐漸變成後來的20%作家性格加80%兇手性格。

因此,我們才能這樣清晰地看著江豐一步步從作家黑化為“兇手”。

當然,這也得益于黃渤極其精湛的演技。每一場戲都把握地恰到好處。

相比導演之前的《催眠大師》,《記憶大師》中有著更豐富繁雜的人物關係。段奕宏飾演的員警,徐靜蕾飾演的作家妻子,楊子姍飾演的護士,他們全都奉獻了堪稱頂級的表演,共同用演技撐起了這部懸疑佳作。

這裡還必須提到許瑋甯 ,她在片中飾演一個神秘女子,只在夢中出現。據說總共只有9場戲,兩句臺詞,卻仍然十分敬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導演需要她“死”,她就想方設法“死”出更多花樣。

拋去人物線索,《記憶大師》對於夢境的構建同樣獨具匠心。

影片中穿插著大量的夢境回憶,所有回憶部分,全部由黑白畫面呈現,這無疑加重了故事的懸念感與驚悚味兒。

尤其在配樂的烘托下,你很容易感受到恐怖懸疑的感覺正在包裹你。

此外,《記憶大師》的美工絕對是國產良心。非常精緻、細微、有質感。包括那台記憶存取的儀器,關押犯人的禁閉室,還有回憶中經常出現的一處花園,無不體現著創作者的用心與努力。

《記憶大師》絕對值得你二刷,甚至三刷!因為那種沉浸在迷局中,不斷尋找線索,發現兇手的快感實在太過癮了。只看一遍,根本不夠。

而且,這樣的國產良心懸疑電影,錯過了,可能真不會再遇見了。

記住,一定得二刷!!!

但是在做完手術,大腦載入殺人兇手的記憶後,江豐的性格就悄然發生了變化。這裡,幾處細節完美呈現了江豐性格轉變的全過程。

當他發現自己擁有了殺人犯的記憶後,非常恐慌,要求記憶大師重新檢查自己的記憶,但被拒絕。

兩邊爭執半天後,一向以儒雅形象示人的江豐突然變得暴戾起來,一把推翻了記憶大師,眼神中透著一股攝人的狠勁。隨後他又迅速變為本來的面貌。

在警局報警時,江豐原本是惶恐不安的,聲音綿軟無力,眼神更透著緊張與不安,一副怯懦無辜的樣子。

但,一次次被員警忽視後,江豐就變得急躁起來,甚至拍桌子大吼,整個人都癲狂了。

當被關在看守所之後,江豐的性格再一次走向極端,甚至上演生吞刀片的恐怖行為。眼神裡的狠勁更加猛烈,透著滿滿的惡意與戾氣。

就這樣,江豐在整個探案過程中,性格一步步向罪犯靠攏。導演之前透露過,拍片現場的劇本上,會專門列出這場戲演員的性格占比。比如江豐,就是從開始的100%作家性格,逐漸變成後來的20%作家性格加80%兇手性格。

因此,我們才能這樣清晰地看著江豐一步步從作家黑化為“兇手”。

當然,這也得益于黃渤極其精湛的演技。每一場戲都把握地恰到好處。

相比導演之前的《催眠大師》,《記憶大師》中有著更豐富繁雜的人物關係。段奕宏飾演的員警,徐靜蕾飾演的作家妻子,楊子姍飾演的護士,他們全都奉獻了堪稱頂級的表演,共同用演技撐起了這部懸疑佳作。

這裡還必須提到許瑋甯 ,她在片中飾演一個神秘女子,只在夢中出現。據說總共只有9場戲,兩句臺詞,卻仍然十分敬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導演需要她“死”,她就想方設法“死”出更多花樣。

拋去人物線索,《記憶大師》對於夢境的構建同樣獨具匠心。

影片中穿插著大量的夢境回憶,所有回憶部分,全部由黑白畫面呈現,這無疑加重了故事的懸念感與驚悚味兒。

尤其在配樂的烘托下,你很容易感受到恐怖懸疑的感覺正在包裹你。

此外,《記憶大師》的美工絕對是國產良心。非常精緻、細微、有質感。包括那台記憶存取的儀器,關押犯人的禁閉室,還有回憶中經常出現的一處花園,無不體現著創作者的用心與努力。

《記憶大師》絕對值得你二刷,甚至三刷!因為那種沉浸在迷局中,不斷尋找線索,發現兇手的快感實在太過癮了。只看一遍,根本不夠。

而且,這樣的國產良心懸疑電影,錯過了,可能真不會再遇見了。

記住,一定得二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