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就100%安全?如果你也買了“假”的理財……

作者:林凜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一怕麻煩、二怕風險, 那麼我們到底投什麼?答案往往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收益率從3%-6%不等, 至少比一般定期存款高,

當然散戶賭的還有銀行會為了拉存款、保信用而對產品進行兜底。

然而, 就像國海證券的“蘿蔔章”事件一樣, 民生銀行近期爆出的一起“假理財”事件可謂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全行業的信用瞬間受到暴擊。

“假理財”究竟怎麼回事?買理財產品前究竟如何防範風險?真的買到“假理財”了又怎麼維權呢?

重播“假理財”風波

4月18日, 《21世紀經濟報導》爆出猛料——題為《上百私銀客戶買了“假”理財, 民生航太橋支行行長涉案》的文章震動全行業。

一言概之,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太橋支行行長張穎涉嫌偽造理財產品, 偽造假合同, 並以產品“讓利”轉讓的方式吸引該行私人銀行高淨值客戶, 致使逾150名投資者被套, 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

爆料人黃先生稱, 他是2016年4月開始購買民生銀行航太橋支行這類“轉讓理財產品”的, 每筆投資起點為300萬, 至今成功購買超過10筆, 已有3筆到期後返還了本息。 目前還有7筆, 共2000多萬沒有到期。

這份理財產品並不普通, 投資人在與民生銀行航太橋支行理財經理購買理財產品時,

對方告知, 原投資人基於回款, 所以願意放棄利息, 原本一年期年化4.2%的產品, 還有半年到期, 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不少人就買了這產品。

其實, 這種業務模式並不少見, 在私行以及財富管理業內叫“份額轉讓”。 一些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中也會看到合同允許到期前中途轉讓給他人。

也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 甚至就一般理財產品而言, 也可能出現類似的轉讓事件, 但銀行基本不可能以雙倍利率轉讓, 而是賺了轉讓方的利息錢, 再以相同的利率找剩餘期限的“接盤者”。 相比之下, 民生的這份雙倍收益“份額轉讓”就顯得較為可疑。

其實, 本案的關鍵在於, 這根本不是什麼“份額轉讓”,

而是徹頭徹尾的“假理財”。 據悉, 爆料人偶然間發現, 份額轉讓所涉及的原理財並非民生銀行合規代銷的理財產品, 而是向客戶轉讓未經民生銀行總行審批的虛假理財產品, 借用“份額轉讓”幌子飛單的可能性較大。

據報導,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查詢後也發現,

該行並未發行過這款理財產品, 相關領導找到航太橋支行行長張穎, 詢問情況後決定上報總行, 最終由民生銀行總行向公安機關報案。 4月13日, 支行行長張穎等人被公安機關帶走。

有投資者提到:“聽說張穎投資了一個地產基金專案。 ”這似乎也可能是假理財籌集資金的去向。 大家口中的那個靠譜“明星行長”, 在獲益豐厚的利益面前失了足。

而之所以投資者會上當, 也主要因為“假理財”上蓋了“真章”——除了理財產品說明書之外, 其他協定上都有轉讓人、受讓人的手寫簽名, 並蓋有“中國民生銀行北京航太橋支行儲蓄業務公章”。

最終, 很有可能正是因為蓋了民生銀行的章, 銀行也只能以“認栽”收尾。 4月20日, 該行表示:“鑒於航太橋支行行長張穎涉嫌違法,民生銀行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銀行,將依法合規解決問題,本著不姑息、不推諉、不拖遝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權益。”

有相關投資者也對媒體透露,民生銀行提出了最終方案:最晚7月底以前解決投資者的初始投資款(需扣除以前曾投資同類產品的所得利息)。有投資者代表透露,據民生銀行瞭解,張穎涉嫌違法銷售的虛假理財產品金額應不超過30億元,而且公安機關及時介入後,扣押了張穎大量的房產和汽車,其中還包括一些外地的房產。

如何防範“假理財”?

其實,投資者只要多長一個心眼,並不難發現買到的理財產品存在貓膩。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查詢“登記編碼”。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2014年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監辦發〔2014〕39號)文中明確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須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佈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客戶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 cn)’查詢該產品資訊。未在理財系統進行報告和登記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律不得對客戶發售。”

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唯一性。對於向個人客戶銷售的理財產品來說,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後面有13位元數字,共14位元的編碼;對於私人銀行、機構和銀行同業專屬產品來說,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5位元編碼。

| 圖1 中國理財網首頁登記編碼查詢

| 圖2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登記編碼查詢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也發佈文章介紹稱,如果不清楚登記編碼,投資者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方法1:產品名稱模糊查詢,即可以在“產品名稱”對應的搜索框中輸入理財產品名稱中的某一欄位(如圖3),點擊查詢後即會顯示名稱中包含該欄位產品的資訊,但請注意欄位的連續性。

| 圖3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產品名稱模糊查詢

方法2:產品條件個性化篩選,即在中國理財網的“理財產品”欄目,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自身查詢需要選擇一般個人客戶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產品狀態、機構類別、收益類型、運作模式、風險等級、期限類型、募集起始日期和銷售區域等條件進行銀行理財產品的個性化篩選(如圖4)。

| 圖4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產品條件個性化篩選

此外,還有幾個輔助性方法也可提供參考。根據第一財經,對於一般理財“飛單”的鑒別,除了查產品編號,還有三個建議。

首先是看產品管理人。任何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自然就是銀行,如果投資者看到自己的合同書上寫的不是銀行,而是什麼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就要注意了。

此外,還可以看蓋的是什麼章。“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某理財專案公司、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蓋的什麼公章,凡蓋的是其他公章就需謹慎對待。

投資者還可以查託管帳戶。銀行體系內的信託類產品經過較嚴格的風險篩選,其風險較系外產品會可控一些,收益率也會低一點。投資者碰見信託類等高收益產品時,首先要多個心眼問問理財經理是哪個機構發行的;其次,一般銀行正規管道發售的信託類產品託管帳戶都是在本行,而“飛單”的託管帳戶可能是在他行。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買到“假理財”固然可以維權,但如果只是懷著“剛性兌付”的心態去買正常的銀行理財產品,而最後發現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甚至出現虧損,這可就投訴無門了。

畢竟理財產品對標的投資標的是具有波動性的,比如債券的收益率每日都會變化,若是遇上去年四季度的流動性突然收緊,投資債券的產品多數會出現虧損,之前只是銀行填補了窟窿,但銀監會最近也召開了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強調了銀行理財產品買者自負、打破“剛性兌付”。

如今,監管層都要求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銷售實行“雙錄”,即銷售人員會詢問投資者,是否知道這款理財產品,知道其中的風險,購買者需要按要求回答知道,並對這個過程錄音、錄影。如果“雙錄”中銀行人員並未提及“保本保收益”(雖然這種做法本身就不合規),那麼即使收益率不及預期,也只能買者自負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該行表示:“鑒於航太橋支行行長張穎涉嫌違法,民生銀行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銀行,將依法合規解決問題,本著不姑息、不推諉、不拖遝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權益。”

有相關投資者也對媒體透露,民生銀行提出了最終方案:最晚7月底以前解決投資者的初始投資款(需扣除以前曾投資同類產品的所得利息)。有投資者代表透露,據民生銀行瞭解,張穎涉嫌違法銷售的虛假理財產品金額應不超過30億元,而且公安機關及時介入後,扣押了張穎大量的房產和汽車,其中還包括一些外地的房產。

如何防範“假理財”?

其實,投資者只要多長一個心眼,並不難發現買到的理財產品存在貓膩。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查詢“登記編碼”。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2014年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監辦發〔2014〕39號)文中明確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須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佈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客戶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 cn)’查詢該產品資訊。未在理財系統進行報告和登記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律不得對客戶發售。”

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唯一性。對於向個人客戶銷售的理財產品來說,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後面有13位元數字,共14位元的編碼;對於私人銀行、機構和銀行同業專屬產品來說,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5位元編碼。

| 圖1 中國理財網首頁登記編碼查詢

| 圖2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登記編碼查詢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也發佈文章介紹稱,如果不清楚登記編碼,投資者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方法1:產品名稱模糊查詢,即可以在“產品名稱”對應的搜索框中輸入理財產品名稱中的某一欄位(如圖3),點擊查詢後即會顯示名稱中包含該欄位產品的資訊,但請注意欄位的連續性。

| 圖3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產品名稱模糊查詢

方法2:產品條件個性化篩選,即在中國理財網的“理財產品”欄目,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自身查詢需要選擇一般個人客戶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產品狀態、機構類別、收益類型、運作模式、風險等級、期限類型、募集起始日期和銷售區域等條件進行銀行理財產品的個性化篩選(如圖4)。

| 圖4 中國理財網“理財產品”欄目產品條件個性化篩選

此外,還有幾個輔助性方法也可提供參考。根據第一財經,對於一般理財“飛單”的鑒別,除了查產品編號,還有三個建議。

首先是看產品管理人。任何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自然就是銀行,如果投資者看到自己的合同書上寫的不是銀行,而是什麼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就要注意了。

此外,還可以看蓋的是什麼章。“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某理財專案公司、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蓋的什麼公章,凡蓋的是其他公章就需謹慎對待。

投資者還可以查託管帳戶。銀行體系內的信託類產品經過較嚴格的風險篩選,其風險較系外產品會可控一些,收益率也會低一點。投資者碰見信託類等高收益產品時,首先要多個心眼問問理財經理是哪個機構發行的;其次,一般銀行正規管道發售的信託類產品託管帳戶都是在本行,而“飛單”的託管帳戶可能是在他行。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買到“假理財”固然可以維權,但如果只是懷著“剛性兌付”的心態去買正常的銀行理財產品,而最後發現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甚至出現虧損,這可就投訴無門了。

畢竟理財產品對標的投資標的是具有波動性的,比如債券的收益率每日都會變化,若是遇上去年四季度的流動性突然收緊,投資債券的產品多數會出現虧損,之前只是銀行填補了窟窿,但銀監會最近也召開了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強調了銀行理財產品買者自負、打破“剛性兌付”。

如今,監管層都要求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銷售實行“雙錄”,即銷售人員會詢問投資者,是否知道這款理財產品,知道其中的風險,購買者需要按要求回答知道,並對這個過程錄音、錄影。如果“雙錄”中銀行人員並未提及“保本保收益”(雖然這種做法本身就不合規),那麼即使收益率不及預期,也只能買者自負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