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獨家:185家P2P平臺完成銀行直接存管(附名單)

據媒體報導, 4月26日, 國有四大行中的建設銀行正式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據悉,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互聯網資金存管產品“龍存管”已率先正式上線。 這意味著, 2月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下文簡稱《存管指引》)正式下發後, 國有大行在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上終於要入場與其他商業銀行展開競爭了。

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 截至4月27日, 已有320家正常運營平臺宣佈與銀行簽訂了資金存管協定, 已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系統上線的P2P平臺共185家。 據網貸天眼研究院統計, 截至2017年3月31日, 全國在運營P2P平臺1810家。 由此計算, 目前已簽協議的平臺占比17.6%, 完成直接存管系統上線的平臺數量僅占10.2%。 而按照銀監會的整改要求, 到今年8月份, 網貸平臺必須完成銀行資金存管。 對尚未簽署協議的82.4%的平臺來說, 時間已經不多了。

據網貸天眼統計, 目前佈局P2P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共有30餘家。

在與平臺成功對接資金存管的銀行中, 華興銀行對接存管53家平臺位居榜首;其次是江西銀行, 成功對接43家平臺;浙商銀行以對接21家平臺列居第三為; 廈門銀行徽商銀行各對接15家, 並列位居第四位;其餘銀行大多對接1-5家。

另外, 從對接銀行類型來看, 城市商業銀行對接網貸平臺共計146家, 占已成功上線資金存管平臺的78.9%;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共計39家, 占21.1%。 由此可見, 目前在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方面, 城商行依舊是主力。

從地域分佈來看, 在成功完成對接銀行直接存管的P2P平臺中, 北京有48家, 位居榜首;深圳緊隨其後, 有47家平臺;上海和廣州各有18家。 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共計有131家, 占已上線銀行直接存管平臺的70.8%。

這也可以看出, 一線城市的P2P平臺在順應監管要求, 主動合規方面始終比較積極。

從上線時間看, 自2017年以來, 已有64家平臺完成銀行資金存管。 2015年和2016年分別有12家和109家平臺上線資金存管系統。 可見, 隨著資金存管新規的出臺, P2P平臺在對接銀行資金存管方面已經明顯呈現出加速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