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婆和老媽只能選一個,美國人的答案一點也不糾結

按:本文摘自本人新書《這才是美軍》, 該書在斷貨3天的情況下仍高居京東新書熱賣榜第一。

美軍在阿富汗有不少基地, 其中一個叫諾蘭, 是美軍最不願意去的地方。 在這鬼地方當差, 簡直倒楣透頂——每天都要被塔利班圍攻幾次, 不得不至少呼喚4-5次直升機進行空中支援。 這景象, 不由讓人想起當年日本鬼子在中國的土地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中國《環球時報》記者在諾蘭基地採訪時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美軍晚上常常不睡覺, 白天則蒙頭大睡。 原來, 塔利班的圍攻常常選擇在晚上, 搞得美國大兵們神經很緊張,

一晚上被槍聲驚醒幾次是家常便飯, 根本沒法正常睡覺——這正是塔利班搞疲敵戰術的目的。 既如此, 美國大兵們乾脆“黑白顛倒”, 晚上折騰, 白天補覺。

大晚上的, 美國大兵們都幹些什麼呢?

美軍駐阿富汗女兵

除了打遊戲, 就是上網購物、視頻聊天之類。

網購的東西送到手裡, 大概需要1個月左右。 [1]你也許會說, 這什麼效率啊, 咱們網購的東西, 基本上2天內就可以拿到手。 你要是鄙視, 說明不瞭解情況。 要知道, 美軍網購的東西, 可是從萬里之遙的美國本土運到阿富汗, 只用一個月, 效率已經很高啦!

凡事講究一張一弛, 打仗的時候更是如此。 弓弦一直緊繃, 容易斷裂。 同樣的道理, 神經長期緊張, 則容易導致心理疾病, 有的控制不住發洩出來, 還會釀成慘案。 美軍軍營中, 連專職的心理醫生都開槍殺人, 就是這個道理。

美軍的軍事心理學十分發達, 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很注重提供條件讓大兵們張弛有度。 放鬆的方式很多, 比如打遊戲、打檯球、看電影、彈吉他等等。

不過, 我本人很羡慕的是, 美國大兵即使在前線, 也可以上網和親人朋友聊天。

在阿富汗諾蘭基地, 中國《環球時報》記者就見證了這樣一幕。 記者在網吧門外的桌子上用電腦寫日記, 恰好瞅見一名美軍狙擊手和老婆線上視頻聊天。 記者停下敲鍵盤, 忍不住向裡面偷看了好幾眼。 原來, 這個美國大兵的老婆很漂亮![2]

美軍駐阿富汗女兵

美國戰爭大片中, 有一個常見的鏡頭:士兵臨死前, 從口袋裡掏出女友或者老婆孩子的照片, 充滿眷戀。 在美國文化中, 老婆的地位要比老媽高。 華裔美軍士兵羅雪遇到這樣一件事:他有25萬美元的人身保險, 如果自己出事, 可以轉給親人。 羅雪畢竟是中國人, 第一個想到的受益人是老媽。 他就問負責人:我媽在中國, 她能領到錢嗎?負責人是個40多歲的白人女人, 聞言做出了驚訝的表情, 然後很凶地沖他喊道:“Why your mother? Of course your wife!” [3](為什麼要寫你老媽?當然該填你老婆的名字)

美國影星妮可·吉德曼主演過一部電影《冷山》, 身在前線的男主角為了她, 居然當了逃兵。 這樣的鏡頭,

絕不可能出現在中國電影中的, 一定會被廣電總局哢擦掉。 在我們的觀念裡, 上了戰場就應該心無旁騖地作戰, 切斷與親朋好友的一切聯繫, 如果心有掛念, 必然瞻前顧後。

為了見老婆就當逃兵, 這種行為當然不該鼓勵。 不過, 如果能換一種方式, 緩解前線士兵與家中愛人的相思之苦, 不僅是人性化的體現, 也能讓士兵感受到組織的關愛, 從而更加努力地作戰。

電影冷山海報

注釋:

[1] 邱永崢、郝洲:《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頁。

[2] 邱永崢、郝洲:《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頁。

[3] 羅雪:《我在美國航母當大兵》,北京:現代出版社,2013年,第30頁。

電影冷山海報

注釋:

[1] 邱永崢、郝洲:《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頁。

[2] 邱永崢、郝洲:《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頁。

[3] 羅雪:《我在美國航母當大兵》,北京:現代出版社,2013年,第30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