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師們的風流:不是好色,只為多情!

不“風流好色”,

怎麼畫得出好畫?

愛情沒有對錯,

為什麼風流指數高?

只怪儂本“多情”……

齊白石一生娶了多個女人;張大千與十個女子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婚戀情緣;畢卡索一生情人過百;天才達利擁有完美愛情和同性激情……畫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情?中外藝術家對女人的追求是否都源於藝術創作?

齊白石

從木匠到巨匠的華麗轉身!

一個非高富帥的木匠, 25歲做了業餘畫家, 32歲開始學刻印, 40歲時開始周遊全國, 53歲拋家舍業遷居北京, 操著一口湖南口音獨闖人生地不熟的京城。 在北京逆襲, 由木匠變成巨匠。 這個人就是齊白石。

這期間,

齊白石的“愛情事業”

可沒閑著!

齊白石12歲的時候, 父母就給他收了一個15歲的童養媳, 名叫陳春君。 齊白石從小就開始學習做木匠, 在19歲的時候出師, 同年就娶了當初的童養媳。 陳春君成為了齊白石的第一任夫人, 結婚後生了5個孩子,

陳春君每天任勞任怨, 喂豬養雞, 洗衣做飯。 後來齊白石想要轉行學畫畫, 陳春君也全力支持。

1919年的時候, 齊白石的家鄉盜賊倡狂, 於是準備遷居北京。 但是陳春君不願離開家鄉, 所以就帶著孩子留在了家鄉。 陳春君考慮到齊白石一個人在外無人照顧起居, 所以陳春君給齊白石物色了一個年僅18歲的妾室。

1940年, 陳春君病逝, 齊白石悲痛欲絕, 在老伴的靈堂上哭的死去活來。 並且寫了一副挽聯:“怪赤繩老人, 系人夫妻, 何必使人離別;問黑面閻王, 主我生死, 胡不管我團圓”。

陳春君死後一年, 齊白石的朋友們紛紛勸說, 叫齊白石把妾室胡寶珠扶正。 寶珠又生了7個孩子。 第七個孩子良末是在齊白石78歲時所生, 齊白石自以為是最後一個孩子,

所以取名良末。 沒想到白石老人83歲時, 寶珠又懷孕了, 在生第8個時卻因高齡難產逝世。 但是沒有想到, 僅僅兩年, 42歲的胡寶珠也因病去世了, 這讓已經風燭殘年的老人倍受打擊。

幾年後, 齊白石覺得自己的生活需要人照顧, 所以齊白石物色了一位叫夏文珠的小姐, 但是齊白石的子女並不同意, 所以兩人就沒有結婚。 但是夏文珠並沒有離開齊白石, 而是以看護的名義守護在齊白石身邊。

91歲時, 夏文珠離去, 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繼任。

齊白石93歲時, 家人又給他介紹了一個44歲的女人, 齊白石搖著頭說:44, 太老了!

後來又找來一位22歲的姑娘, 老人很是喜歡, 還等著結婚辦喜事。 不過, 那年, 白石老人去世了。

張大千

“生命中的十個女人

剪不斷, 理還亂!”

張大千一生頗有傳奇色彩, 風流倜儻, 風趣灑脫, 這一生有十位重要情緣女人, 也透露出了張大千畫藝與女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這十個女人分別是:一個紅粉知己李秋君, 一個魂斷情人李懷玉,

兩個婚前戀人謝舜華和倪氏, 兩個跨國戀人池春紅和山田喜美子, 四房正式夫人曾慶蓉、黃凝素、楊宛君和徐雯波。

張大千出生於四川內江書香門第家庭。 18歲時與青梅竹馬的表姐謝舜華定親, 19歲隨二哥張善子赴日本學習染織兼習繪畫。 1920年謝舜華病逝, 張大千趕回弔唁, 但到上海時因兵亂交通阻塞未能到家, 後又返回日本繼續學畫。

學成歸來時, 張大千父母給他定了第二門親事, 女方倪氏, 但沒多久倪氏得了怪病, 生活不能自理, 於是取消了親事。 謝舜華去世, 倪氏又怪病癡呆, 張大千感人生變幻莫測, 由此萌生了削髮為僧的念頭。 至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 法名“大千”, 後來大千的名號一直沿用。

1919年張大千出家三個月後, 被張善子強行帶回老家, 與母親曾太夫人的侄女曾慶蓉完婚,時年22歲。曾慶蓉性格溫順和善,持家有道,是典型的傳統女性。但她與張大千並無太多共同語言,感情一般。曾夫人晚年曾稱自己是“感情上被遺棄的人”。而在結婚兩年,曾慶蓉都未生育,直到好些年後才有了唯一的女兒張心慶。

1922年春張大千又娶了二太太黃凝素。黃凝素也是內江人,面容姣好,身材苗條,精明幹練,且略懂畫事。黃夫人過門時才15歲,比張大千小8歲。她先後生了八個子女。但到了1946年張大千與黃凝素感情完全破裂進而離婚。

張大千的三太太楊宛君,

兩人恩愛相處十年,

相隔後半生,令人唏噓不已。

1934年秋,張大千在北平看中天橋京韻大鼓藝人楊婉君。她長得很像唐伯虎畫中的美人,也有一雙凝脂如玉的手讓張大千驚呼,成為張大千筆下仕女圖的模特。張大千有意納楊宛君為妾,父母十分清楚兒子的心跡,且兒子在外社交廣泛,前兩房兒媳難以擔當,同意納妾則是早晚之事。後在張大千朋友于非闇的撮合下娶楊宛君成為第三位夫人。當時張大千三十六歲,楊婉君十九歲。婚後不久,張大千將她改名楊宛君。

1941年,張大千先後兩次率人去敦煌臨摹壁畫,第一次陪伴身邊的是楊宛君,第二次則是二夫人黃凝素。兩個太太先後陪伴他在敦煌大漠中度過了兩年七個月,條件極為艱苦,且舉債5000兩黃金,直到20年後張大千才還清。敦煌之行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臨摹壁畫,而幕後也隱含著兩位太太的艱辛付出。

1949年,48歲的張大千與18歲的徐雯波結婚。徐雯波是張大千女兒張心瑞的同學,平時喜愛繪畫,聽說心瑞的父親是張大千便提出要心瑞帶她去看張大千作畫。張大千見到徐雯波時很樂意,徐雯波也被大千作品深深吸引,於是提出要拜他為師。張大千拒絕,但答應徐雯波可每天來看他作畫。後發展至徐雯波有身孕,張大千便提出結婚。

張大千夫婦留美時,徐雯波在張大千的後半生中,始終寸步不離。由內地到臺灣、香港、印度大吉嶺,再到巴西“八德園”、美國“環蓽庵”,最後定居臺灣外雙溪“摩耶精舍”,她克盡相夫持家的責任。張大千有如此成就,徐雯波功不可沒。

1位紅顏知己:李秋君上海著名女畫家李秋君。

這對相忘于江湖的終生知己,不是夫妻,卻超越了夫妻。

1921年,結婚不久的張大千返回上海,借寓寧波巨富李薇莊宅,與同庚的李家三小姐李秋君相識,雙方彼此欣賞,相互傾慕,李家也有意將女兒許配給張大千。但張大千認為自己當時已有太太,“李府名門望族,自無把千金閨女與人作妾的道理;而我也無停妻再娶道理”。而李秋君也“恨不逢時未嫁成”,因此終身不嫁。

張大千每到一個國家,就要收集一點那裡的泥土,然後裝在信封裡,寫上“三妹親展”。後來,通過在香港的李秋君的弟弟轉來的他給李秋君的信中這樣寫道:“三妹,聽說你最近纏綿病榻,我心如刀割。人生最大憾事為生不能同衾,而死不能同穴。你我雖合寫了墓誌銘,但究竟死後能否同穴,實在令我心憂。

1971年,李秋君去世時,張大千正在香港舉辦畫展。當聽到最愛的人先去的消息時,張大千頓時神思恍惚,長跪不起,幾日幾夜不能進食。從那以後,他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身邊弟子經常聽他說的一句話是:“三妹一個人啊……”八年後,張大千謝世。

1位魂斷情人:李懷玉

其實在1934年,張大千在娶楊宛君之前,遇到了北平藝人李懷玉不期而遇,兩人感情甚深,相處得親密無間,情投意合,畫了很多幅懷玉的畫像。張大千有意納懷玉為妾,但因其藝人出生,遭到張善子反對,兩人不得不分離。張大千李懷玉之戀雖然短促卻終生難忘,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張大千仍然惦記。《柳蔭仕女》中人物的臉型、髮髻、衣著無不透著懷玉的影子。還以懷玉為模特兒畫了《背插金衩圖》贈給何應欽。

2位異國戀:池春紅+山田喜美子

張大千與朝鮮姑娘池春紅曾經感情甚篤。

作品《天女散花》就是以她為原型創作的。

1927年,張大千來到朝鮮,寄居于漢城附近的“凝香別館”。主人金滄波給他介紹了名叫池春紅的少女照顧他的起居。池春紅秀外慧中,能歌善舞,粗通繪畫,並且善解人意,張大千為之心動。由於兩人言語不通,他們靠比手劃腳來表情達意。從此,兩人墜入愛河。

張大千有意納妾春紅,於是將他倆的照片寄給二夫人黃凝素投石問路。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如願。儘管如此,兩人仍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張大千每年都要去朝鮮與她相會。這種一年一度的“鵲橋會”,直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而被迫中斷。

1949年後,張大千移居巴西,但他常到日本購買繪畫用具或裝裱字畫。裱畫店黃鶴堂的主人為他介紹了日本女子山田來照顧其生活。山田年輕貌美,能講些漢語,也能寫中國字,對繪畫亦有相當造詣,頗得大千歡心。但隨著時間推移,張大千逐漸發現山田委身於他,動機並不單純。從此,他便斷然拒絕兒女情長而徹底醒悟超脫,結束了這段情緣。

由於這個關係,大千曾贈送山田小姐多幅書畫作品。僅近年在香港一次拍賣山田小姐珍藏大千作品就有7件。也是迄今為止發現大千先生採用特殊創作方式之唯一奇品。

劉海粟

“首創裸體寫生,

曾給某青畫 ‘裸體’ 油畫?”

1911年,劉海粟16歲時,在父母包辦下,讓他和林姓富商的女兒林佳成婚,但劉海粟不肯與之同房,在蜜月時就離家去了上海去找自己的表妹楊守玉。

到上海後,劉海粟喜歡上籍貫寧波的17歲少女張韻士,張韻士是其美術學校的畫模,隨後兩人結婚,這算是劉海粟的第二任妻子。1929年,劉海粟和張韻士赴法國,開始旅歐生涯。

1931年劉海粟和張韻士一起回國,這段時間,劉海粟和另外一個叫成家和(即成豐慧)女人產生了感情,成家和是上海美專的學生會主席,辦事果斷善於交際。劉海粟評價她"較之一般的女孩子,她是很美的,不僅她的容顏和體型,風度、神韻皆美"。

張韻士對此並不吃驚,主動提出分手。1933年,劉海粟和成家和結婚,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隨後,他攜妻開始了第二次歐洲之行,劉海粟40歲時,成家和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抗戰爆發後,劉海粟在南洋舉辦畫展,疏于對妻子的關懷和看顧,夫妻關係產生裂痕,1943年,成家和離家出走,後兩人離婚。

1944年,劉海粟和南洋時收的年輕貌美女弟子夏伊喬結婚,這是他的第四任妻子,劉海粟稱其為"恢復春天生機的人",是"人間難得一知己"。夏伊喬善良賢慧,得知劉海粟的第二任妻子張韻士生活不便,無人照料,就把她接到家裡住,張韻士晚年臥病不起,夏伊喬就喂她吃,幫她擦身洗腳,直到其去世。後劉海粟和夏伊喬相伴終老一生,劉海粟於1994年去世,享年98歲,夏伊喬2012年去世,享年96歲。

劉海粟首創男女同校,採用人體模特兒和旅行寫生,曾被責駡為“藝術叛徒”。相傳,劉海粟還曾給某青畫過裸體畫。據“劉海粟所帶的唯一一名碩士研究生”簡繁著《滄海》記載,劉海粟在1983年曾經回憶過。

劉海粟說:“1935年的夏天,我剛從歐洲回來。那個時候藍蘋同趙丹合演話劇《娜拉》,有一些影響。……他們在上海金城大戲院公演,一個很大的海報,上面寫著趙丹和藍蘋兩個人的名字。那個時候趙丹在上海已經很有名了,藍蘋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一天,趙丹請我到一品香吃飯,我就問起這個藍蘋。趙丹很聰明,他說校長如果有時間,吃完飯我陪你去見藍蘋。我也是一時高興,就答應了。他領我到他們的排練場,牆邊有一個穿旗袍的女孩子,踱來踱去,在那裡背臺詞。趙丹告訴我那就是藍蘋,就招呼她過來,告訴她,這是上海美專的校長劉海粟。藍蘋一聽我的名字,很恭敬地向我鞠躬,崇拜得很啊!”……

“我的侄兒劉獅當年同趙丹他們時常有來往,後來由他出面把藍蘋約來給我畫過兩張油畫。前面一張是清晨欲醒還睡的姿態,後來一張是像安格爾那種樣子的躺姿。藍蘋這個人單說外表並不出眾,但是她身上的……都非常好。還有一點,這個人倒是有一些藝術天分的,你同她說什麼,她都能理解。有一種女人面相一般,但是身軀非常優秀。藍蘋就是這種女人。”

徐悲鴻

為愛私奔,為愛“負債”,

兩度戀上學生,

情感糾葛的大半生!

徐悲鴻和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悲鴻一生中遭遇了三位女子(蔣碧薇、孫多慈、廖靜文),在他的生命中擦出了愛情火花。

初戀是美好的,是衝動的,是糾葛的,也是最難忘的!

17歲時,她父親蔣梅笙受聘來到復旦大學當教授,一家人搬到了上海。不久,家裡總是出現一個衣著樸素笑容儒雅的青年——徐悲鴻。他闖進她家,給她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她始終懵懂無知,深深地愛慕和欽佩他。她就是蔣碧微——徐悲鴻的第一任妻子,在那個時候她還是叫蔣棠珍。

不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便與徐悲鴻一起私奔日本。私奔前,徐悲鴻專門刻了一對水晶戒指,分別刻著“悲鴻”和“碧微”,還把鐫著“碧微”的戒指天天戴在手上。有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得意地回答,這是他未來太太的名字。

1917年5月的一天夜裡,趁著父母出門聽戲不在家,她留下書信,立刻按照事先的安排來到了碼頭,和他一起搭乘了前往東京的客船。從此,活在世上的,不是“蔣棠珍”,而是“蔣碧微”。

追隨他流浪了近十年,她無怨無悔!

來到日本,除了身上的兩千塊錢,他們一無所有,語言不通,舉目無親,只能寄宿在日本的小房子裡。她不講究吃喝穿戴,忍受著人生地不熟和離家出走後對父母心存愧疚的雙層精神壓力,內心很是苦悶。為了不再給父母丟臉,一有中國人來家裡做客,她就一個人躲在廁所裡,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此時的徐悲鴻,沒有給予她絲毫精神安慰。他如癡如醉地愛上了日本的仿製原畫,很快就把僅有的兩千塊花完了。不得已,同年11月,他們神色黯然地回到了上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父親蔣梅笙不顧流言蜚語,親自去查家登門道歉,退了親,重新接納了他們。他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過起衣食無憂的小日子。

1919年,在康有為的幫助下,徐悲鴻得到了去法國留學的官費名額。在法國的那段日子,一個人的官費兩個人用,生活很是清苦,最窮時,他們只能喝白開水填飽肚子,但他們的感情卻最為甜蜜。年輕貌美的她,從沒有嫌棄他,自始至終陪伴在他左右。

再美的愛情,也會在冷漠中逐漸消耗 !

從錦衣玉食的大小姐,到十年漂泊他國愁吃穿的窮太太,午夜夢回時,過去十年裡的苦難艱辛,仍讓她半夜驚醒。隨著徐悲鴻名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忙,一天到晚很少見到人。

兩個人的感情開始變得疏離。也許,和太有藝術才華的人在一起,就得承受說變就變的愛情。1930年,就在她在老家為先後去世的弟弟和姑媽料理後事時,徐悲鴻給她送了一封信:“碧微,你來南京吧,你再不來的話,我會愛上別人的。”

面對“小三”,她毫不留情地驅趕 !

原來,徐悲鴻所謂的愛上的人是他班上的旁聽生——孫韻君,後改名為孫多慈。當“接吻、繪畫、打戒指”的一連串事情傳到了蔣碧薇的耳中。她開始了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她當眾羞辱孫多慈,並向她發出離開徐悲鴻的最後通牒。她以激進的方式對徐悲鴻逼得越緊,徐悲鴻便向孫多慈靠近得越快。此後,徐悲鴻對孫多慈的追求開始公開化。

愛情都是自私的,蔣碧微作為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女人,絕不容許自己的丈夫對別的女人心存愛戀。隨後,在強烈的妒火和憤恨下,她開啟了強悍的婚姻保衛戰,在一連串乾淨俐落的手段之下,徐悲鴻所謂的可能會愛上的人——孫韻君被她父母勸說離開了。可誰也沒想到,1934年8月回到國內的她和徐悲鴻,居然分居了。

你對我無情無義,我也不會再愛你 !

回到國內,徐悲鴻的名聲更大了,可對她卻更加冷漠,並一直對孫韻君戀戀不忘,為了贏得孫韻君父母的歡心,徐悲鴻在報紙上公開聲明:鄙人與蔣碧微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係,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概由其個人負責。

看到報紙聲明的那一刻,蔣碧微震驚得久久緩不過神來:從十八歲起和他一起浪跡天涯,為他生兒育女,她一直無怨無悔,沒想到在他眼裡,她和他的20年的夫妻情分竟然是同居關係!

你可以離開,但你必須給我道歉!

後來,徐悲鴻得知孫韻君嫁人後,在國外輾轉幾年,向已避難到成都的她求和。蔣碧微還是決然地拒絕了他。不在乎自己的男人,她絕對不要,她要為自己而活。

1945年,徐悲鴻再次登報,與蔣碧微劃清界限,最後兩人經調解,與1945年12月31日簽字離婚,徐悲鴻支付一百萬、由她親自挑選他的一百幅畫和四十幅古畫。不久,他就和廖靜文結婚了。就此,糾纏二十多年的兩人,再無瓜葛。

與孫多慈:師生之間未盡的情緣

1934年秋,孫多慈從天目山寫生回來,畫了一幅油畫自畫像。

孫多慈高中畢業,報考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落榜,做了徐悲鴻教授的旁聽生。第一次見面,徐悲鴻面對這位17歲少女白皙的面容和憂鬱的眼神心中一動。孫多慈見到徐悲鴻的感覺更是特別,她不僅沒有感到緊張,甚至感到似曾相識和分外親切。

徐悲鴻很快就發現孫多慈內秀外美,不僅繪畫的感悟極好,而且性格溫柔體貼。沒多長時間,孫多慈就成為徐悲鴻畫室的常客。更麻煩的是,徐悲鴻越來越想讓孫多慈待在自己身邊。 陪她爬山,帶她賞月,給她起了新名字——多慈,還做了兩枚鑲有紅豆的黃金戒指,分別題字“大慈”“大悲”。

後經蔣碧微的一連串“婚姻保衛戰”,加上孫多慈的父母的勸說,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與廖靜文:相濡以沫,一生守候!

1945年,徐悲鴻再次登報,與蔣碧微劃清界限,他在《貴陽日報》上發表聲明:悲鴻與蔣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係,已曆八年,中經親友調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後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干涉。茲恐社會未盡深知,特此聲明。

這份聲明發表的背後,是徐悲鴻為了追求他的一個女學生,那個女生小他28歲,是由他親自改名的廖靜文。

廖靜文和徐悲鴻年齡相差28歲,曾經苦戀三年,他們雖然在一起生活了僅僅7年多的時間,但這是徐悲鴻一生中最溫暖、最安穩、最幸福的時光。

徐悲鴻去世後,廖靜文帶著一對兒女,痛苦而堅強地生活。不久,她把徐悲鴻的所有遺作收集整理,將1000餘幅字畫和1000餘件收藏作品全部捐給了國家,並且再次回到大學讀書。

畢卡索

“每劈一次腿,

就變一次畫風!

被女人狠甩是 ‘活該’ ?”

“在我的心中,誰也不會佔據真正重要的地位,對我來說,女人就像飄浮在陽光裡的塵粒,只需揮動一下掃帚,它們就得飛出門外。”畢卡索曾經這樣說。在92年的生命歷程中,畢卡索創作了大量帶有自傳性質的自畫像,同時把自己的妻子、情人、孩子和朋友們 等拉入作品中。他有著異常複雜的感情經歷,先後有7位妻子或情人。

畢卡索早期的作品中其實就顯露出了他作為一個情聖的苗頭。1904年,年僅23歲的畢卡索正式在巴黎蒙馬特區的“洗衣舫”定居。他的作品《兩姐妹》 就以在巴黎見到的貧困婦女為刻畫對象。把妓女和修女畫成兩姐妹,表現出他對女人截然不同的看法,要麼是聖母瑪利亞,要麼是妓女。他收藏著兩幅小的裸體畫, 一幅畫上甚至寫著這麼一句:“當你有心想玩女人的時候就玩吧”。

洗衣舫收穫第一份愛情

也正是在“洗衣舫”,畢卡索收穫了第一份愛情。1904年的一個下午,暴雨突如其來,畢卡索懷裡抱著從雨中救下的小貓向畫室走去,一個美麗的女人沖進洗衣舫。這個叫做費南德的女人成為畢卡索的初戀,聰明、富於創造性的費南德對於畢卡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他開始大片地使用粉紅色,在與費南德同居的8年期間,畢卡索完成了代表作《亞威儂的少女》。

在與費爾南德交往的同時,畢卡索已在暗中與艾娃交往。1912年,畢卡索開始在畫中寫上“我的小美人兒”字樣,表達他對艾娃的愛。與費南德相比,艾娃嬌小纖弱,柔情似水。她全心地愛著畢卡索,對他絕對服從。這讓深藏在畢卡索內心深處的恐懼得到控制,變得溫和了很多。畢卡索總是像帶著洋娃娃一樣將艾娃帶在身邊,並於1913年帶著她去西班牙見父母。

不久之後,艾娃病倒,不久後便去世。畢卡索正是與情人艾娃在一起時,用拼貼的手法創作,逐漸發展出“綜合式立體主義”等多元風格,但有關她的作品並不多。

頻繁劈腿,感情生活風雨飄搖

艾娃之後,畢卡索的感情生活在頻繁的“劈腿”中度過,你或許可以認為畢卡索從來就沒有專情過。

1916年,他開始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場景、服裝與道具。隨後,認識了出身高貴的俄羅斯美女歐嘉。少年時代的畢卡索曾與一個女孩在科倫初戀時,因為出身而被拒絕,他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畢卡索迅速與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歐嘉結婚,而他也通過婚姻終於躋身貴族階層。畢卡索與保守而高傲的歐嘉沒好上幾年。1927年,畢卡索在地鐵站遇上了金髮女郎瑪麗·德蕾莎,並迅速被她那希臘式的鼻子、灰藍色的眼睛和高高挺起的胸脯迷住了。

在這期間,畢卡索用華麗的色彩,夢幻的調子畫瑪麗,而把“舊愛”歐嘉畫得醜陋兇惡,就像是在詛咒一個魔鬼。“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上的一幅創作於1931年的《手持尖刀的女子》,主角是歐嘉。畢卡索用誇張、扭曲的線條和大片流淌的鮮血,渲染他與歐嘉的婚姻帶來的痛楚。

此時的畢卡索正處於“藍色時期”,畫作都難以售出。

這個容易移情別戀的男人,不僅以他的藝術才情吸引著一個個自投羅網的女人,他也會在自己的畫中為她們留上一筆。在《午夜巴黎》中,伍迪·艾倫就借斯坦因之口對這位浪蕩的藝術家大加貶斥。

激情與荷爾蒙與生俱來:簡直如神話

畢卡索的感情生活何其不是一個“神話”,當他糾纏于三個女人中間時,他又迅速愛上了“第四者”,一個叫做方斯華的21歲女孩。就像以往每段愛情開始時一樣, 畢卡索與方斯華相戀後,為她畫了大量肖像,並以《花朵女人》最為出名。1947年和1949年,畢卡索與方斯華的兒子克勞德與女兒帕洛瑪相繼降生。此次展覽中,《玩卡車的小孩》、《作畫的克勞德、方斯華和帕洛瑪》等塑造的就是方斯華和她的一雙兒女。

與畢卡索的前幾位情人相比,方斯華極為聰明,還曾讀過法律。方斯華全身心投入與畢卡索的生活時,卻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畢卡索“從未瞭解過她”,畢卡索的愛只是佔有,方斯華選擇了離開,隨後的 1964年,方斯華出版了《與畢卡索一起生活》一書,披露了畢卡索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讓畢卡索極為惱火,他再三上訴,要求查禁,還糾集了40多名文藝界 知名人士簽署了一份宣言。畢卡索最終敗訴。

遭受打擊身心疲憊80歲回歸家庭

即便與方斯華的失敗戀情對畢卡索打擊巨大,當時已經73歲的他感到身心疲憊,但他無法忍受孤身一人的日子,在80歲生日之前,他與28歲的賈桂琳結婚,這是畢卡索的第二次婚姻,也是畢卡索感情生活的終結。

晚年的畢卡索充斥著絕望和憤恨,此時,他已經不再需要風格,他的憤怒成為當時社會的風格的主要元素。1965年11月,畢卡索接受了膽囊和前列腺手術。在這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停止了荷爾蒙分泌的畢卡索沒有畫過油畫。

< p="">畢卡索的多位妻子、情人都無法“善終”,瑪麗·德蕾莎和賈桂琳選擇了自殺,歐嘉瀕臨崩潰,朵拉·瑪爾曾一度精神錯亂。方斯華打破了這個“魔咒”,將近90歲的她不久前在紐約接受媒體採訪,“畢卡索永遠在對他的女人們撒謊,為的是讓她們順從地圍繞在自己身邊。”

當下畫家需要什麼樣的愛情,什麼樣的女人?達利給了我們答案: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這樣定義自己:“我跟瘋子的區別在於我沒有瘋。”在20世紀,達利絕對是一個神采奕奕的名字,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是無理性的,瘋狂的,時髦的藝術,當然這個名字還代表奇怪的鬍鬚,瞠目結舌的造型,誇張無比的動作和渲染張揚的口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狂熱的達利,一輩子卻保持了只愛一個女人的神話,也許,對於他來說,創造出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可能,才是他一輩子最得意的成就。

1929年,25歲的達利遇到了自己為之一輩子瘋狂的女人加拉。當時的達利,在家鄉的海灘上為自己不斷冒出來的瘋狂念頭大笑,這時候,一輛計程車停了下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詩人保羅·艾呂雅攜妻子加拉走向了達利。這一次的見面,命運之神將加拉帶到了達利身邊。當晚,達利與加拉進行了一次嚴肅的對話,談話的結果是,加拉決定留下來,保羅獨自黯然地離去。加拉的愛治好了他的歇斯底里,成為達利的創作源泉。

聰明的加拉不僅豐富了達利的藝術, 還把讓達利搞得一團槽的生活變得井井有條起來,教他如何穿衣服,如何在樓梯上行走時不致每走一步都摔倒,如何識別敵人,如何在吃飯時不往地上扔骨頭。加拉知道他軟弱無力,把他像牡蠣肉藏進硬殼之中,精心保護。

1982年,加拉離開人世,達利的創作也失去了靈感,健康也是每況愈下,如同喪失了羽翼的達利將自己關在一座城堡裡,再也沒有創作出一幅滿意的作品,七年後,他死於心臟病和呼吸併發症。

也許,

藝術家在塑造形象時,

會把他對於各種生活現象的

認識情感凝聚在形象身上。

正如貝多芬的名言:

只有發自內心才能進入內心。

“多情”的畫家們,

或充實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或找到知己般彼此惺惺相惜;

或宣洩著自己孤獨和憂鬱,

用女人的形象在畫布上

訴說自己的愛與激情……

與母親曾太夫人的侄女曾慶蓉完婚,時年22歲。曾慶蓉性格溫順和善,持家有道,是典型的傳統女性。但她與張大千並無太多共同語言,感情一般。曾夫人晚年曾稱自己是“感情上被遺棄的人”。而在結婚兩年,曾慶蓉都未生育,直到好些年後才有了唯一的女兒張心慶。

1922年春張大千又娶了二太太黃凝素。黃凝素也是內江人,面容姣好,身材苗條,精明幹練,且略懂畫事。黃夫人過門時才15歲,比張大千小8歲。她先後生了八個子女。但到了1946年張大千與黃凝素感情完全破裂進而離婚。

張大千的三太太楊宛君,

兩人恩愛相處十年,

相隔後半生,令人唏噓不已。

1934年秋,張大千在北平看中天橋京韻大鼓藝人楊婉君。她長得很像唐伯虎畫中的美人,也有一雙凝脂如玉的手讓張大千驚呼,成為張大千筆下仕女圖的模特。張大千有意納楊宛君為妾,父母十分清楚兒子的心跡,且兒子在外社交廣泛,前兩房兒媳難以擔當,同意納妾則是早晚之事。後在張大千朋友于非闇的撮合下娶楊宛君成為第三位夫人。當時張大千三十六歲,楊婉君十九歲。婚後不久,張大千將她改名楊宛君。

1941年,張大千先後兩次率人去敦煌臨摹壁畫,第一次陪伴身邊的是楊宛君,第二次則是二夫人黃凝素。兩個太太先後陪伴他在敦煌大漠中度過了兩年七個月,條件極為艱苦,且舉債5000兩黃金,直到20年後張大千才還清。敦煌之行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臨摹壁畫,而幕後也隱含著兩位太太的艱辛付出。

1949年,48歲的張大千與18歲的徐雯波結婚。徐雯波是張大千女兒張心瑞的同學,平時喜愛繪畫,聽說心瑞的父親是張大千便提出要心瑞帶她去看張大千作畫。張大千見到徐雯波時很樂意,徐雯波也被大千作品深深吸引,於是提出要拜他為師。張大千拒絕,但答應徐雯波可每天來看他作畫。後發展至徐雯波有身孕,張大千便提出結婚。

張大千夫婦留美時,徐雯波在張大千的後半生中,始終寸步不離。由內地到臺灣、香港、印度大吉嶺,再到巴西“八德園”、美國“環蓽庵”,最後定居臺灣外雙溪“摩耶精舍”,她克盡相夫持家的責任。張大千有如此成就,徐雯波功不可沒。

1位紅顏知己:李秋君上海著名女畫家李秋君。

這對相忘于江湖的終生知己,不是夫妻,卻超越了夫妻。

1921年,結婚不久的張大千返回上海,借寓寧波巨富李薇莊宅,與同庚的李家三小姐李秋君相識,雙方彼此欣賞,相互傾慕,李家也有意將女兒許配給張大千。但張大千認為自己當時已有太太,“李府名門望族,自無把千金閨女與人作妾的道理;而我也無停妻再娶道理”。而李秋君也“恨不逢時未嫁成”,因此終身不嫁。

張大千每到一個國家,就要收集一點那裡的泥土,然後裝在信封裡,寫上“三妹親展”。後來,通過在香港的李秋君的弟弟轉來的他給李秋君的信中這樣寫道:“三妹,聽說你最近纏綿病榻,我心如刀割。人生最大憾事為生不能同衾,而死不能同穴。你我雖合寫了墓誌銘,但究竟死後能否同穴,實在令我心憂。

1971年,李秋君去世時,張大千正在香港舉辦畫展。當聽到最愛的人先去的消息時,張大千頓時神思恍惚,長跪不起,幾日幾夜不能進食。從那以後,他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身邊弟子經常聽他說的一句話是:“三妹一個人啊……”八年後,張大千謝世。

1位魂斷情人:李懷玉

其實在1934年,張大千在娶楊宛君之前,遇到了北平藝人李懷玉不期而遇,兩人感情甚深,相處得親密無間,情投意合,畫了很多幅懷玉的畫像。張大千有意納懷玉為妾,但因其藝人出生,遭到張善子反對,兩人不得不分離。張大千李懷玉之戀雖然短促卻終生難忘,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張大千仍然惦記。《柳蔭仕女》中人物的臉型、髮髻、衣著無不透著懷玉的影子。還以懷玉為模特兒畫了《背插金衩圖》贈給何應欽。

2位異國戀:池春紅+山田喜美子

張大千與朝鮮姑娘池春紅曾經感情甚篤。

作品《天女散花》就是以她為原型創作的。

1927年,張大千來到朝鮮,寄居于漢城附近的“凝香別館”。主人金滄波給他介紹了名叫池春紅的少女照顧他的起居。池春紅秀外慧中,能歌善舞,粗通繪畫,並且善解人意,張大千為之心動。由於兩人言語不通,他們靠比手劃腳來表情達意。從此,兩人墜入愛河。

張大千有意納妾春紅,於是將他倆的照片寄給二夫人黃凝素投石問路。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如願。儘管如此,兩人仍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張大千每年都要去朝鮮與她相會。這種一年一度的“鵲橋會”,直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而被迫中斷。

1949年後,張大千移居巴西,但他常到日本購買繪畫用具或裝裱字畫。裱畫店黃鶴堂的主人為他介紹了日本女子山田來照顧其生活。山田年輕貌美,能講些漢語,也能寫中國字,對繪畫亦有相當造詣,頗得大千歡心。但隨著時間推移,張大千逐漸發現山田委身於他,動機並不單純。從此,他便斷然拒絕兒女情長而徹底醒悟超脫,結束了這段情緣。

由於這個關係,大千曾贈送山田小姐多幅書畫作品。僅近年在香港一次拍賣山田小姐珍藏大千作品就有7件。也是迄今為止發現大千先生採用特殊創作方式之唯一奇品。

劉海粟

“首創裸體寫生,

曾給某青畫 ‘裸體’ 油畫?”

1911年,劉海粟16歲時,在父母包辦下,讓他和林姓富商的女兒林佳成婚,但劉海粟不肯與之同房,在蜜月時就離家去了上海去找自己的表妹楊守玉。

到上海後,劉海粟喜歡上籍貫寧波的17歲少女張韻士,張韻士是其美術學校的畫模,隨後兩人結婚,這算是劉海粟的第二任妻子。1929年,劉海粟和張韻士赴法國,開始旅歐生涯。

1931年劉海粟和張韻士一起回國,這段時間,劉海粟和另外一個叫成家和(即成豐慧)女人產生了感情,成家和是上海美專的學生會主席,辦事果斷善於交際。劉海粟評價她"較之一般的女孩子,她是很美的,不僅她的容顏和體型,風度、神韻皆美"。

張韻士對此並不吃驚,主動提出分手。1933年,劉海粟和成家和結婚,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隨後,他攜妻開始了第二次歐洲之行,劉海粟40歲時,成家和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抗戰爆發後,劉海粟在南洋舉辦畫展,疏于對妻子的關懷和看顧,夫妻關係產生裂痕,1943年,成家和離家出走,後兩人離婚。

1944年,劉海粟和南洋時收的年輕貌美女弟子夏伊喬結婚,這是他的第四任妻子,劉海粟稱其為"恢復春天生機的人",是"人間難得一知己"。夏伊喬善良賢慧,得知劉海粟的第二任妻子張韻士生活不便,無人照料,就把她接到家裡住,張韻士晚年臥病不起,夏伊喬就喂她吃,幫她擦身洗腳,直到其去世。後劉海粟和夏伊喬相伴終老一生,劉海粟於1994年去世,享年98歲,夏伊喬2012年去世,享年96歲。

劉海粟首創男女同校,採用人體模特兒和旅行寫生,曾被責駡為“藝術叛徒”。相傳,劉海粟還曾給某青畫過裸體畫。據“劉海粟所帶的唯一一名碩士研究生”簡繁著《滄海》記載,劉海粟在1983年曾經回憶過。

劉海粟說:“1935年的夏天,我剛從歐洲回來。那個時候藍蘋同趙丹合演話劇《娜拉》,有一些影響。……他們在上海金城大戲院公演,一個很大的海報,上面寫著趙丹和藍蘋兩個人的名字。那個時候趙丹在上海已經很有名了,藍蘋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一天,趙丹請我到一品香吃飯,我就問起這個藍蘋。趙丹很聰明,他說校長如果有時間,吃完飯我陪你去見藍蘋。我也是一時高興,就答應了。他領我到他們的排練場,牆邊有一個穿旗袍的女孩子,踱來踱去,在那裡背臺詞。趙丹告訴我那就是藍蘋,就招呼她過來,告訴她,這是上海美專的校長劉海粟。藍蘋一聽我的名字,很恭敬地向我鞠躬,崇拜得很啊!”……

“我的侄兒劉獅當年同趙丹他們時常有來往,後來由他出面把藍蘋約來給我畫過兩張油畫。前面一張是清晨欲醒還睡的姿態,後來一張是像安格爾那種樣子的躺姿。藍蘋這個人單說外表並不出眾,但是她身上的……都非常好。還有一點,這個人倒是有一些藝術天分的,你同她說什麼,她都能理解。有一種女人面相一般,但是身軀非常優秀。藍蘋就是這種女人。”

徐悲鴻

為愛私奔,為愛“負債”,

兩度戀上學生,

情感糾葛的大半生!

徐悲鴻和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悲鴻一生中遭遇了三位女子(蔣碧薇、孫多慈、廖靜文),在他的生命中擦出了愛情火花。

初戀是美好的,是衝動的,是糾葛的,也是最難忘的!

17歲時,她父親蔣梅笙受聘來到復旦大學當教授,一家人搬到了上海。不久,家裡總是出現一個衣著樸素笑容儒雅的青年——徐悲鴻。他闖進她家,給她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她始終懵懂無知,深深地愛慕和欽佩他。她就是蔣碧微——徐悲鴻的第一任妻子,在那個時候她還是叫蔣棠珍。

不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便與徐悲鴻一起私奔日本。私奔前,徐悲鴻專門刻了一對水晶戒指,分別刻著“悲鴻”和“碧微”,還把鐫著“碧微”的戒指天天戴在手上。有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得意地回答,這是他未來太太的名字。

1917年5月的一天夜裡,趁著父母出門聽戲不在家,她留下書信,立刻按照事先的安排來到了碼頭,和他一起搭乘了前往東京的客船。從此,活在世上的,不是“蔣棠珍”,而是“蔣碧微”。

追隨他流浪了近十年,她無怨無悔!

來到日本,除了身上的兩千塊錢,他們一無所有,語言不通,舉目無親,只能寄宿在日本的小房子裡。她不講究吃喝穿戴,忍受著人生地不熟和離家出走後對父母心存愧疚的雙層精神壓力,內心很是苦悶。為了不再給父母丟臉,一有中國人來家裡做客,她就一個人躲在廁所裡,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此時的徐悲鴻,沒有給予她絲毫精神安慰。他如癡如醉地愛上了日本的仿製原畫,很快就把僅有的兩千塊花完了。不得已,同年11月,他們神色黯然地回到了上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父親蔣梅笙不顧流言蜚語,親自去查家登門道歉,退了親,重新接納了他們。他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過起衣食無憂的小日子。

1919年,在康有為的幫助下,徐悲鴻得到了去法國留學的官費名額。在法國的那段日子,一個人的官費兩個人用,生活很是清苦,最窮時,他們只能喝白開水填飽肚子,但他們的感情卻最為甜蜜。年輕貌美的她,從沒有嫌棄他,自始至終陪伴在他左右。

再美的愛情,也會在冷漠中逐漸消耗 !

從錦衣玉食的大小姐,到十年漂泊他國愁吃穿的窮太太,午夜夢回時,過去十年裡的苦難艱辛,仍讓她半夜驚醒。隨著徐悲鴻名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忙,一天到晚很少見到人。

兩個人的感情開始變得疏離。也許,和太有藝術才華的人在一起,就得承受說變就變的愛情。1930年,就在她在老家為先後去世的弟弟和姑媽料理後事時,徐悲鴻給她送了一封信:“碧微,你來南京吧,你再不來的話,我會愛上別人的。”

面對“小三”,她毫不留情地驅趕 !

原來,徐悲鴻所謂的愛上的人是他班上的旁聽生——孫韻君,後改名為孫多慈。當“接吻、繪畫、打戒指”的一連串事情傳到了蔣碧薇的耳中。她開始了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她當眾羞辱孫多慈,並向她發出離開徐悲鴻的最後通牒。她以激進的方式對徐悲鴻逼得越緊,徐悲鴻便向孫多慈靠近得越快。此後,徐悲鴻對孫多慈的追求開始公開化。

愛情都是自私的,蔣碧微作為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女人,絕不容許自己的丈夫對別的女人心存愛戀。隨後,在強烈的妒火和憤恨下,她開啟了強悍的婚姻保衛戰,在一連串乾淨俐落的手段之下,徐悲鴻所謂的可能會愛上的人——孫韻君被她父母勸說離開了。可誰也沒想到,1934年8月回到國內的她和徐悲鴻,居然分居了。

你對我無情無義,我也不會再愛你 !

回到國內,徐悲鴻的名聲更大了,可對她卻更加冷漠,並一直對孫韻君戀戀不忘,為了贏得孫韻君父母的歡心,徐悲鴻在報紙上公開聲明:鄙人與蔣碧微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係,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概由其個人負責。

看到報紙聲明的那一刻,蔣碧微震驚得久久緩不過神來:從十八歲起和他一起浪跡天涯,為他生兒育女,她一直無怨無悔,沒想到在他眼裡,她和他的20年的夫妻情分竟然是同居關係!

你可以離開,但你必須給我道歉!

後來,徐悲鴻得知孫韻君嫁人後,在國外輾轉幾年,向已避難到成都的她求和。蔣碧微還是決然地拒絕了他。不在乎自己的男人,她絕對不要,她要為自己而活。

1945年,徐悲鴻再次登報,與蔣碧微劃清界限,最後兩人經調解,與1945年12月31日簽字離婚,徐悲鴻支付一百萬、由她親自挑選他的一百幅畫和四十幅古畫。不久,他就和廖靜文結婚了。就此,糾纏二十多年的兩人,再無瓜葛。

與孫多慈:師生之間未盡的情緣

1934年秋,孫多慈從天目山寫生回來,畫了一幅油畫自畫像。

孫多慈高中畢業,報考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落榜,做了徐悲鴻教授的旁聽生。第一次見面,徐悲鴻面對這位17歲少女白皙的面容和憂鬱的眼神心中一動。孫多慈見到徐悲鴻的感覺更是特別,她不僅沒有感到緊張,甚至感到似曾相識和分外親切。

徐悲鴻很快就發現孫多慈內秀外美,不僅繪畫的感悟極好,而且性格溫柔體貼。沒多長時間,孫多慈就成為徐悲鴻畫室的常客。更麻煩的是,徐悲鴻越來越想讓孫多慈待在自己身邊。 陪她爬山,帶她賞月,給她起了新名字——多慈,還做了兩枚鑲有紅豆的黃金戒指,分別題字“大慈”“大悲”。

後經蔣碧微的一連串“婚姻保衛戰”,加上孫多慈的父母的勸說,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與廖靜文:相濡以沫,一生守候!

1945年,徐悲鴻再次登報,與蔣碧微劃清界限,他在《貴陽日報》上發表聲明:悲鴻與蔣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係,已曆八年,中經親友調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後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干涉。茲恐社會未盡深知,特此聲明。

這份聲明發表的背後,是徐悲鴻為了追求他的一個女學生,那個女生小他28歲,是由他親自改名的廖靜文。

廖靜文和徐悲鴻年齡相差28歲,曾經苦戀三年,他們雖然在一起生活了僅僅7年多的時間,但這是徐悲鴻一生中最溫暖、最安穩、最幸福的時光。

徐悲鴻去世後,廖靜文帶著一對兒女,痛苦而堅強地生活。不久,她把徐悲鴻的所有遺作收集整理,將1000餘幅字畫和1000餘件收藏作品全部捐給了國家,並且再次回到大學讀書。

畢卡索

“每劈一次腿,

就變一次畫風!

被女人狠甩是 ‘活該’ ?”

“在我的心中,誰也不會佔據真正重要的地位,對我來說,女人就像飄浮在陽光裡的塵粒,只需揮動一下掃帚,它們就得飛出門外。”畢卡索曾經這樣說。在92年的生命歷程中,畢卡索創作了大量帶有自傳性質的自畫像,同時把自己的妻子、情人、孩子和朋友們 等拉入作品中。他有著異常複雜的感情經歷,先後有7位妻子或情人。

畢卡索早期的作品中其實就顯露出了他作為一個情聖的苗頭。1904年,年僅23歲的畢卡索正式在巴黎蒙馬特區的“洗衣舫”定居。他的作品《兩姐妹》 就以在巴黎見到的貧困婦女為刻畫對象。把妓女和修女畫成兩姐妹,表現出他對女人截然不同的看法,要麼是聖母瑪利亞,要麼是妓女。他收藏著兩幅小的裸體畫, 一幅畫上甚至寫著這麼一句:“當你有心想玩女人的時候就玩吧”。

洗衣舫收穫第一份愛情

也正是在“洗衣舫”,畢卡索收穫了第一份愛情。1904年的一個下午,暴雨突如其來,畢卡索懷裡抱著從雨中救下的小貓向畫室走去,一個美麗的女人沖進洗衣舫。這個叫做費南德的女人成為畢卡索的初戀,聰明、富於創造性的費南德對於畢卡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他開始大片地使用粉紅色,在與費南德同居的8年期間,畢卡索完成了代表作《亞威儂的少女》。

在與費爾南德交往的同時,畢卡索已在暗中與艾娃交往。1912年,畢卡索開始在畫中寫上“我的小美人兒”字樣,表達他對艾娃的愛。與費南德相比,艾娃嬌小纖弱,柔情似水。她全心地愛著畢卡索,對他絕對服從。這讓深藏在畢卡索內心深處的恐懼得到控制,變得溫和了很多。畢卡索總是像帶著洋娃娃一樣將艾娃帶在身邊,並於1913年帶著她去西班牙見父母。

不久之後,艾娃病倒,不久後便去世。畢卡索正是與情人艾娃在一起時,用拼貼的手法創作,逐漸發展出“綜合式立體主義”等多元風格,但有關她的作品並不多。

頻繁劈腿,感情生活風雨飄搖

艾娃之後,畢卡索的感情生活在頻繁的“劈腿”中度過,你或許可以認為畢卡索從來就沒有專情過。

1916年,他開始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場景、服裝與道具。隨後,認識了出身高貴的俄羅斯美女歐嘉。少年時代的畢卡索曾與一個女孩在科倫初戀時,因為出身而被拒絕,他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畢卡索迅速與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歐嘉結婚,而他也通過婚姻終於躋身貴族階層。畢卡索與保守而高傲的歐嘉沒好上幾年。1927年,畢卡索在地鐵站遇上了金髮女郎瑪麗·德蕾莎,並迅速被她那希臘式的鼻子、灰藍色的眼睛和高高挺起的胸脯迷住了。

在這期間,畢卡索用華麗的色彩,夢幻的調子畫瑪麗,而把“舊愛”歐嘉畫得醜陋兇惡,就像是在詛咒一個魔鬼。“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上的一幅創作於1931年的《手持尖刀的女子》,主角是歐嘉。畢卡索用誇張、扭曲的線條和大片流淌的鮮血,渲染他與歐嘉的婚姻帶來的痛楚。

此時的畢卡索正處於“藍色時期”,畫作都難以售出。

這個容易移情別戀的男人,不僅以他的藝術才情吸引著一個個自投羅網的女人,他也會在自己的畫中為她們留上一筆。在《午夜巴黎》中,伍迪·艾倫就借斯坦因之口對這位浪蕩的藝術家大加貶斥。

激情與荷爾蒙與生俱來:簡直如神話

畢卡索的感情生活何其不是一個“神話”,當他糾纏于三個女人中間時,他又迅速愛上了“第四者”,一個叫做方斯華的21歲女孩。就像以往每段愛情開始時一樣, 畢卡索與方斯華相戀後,為她畫了大量肖像,並以《花朵女人》最為出名。1947年和1949年,畢卡索與方斯華的兒子克勞德與女兒帕洛瑪相繼降生。此次展覽中,《玩卡車的小孩》、《作畫的克勞德、方斯華和帕洛瑪》等塑造的就是方斯華和她的一雙兒女。

與畢卡索的前幾位情人相比,方斯華極為聰明,還曾讀過法律。方斯華全身心投入與畢卡索的生活時,卻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畢卡索“從未瞭解過她”,畢卡索的愛只是佔有,方斯華選擇了離開,隨後的 1964年,方斯華出版了《與畢卡索一起生活》一書,披露了畢卡索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讓畢卡索極為惱火,他再三上訴,要求查禁,還糾集了40多名文藝界 知名人士簽署了一份宣言。畢卡索最終敗訴。

遭受打擊身心疲憊80歲回歸家庭

即便與方斯華的失敗戀情對畢卡索打擊巨大,當時已經73歲的他感到身心疲憊,但他無法忍受孤身一人的日子,在80歲生日之前,他與28歲的賈桂琳結婚,這是畢卡索的第二次婚姻,也是畢卡索感情生活的終結。

晚年的畢卡索充斥著絕望和憤恨,此時,他已經不再需要風格,他的憤怒成為當時社會的風格的主要元素。1965年11月,畢卡索接受了膽囊和前列腺手術。在這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停止了荷爾蒙分泌的畢卡索沒有畫過油畫。

< p="">畢卡索的多位妻子、情人都無法“善終”,瑪麗·德蕾莎和賈桂琳選擇了自殺,歐嘉瀕臨崩潰,朵拉·瑪爾曾一度精神錯亂。方斯華打破了這個“魔咒”,將近90歲的她不久前在紐約接受媒體採訪,“畢卡索永遠在對他的女人們撒謊,為的是讓她們順從地圍繞在自己身邊。”

當下畫家需要什麼樣的愛情,什麼樣的女人?達利給了我們答案: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這樣定義自己:“我跟瘋子的區別在於我沒有瘋。”在20世紀,達利絕對是一個神采奕奕的名字,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是無理性的,瘋狂的,時髦的藝術,當然這個名字還代表奇怪的鬍鬚,瞠目結舌的造型,誇張無比的動作和渲染張揚的口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狂熱的達利,一輩子卻保持了只愛一個女人的神話,也許,對於他來說,創造出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可能,才是他一輩子最得意的成就。

1929年,25歲的達利遇到了自己為之一輩子瘋狂的女人加拉。當時的達利,在家鄉的海灘上為自己不斷冒出來的瘋狂念頭大笑,這時候,一輛計程車停了下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詩人保羅·艾呂雅攜妻子加拉走向了達利。這一次的見面,命運之神將加拉帶到了達利身邊。當晚,達利與加拉進行了一次嚴肅的對話,談話的結果是,加拉決定留下來,保羅獨自黯然地離去。加拉的愛治好了他的歇斯底里,成為達利的創作源泉。

聰明的加拉不僅豐富了達利的藝術, 還把讓達利搞得一團槽的生活變得井井有條起來,教他如何穿衣服,如何在樓梯上行走時不致每走一步都摔倒,如何識別敵人,如何在吃飯時不往地上扔骨頭。加拉知道他軟弱無力,把他像牡蠣肉藏進硬殼之中,精心保護。

1982年,加拉離開人世,達利的創作也失去了靈感,健康也是每況愈下,如同喪失了羽翼的達利將自己關在一座城堡裡,再也沒有創作出一幅滿意的作品,七年後,他死於心臟病和呼吸併發症。

也許,

藝術家在塑造形象時,

會把他對於各種生活現象的

認識情感凝聚在形象身上。

正如貝多芬的名言:

只有發自內心才能進入內心。

“多情”的畫家們,

或充實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或找到知己般彼此惺惺相惜;

或宣洩著自己孤獨和憂鬱,

用女人的形象在畫布上

訴說自己的愛與激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