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北京城市記憶:在老北京城還能聽到“磨剪子來”的聲音嗎?

您是否還記得老北京街市上“磨剪子來--戧菜刀”的吆喝聲, 從頭頂傳來, 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的鴿哨聲, 還有胡同四合院裡帶著“兒”化音的爽朗北京話?

這些聲音似乎越來越少了。 傳統的京腔京韻正在成為記憶。 我們不如行動起來, 聽聽今日老街聲音的林林總總, 看看還能做些什麼。

相較其他物質或非物質資源而言, 聲音更加難以追尋。 只有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裡, 才會出現特定的聲音。 我們選擇了北京舊城中具有人氣和生活的歷史文化街區作為研究物件, 依託資料支援, 對當下的聲音進行記錄、分析和思考。

如何研究聲音

聲景研究的方法有:聲測量、聲漫步、問卷調查、訪談、聲日記、語義細分法、人工神經網路等方法。 我們主要借鑒聲漫步和語義細分法, 做到主客觀評價相結合。 聲漫步是指在不同路徑中漫步過程中, 利用聲音採集儀器對聲音進行記錄, 側重客觀評價。 語義細分法是指分析評價者對一系列特定物件的評級, 側重主觀評價。

調研區域與方法

調研線路

我們4人一起行動, 1人標注圖表, 1人採集圖像, 1人評測聲音, 1人錄製聲音, 前後6次調研, 秋去冬來探訪了約35km歷史文化街區中的街道, 即圖中白色線路, 採用200m單元內勻質採集取平均值方式, 經過減少主觀因素、偶然因素處理, 得出平均分貝, 對特色聲景則單獨採集。

我們在3個街區做了問卷和訪談, 包括綜合認知(人的特徵、行為特徵、整體評價)、聲音評價(聲音印象、聲音特徵、聲音喜好)2大類6小類問題, 發放問卷62份, 有效問卷57份, 訪談11人次。

大柵欄、鮮魚口區域調研示意(線路標識、街道分類、照片採集、聲音採集)

在現代化城市的歷史街區中,

聲音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積極的聲音, 如有歷史文化價值、地域特色的聲音, 可被視為“聲音遺產”、“聲音景觀”, 應得到妥善的記錄與保護。 另一類則是消極的聲音, 如在經過商業改造的歷史街區中, 商業開發帶來了汽車噪音、電子喇叭喧囂以及人聲喧鬧, 應予以控制和引導。

調研線路歷史文化街區中聲音分類

歷史文化街區中聲源主要由人及設施的聲音和環境中的聲音構成, 以人或設施的聲音為主, 自然環境聲音並不顯著, 其中人的聲音和器物聲音是聲環境的主體。 由此可以看出, 歷史文化街區的聲景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

在居住型、商業型歷史文化街區中, 都有代表其特點的聲音類型。

比如, 嬉戲聲、居民娛樂聲、聊天聲、跑步聲為居住型歷史文化街區所特有, 電子音樂聲、商店喇叭和音響聲、旅遊注意廣播聲為商業型歷史文化街區所特有。 但每個區域的歷史文化街區都有富於特色的聲音要素, 如後海地區由於商業化的發展, 有很多電子音樂聲, 鮮魚口區域聚集眾多餐館, 有商家做飯聲和叫賣聲等。

三種不同類型的街道聲景

歷史文化街區中居住型、商業型、交通型街道

在把握聲音特徵的基礎上, 依據用地性質、街道寬度、街道等級資料初步界定歷史文化街區街道類型, 並結合最新的POI、大眾點評資料, 進一步校準, 將歷史文化街區街道分為居住型、商業型、交通型三種類型。 據此, 對聲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分析。

以平均分貝作為聲景品質的衡量指標, 三種類型街道平均分貝有明顯區別, 且有規律性:

居住型、商業型、交通型街道平均分貝規律

居住型街道中的聲源, 包括交談、行人經過、自行車、三輪車、汽車等;特色聲景包括北京話、鴿哨聲, 但出現頻次罕見。 平均分貝在25-40(dB)之間, 低於國標限值標準, 可見街道環境安靜, 其原因在於歷史文化街區街巷稠密、院落封閉、街道肌理圍合情況好, 對雜訊起到很好的遮罩作用。

商業型街道中聲源包括電子音、吆喝、酒吧音樂、汽車等, 特色聲景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吆喝, 位於大柵欄、鮮魚口等店鋪集中區域。 平均分貝在55-80(dB)之間, 部分區域如什刹海、大柵欄區域的街道, 晝間、夜間平均分貝都超過國標限值。 但結合問卷和訪談,我們發現,使用者大多是遊客,覺得熱鬧的聲音很應景,對喧鬧的商業氛圍滿意,不覺得吵。

交通型街道中聲源以汽車行駛、鳴笛、刹車等聲音為主,少有具有特色、值得記錄的聲景。平均分貝在50-75(dB)之間,基本不超過標準限值,但交通聲晝夜不停,對臨街干擾程度大。

歷史文化街區平均分貝情況

長按識別二維碼,平均分貝線上展示

聲音愛與憎:最喜歡安靜舒適的聲音,最不喜歡交通聲音

平均分貝是個直觀資料,但聲景評價沒有這麼簡單直觀,因為它還涉及聽者的感受與喜好。為此我們做了問卷和訪談,希望瞭解大家的聲音喜好,以便將聲景“按需調整”。有人表示,“我是喜歡熱鬧的人,但對於居住環境,還是喜歡安靜的氛圍”;也有人表示“最討厭的當然是交通的聲音,特別吵,我家臨主路,每天吵得厲害”。

總之,安靜的環境氛圍備受青睞,適當點綴音樂、鐘聲和自然音,則猶如錦上添花,受訪者普遍喜歡;在被討厭的聲音中,交通聲“一枝獨秀”(98%受訪者討厭交通聲音),但這種聲音卻難以去除——三種類型的街道都存在交通聲音。此外,居住型街道中的受訪者對安靜、舒適的界定標準高於商業型街道受訪者,可見居住區更需要安靜、舒適的聲環境。

訪談結果

聲音去與留:特色聲音幾近消失,交通、電子音等現代聲音佔據主導地位

我們還想知道,什麼聲音能留在大家的記憶裡。於是,我們設計了兩個關於聲音印象的問題——聲音印象並不玄妙,就是使用者對於某一區域聲音的主觀印象,可以體現聲音的識別性。一個是多選:“您對歷史文化街區的第一印象聲音是什麼?”結果是,12%選音樂,15%選酒吧,64%選交通,78%選人聲;一個是單選:“您對歷史文化街區聲音景觀是否期待?”結果是,22%選期待,21%選一般,57%選不期待。

這個結果印證了我們的顧慮,特色聲景果然漸漸失落了。街道中以交通聲音為主,普遍是沒有特色的現代聲音。曾經的行商坐販“吆喝聲”、鴿哨聲隨風淡化,且多數人經過街道以通行為目的,缺少創造聲景的時間,大家對聲景並不期待,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調研過程讓我們產生更多思考。多數受訪者對設問表示困惑,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聲音與普通環境沒有不同之處,無非是胡同、傳統建築有特色,聲音沒有特別突出的特色——不得不承認,他們反映的是實際情況。

受訪者中也包括幾位老北京人,他們對老北京有趣的聲音如數家珍,跟我們在寒冷的街道上暢聊很久,有吃的“冰糖葫蘆兒”、“豆汁兒”;有用的“磨剪子來—戧菜刀”;有交談“去哪兒您內”、“先顛兒啦”;有器物伴奏木梆子“邦邦”、鐵鈴“叮噹”、鐵片“喤啷啷”,擺個桌子布個景,就是現場版相聲,繪聲繪色樂趣盎然。但最終人們也不得不感慨,這些聲音都隨著城市化、北京人搬離,而漸漸遠去。聽得我們也很惆悵,默默去想,有沒有傳承的方法。

訪談結果

噪音來自哪裡

暫別失去美好聲景的傷感,關注當前聲景現狀。首要的,就是減少噪音污染,這需要“對症下藥”,“症”就是聲源。通過聲音強度與街道高寬比、業態、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等因素分析,發現聲音強度與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即噪音程度主要與人群活動、街道功能相關。為此,我們按街道類型,對產生噪音的聲源進行分析。

歷史街區中聲音強度與人流量和功能密度相關性分析

居住型街道雜訊聲源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汽車。特別要注意的是,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製造出的聲音分貝、強度、雜訊頻次遠高於汽車造成的影響。主流策略鼓勵綠色出行,限制小汽車,使用非機動車,但電動自行車、三輪車,雜訊大,出現頻率高,對安靜聲音環境造成較大干擾;“垃圾不落地”原則下,三輪垃圾車在街道內來回行駛、停駐,噪音較大;快遞車輛較多,在街區內穿梭,局部地段出現擁堵,產生噪音。目前尚無對非機動車的管理要求,需要合理約束。

居住型街道影響因素

商業型街道雜訊聲源主要是無備案電子音。電子音本身並沒有問題,在街道上聽到音樂也很愉悅,問題在於電子音同質化、無特色、缺少約束。稻香村糕點店、同仁堂藥店、民族風禮品店統統播放草原音樂,雍和宮西側整條街道都在播放佛教音樂,北池子、南池子臨街商鋪均為“老北京炸醬麵”的電子吆喝聲。在此起彼伏的同質化環境中,原本動人的音樂猶如批量生產、急於脫手的貨物,價值驟減以致成為噪音,需要有效管理。此外,商業型街道往往採用步行化的鋪裝,不如車行路平滑,在此運送物品、垃圾的手推車產生的噪音極大,需要合理引導。

商業型街道影響因素

交通型街道主要噪音源是機動車輛,按車輛類型可劃分為小汽車、公車、貨車,在正常行駛狀態下,公車、貨車聲音較大,特別是刹車制動的聲音;在擁堵狀態下,汽車鳴笛是主要噪音源;交叉路口是人流、車流彙聚的區域,干擾因素多,聲音強度大。

交通型街道影響因素

未來的建議

時至今日,文化是城市的內涵。聲音景觀猶如城市文化的探測器,聲音景觀的變化,印證著生活與文化環境的變遷。隨著小汽車的普及,城市街道中充斥著汽車的聲音;生活習慣、交流方式改變,面對面交流不再必要;原住民流失,北京話在胡同裡越來越難聽到,這些問題需要重視。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是為保護城市文化傳承特色,保護、管理聲音景觀目的亦如此。落實到三類街道,具體策略如下:

1)居住型街道應注重聲景舒適、安寧

管理引導非機動車的使用:控制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的數量,增加針對快遞三輪車、垃圾收集車的管理措施,如減少頻次,設置固定的路徑或時間段等方法。此外,路面宜採用吸聲能力更強的鋪裝材料,減少回音干擾。

增加安全的交往空間: 健康、舒適是居住空間的追求,居住型街道聲音環境追求安靜,但不是絕對安靜,只要聲源控制在合適範圍內,宜將部分街道空間轉變為街道場所,讓居住者在安全的區域中交談,提供產生聲景的可能,不再是站在街道上,既不安全,又造成通行不暢。

適度採用交通管制:局部道路結合交通情況,宜採用不同交通管制方式,如步行路、單行路、限制通行時間段。但不是簡單限制小汽車通行,可以通過交通安寧化措施,建設“可滲透”街區,延續街道空間尺度,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2)商業型街道應注重聲景品質、特色

引導管理“電子音”:商業步行街往往是電子音的“重災區”,應對無備案電子音進行分類、分級的整治引導,在店鋪稠密的區域適當減小音量,特色老字型大小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宣傳音等。此外,聲環境亦應納入城市設計,進行引導優化,提高聲景品質。

提示品質:業態趨同連鎖化、餐飲購物單一化的發展趨勢,讓歷史文化街區難以留住或形成文化氛圍,需要對業態類型進行引導提升。

傳承特色:商業型歷史文化街區是展示北京文化的視窗,是遊客經常光臨的區域,需要對“特色聲音”、“第一印象聲音”等方面進行培育選擇。

3)交通型街道應注重降低噪音、減少直接干擾

不同類型的街道氛圍本不一樣。居住型街道注重舒適,商業型街道注重特色,交通型街道承擔起前兩類街道不具備的通行能力,自然具有更多雜訊聲源。承載交通量是交通型街道的本質,但不能為了滿足交通需求,破壞街道的合理空間尺度,此外可以通過綠化、隔音裝置等措施降低噪音干擾程度和干擾範圍。

但結合問卷和訪談,我們發現,使用者大多是遊客,覺得熱鬧的聲音很應景,對喧鬧的商業氛圍滿意,不覺得吵。

交通型街道中聲源以汽車行駛、鳴笛、刹車等聲音為主,少有具有特色、值得記錄的聲景。平均分貝在50-75(dB)之間,基本不超過標準限值,但交通聲晝夜不停,對臨街干擾程度大。

歷史文化街區平均分貝情況

長按識別二維碼,平均分貝線上展示

聲音愛與憎:最喜歡安靜舒適的聲音,最不喜歡交通聲音

平均分貝是個直觀資料,但聲景評價沒有這麼簡單直觀,因為它還涉及聽者的感受與喜好。為此我們做了問卷和訪談,希望瞭解大家的聲音喜好,以便將聲景“按需調整”。有人表示,“我是喜歡熱鬧的人,但對於居住環境,還是喜歡安靜的氛圍”;也有人表示“最討厭的當然是交通的聲音,特別吵,我家臨主路,每天吵得厲害”。

總之,安靜的環境氛圍備受青睞,適當點綴音樂、鐘聲和自然音,則猶如錦上添花,受訪者普遍喜歡;在被討厭的聲音中,交通聲“一枝獨秀”(98%受訪者討厭交通聲音),但這種聲音卻難以去除——三種類型的街道都存在交通聲音。此外,居住型街道中的受訪者對安靜、舒適的界定標準高於商業型街道受訪者,可見居住區更需要安靜、舒適的聲環境。

訪談結果

聲音去與留:特色聲音幾近消失,交通、電子音等現代聲音佔據主導地位

我們還想知道,什麼聲音能留在大家的記憶裡。於是,我們設計了兩個關於聲音印象的問題——聲音印象並不玄妙,就是使用者對於某一區域聲音的主觀印象,可以體現聲音的識別性。一個是多選:“您對歷史文化街區的第一印象聲音是什麼?”結果是,12%選音樂,15%選酒吧,64%選交通,78%選人聲;一個是單選:“您對歷史文化街區聲音景觀是否期待?”結果是,22%選期待,21%選一般,57%選不期待。

這個結果印證了我們的顧慮,特色聲景果然漸漸失落了。街道中以交通聲音為主,普遍是沒有特色的現代聲音。曾經的行商坐販“吆喝聲”、鴿哨聲隨風淡化,且多數人經過街道以通行為目的,缺少創造聲景的時間,大家對聲景並不期待,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調研過程讓我們產生更多思考。多數受訪者對設問表示困惑,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聲音與普通環境沒有不同之處,無非是胡同、傳統建築有特色,聲音沒有特別突出的特色——不得不承認,他們反映的是實際情況。

受訪者中也包括幾位老北京人,他們對老北京有趣的聲音如數家珍,跟我們在寒冷的街道上暢聊很久,有吃的“冰糖葫蘆兒”、“豆汁兒”;有用的“磨剪子來—戧菜刀”;有交談“去哪兒您內”、“先顛兒啦”;有器物伴奏木梆子“邦邦”、鐵鈴“叮噹”、鐵片“喤啷啷”,擺個桌子布個景,就是現場版相聲,繪聲繪色樂趣盎然。但最終人們也不得不感慨,這些聲音都隨著城市化、北京人搬離,而漸漸遠去。聽得我們也很惆悵,默默去想,有沒有傳承的方法。

訪談結果

噪音來自哪裡

暫別失去美好聲景的傷感,關注當前聲景現狀。首要的,就是減少噪音污染,這需要“對症下藥”,“症”就是聲源。通過聲音強度與街道高寬比、業態、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等因素分析,發現聲音強度與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即噪音程度主要與人群活動、街道功能相關。為此,我們按街道類型,對產生噪音的聲源進行分析。

歷史街區中聲音強度與人流量和功能密度相關性分析

居住型街道雜訊聲源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汽車。特別要注意的是,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製造出的聲音分貝、強度、雜訊頻次遠高於汽車造成的影響。主流策略鼓勵綠色出行,限制小汽車,使用非機動車,但電動自行車、三輪車,雜訊大,出現頻率高,對安靜聲音環境造成較大干擾;“垃圾不落地”原則下,三輪垃圾車在街道內來回行駛、停駐,噪音較大;快遞車輛較多,在街區內穿梭,局部地段出現擁堵,產生噪音。目前尚無對非機動車的管理要求,需要合理約束。

居住型街道影響因素

商業型街道雜訊聲源主要是無備案電子音。電子音本身並沒有問題,在街道上聽到音樂也很愉悅,問題在於電子音同質化、無特色、缺少約束。稻香村糕點店、同仁堂藥店、民族風禮品店統統播放草原音樂,雍和宮西側整條街道都在播放佛教音樂,北池子、南池子臨街商鋪均為“老北京炸醬麵”的電子吆喝聲。在此起彼伏的同質化環境中,原本動人的音樂猶如批量生產、急於脫手的貨物,價值驟減以致成為噪音,需要有效管理。此外,商業型街道往往採用步行化的鋪裝,不如車行路平滑,在此運送物品、垃圾的手推車產生的噪音極大,需要合理引導。

商業型街道影響因素

交通型街道主要噪音源是機動車輛,按車輛類型可劃分為小汽車、公車、貨車,在正常行駛狀態下,公車、貨車聲音較大,特別是刹車制動的聲音;在擁堵狀態下,汽車鳴笛是主要噪音源;交叉路口是人流、車流彙聚的區域,干擾因素多,聲音強度大。

交通型街道影響因素

未來的建議

時至今日,文化是城市的內涵。聲音景觀猶如城市文化的探測器,聲音景觀的變化,印證著生活與文化環境的變遷。隨著小汽車的普及,城市街道中充斥著汽車的聲音;生活習慣、交流方式改變,面對面交流不再必要;原住民流失,北京話在胡同裡越來越難聽到,這些問題需要重視。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是為保護城市文化傳承特色,保護、管理聲音景觀目的亦如此。落實到三類街道,具體策略如下:

1)居住型街道應注重聲景舒適、安寧

管理引導非機動車的使用:控制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的數量,增加針對快遞三輪車、垃圾收集車的管理措施,如減少頻次,設置固定的路徑或時間段等方法。此外,路面宜採用吸聲能力更強的鋪裝材料,減少回音干擾。

增加安全的交往空間: 健康、舒適是居住空間的追求,居住型街道聲音環境追求安靜,但不是絕對安靜,只要聲源控制在合適範圍內,宜將部分街道空間轉變為街道場所,讓居住者在安全的區域中交談,提供產生聲景的可能,不再是站在街道上,既不安全,又造成通行不暢。

適度採用交通管制:局部道路結合交通情況,宜採用不同交通管制方式,如步行路、單行路、限制通行時間段。但不是簡單限制小汽車通行,可以通過交通安寧化措施,建設“可滲透”街區,延續街道空間尺度,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2)商業型街道應注重聲景品質、特色

引導管理“電子音”:商業步行街往往是電子音的“重災區”,應對無備案電子音進行分類、分級的整治引導,在店鋪稠密的區域適當減小音量,特色老字型大小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宣傳音等。此外,聲環境亦應納入城市設計,進行引導優化,提高聲景品質。

提示品質:業態趨同連鎖化、餐飲購物單一化的發展趨勢,讓歷史文化街區難以留住或形成文化氛圍,需要對業態類型進行引導提升。

傳承特色:商業型歷史文化街區是展示北京文化的視窗,是遊客經常光臨的區域,需要對“特色聲音”、“第一印象聲音”等方面進行培育選擇。

3)交通型街道應注重降低噪音、減少直接干擾

不同類型的街道氛圍本不一樣。居住型街道注重舒適,商業型街道注重特色,交通型街道承擔起前兩類街道不具備的通行能力,自然具有更多雜訊聲源。承載交通量是交通型街道的本質,但不能為了滿足交通需求,破壞街道的合理空間尺度,此外可以通過綠化、隔音裝置等措施降低噪音干擾程度和干擾範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