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蕪湖外貿開局良好

本周, 蕪湖海關發佈了2017年第一季度外貿資料:進出口總值114.5億元人民幣, 同比(下同)增長31.5%, 高於全省增幅1.9個百分點, 排名全省第二。 其中, 出口74.7億元, 增長13.2%;進口39.8億元, 增長88.6%, 貿易順差為34.9億。

據分析, 依靠國家糧食、肉類、木材等進境指定口岸等政策利好, 我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等新的外貿增長點頻閃, 汽車、家電等傳統出口產品優勢不減, 促使今年一季度我市外貿延續回穩向好趨勢, 積極變化增多, 為全年外貿形勢向好打下堅實基礎。

3月份進出口雙增 新增長點貢獻突出

資料顯示, 3月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當月, 我市進出口44.6億元, 同比增長41.6%, 環比上月增長39%, 排名全省第二。 其中, 出口29.2億元, 同比增長30.2%;進口15.4億元, 同比增長69.5%。 海關方面分析說, 上述積極變化主要依賴於肉類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等我市近年來著力培育的新增長點。

前3個月, 我市對主要交易夥伴進出口實現普遍增長, 美國繼續居進出口主要交易夥伴首位, 進出口貿易額36.1億元, 增長39.6%。 資料還顯示, 我市一般貿易方式仍占主流, 民營企業成為進出口主力軍。

外部環境持續改善 內生動力正在積蓄

蕪湖海關相關人士對上述資料進一步解讀認為:內外需環境持續改善不斷拉動了我市外貿回暖。 今年以來, 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趨穩向好, 國際市場需求持續改善,

有力促進了我市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等產品的出口增長。 同時, 製造業進出口市場需求快速回升, 企業採購活動趨於活躍, 有力拉動了內需增長, 有效推動我市外貿規模擴張。

今年以來, 蕪湖繼續依託黃金水道資源, 全力推進皖江航運中心和安徽外貿主樞紐港建設。 3月底, 安徽皖江物流與北京長久物流、上海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定, 在蕪啟動汽車江海聯運樞紐港專案。 毫無疑問, 該項目的投入運營將為蕪湖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為蕪湖外貿持續健康發展積蓄內生動力。 儘管從全國來看, 外貿形勢依舊嚴峻複雜, 但就蕪湖而言, 前期培育的新增長點成效明顯,

外貿內生動力正在積蓄, 未來外貿發展存在許多有利條件, 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在此基礎上, 海關方面建議, 要進一步發揮綜合保稅區對外貿的積極提振作用。 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鼓勵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入區發展, 宣傳引導外貿企業用足用好特殊監管區域政策。 充分利用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加工貿易保稅監管模式,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型貿易業態發展, 引導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增強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監管場所對外向型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要加大“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力度, 推動製造業和配套服務業企業“走出去”。 提升傳統市場支撐作用, 挖掘新興市場活力和潛力,

進一步優化國際市場佈局, 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

記者 楊友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