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西一個千年古縣,歷史悠久,女媧補天傳說來源於此

沁水縣, 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 太行、太嶽、中條三大山系銜接處。 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嶽神山與高平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曲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

沁水縣

沁水縣歷史:

沁水歷史悠久, 下川遺址、八裡坪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舊時期晚期, 人類就在此居住。

沁水古稱端氏。 夏為帝都畿內, 屬冀州。

殷商為郤國, 屬畿內地。

春秋屬晉, 春秋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 徙晉君於端氏。 戰國屬韓。

武安村戰國古寨

西漢為河東郡端氏邑。 東漢置端氏侯國, 屬司隸校尉部。 三國複為端氏縣, 隸司州平陽郡。 東晉隸建興郡, 北魏屬建州, 端氏時廢又複置, 隸建州安平郡。 北齊仍屬建州

隋開皇三年屬澤州, 隋大業三年(607), 澤州改稱長平郡, 改永寧縣為沁水縣, 和端氏同隸長平郡。 隋末、唐宋, 端氏、沁水隸澤州(或稱高平郡)。

玉溪村唐代古塔(唐)

金代端氏、沁水屬南澤州、忠昌軍節度。

元至元三年(1266), 端氏縣併入沁水縣, 屬澤州司侯司, 隸中書省晉甯路。

明代屬澤州直隸州, 隸山西布政使司, 清代屬澤州府

1985年5月, 晉東南地區撤銷, 沁水縣直隸于晉城市至今

沁水縣一瞥

沁水縣總面積2676.6平方公里, 人口23萬人(2013年)。 沁水歷史悠久, 自古就有女媧補天, 舜耕曆山的傳說。

女媧補天

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

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 沁水人的先祖們就創造了燦爛的“下川文化”。 現存的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等, 映證了沁水歷史的遺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