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4句話,讀懂巴菲特的商業大智慧!

一:安全空間和能力圈法則

巴菲特聰明投資的三條腿:市場先生、安全空間和能力圈原理。

-市場先生理論。 市場越瘋狂, 價格和價值差距越大, 投資的機會就越大。

-穩定投資的奧秘濃縮成4個字:安全空間!不要一棵樹吊死 。 我們要強調在我們買入價格上要有安全空間, 如果一個普通股的價值僅僅略高於價格, 那麼我們不會對買入產生興趣。 我們堅信安全空間原則, 這是成功的基石。

-能力圈教導投資者只考慮投資他們用少許努力就能理解的公司。 堅持做自己知道的事, 堅持做對的事情。

巴菲特認為:1、大多數市場並不完全有效。 2、貝塔值不能測量風險, 近似的正確比精確的錯誤強。 3、消費者應該把大資金投入到兩三家企業中。 他熟悉這些企業, 而且企業的管理層也值得信賴。 當投資過於分散, 風險就上升了。

如果你一開始就確實取得了成功, 那麼就不必再做實驗。

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 重要的不是他們懂得多少, 而是現實地明確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只要投資者避免犯大錯誤, 那麼他或她只需要做對幾件事。 (陳軒點評:我屢次發現:最懂管理的其實是金融人, 可能是因為商業中金融最宏觀, 因為角度更高所以對管理形成降維洞穿, 因此思考更加深刻)。 無論天資或努力有多大, 一些事僅僅是需要時間, 你不可能讓9位婦女懷孕而在一個月裡生出孩子。 巋然不動是聰明之舉。

巴菲特偏愛不可能經歷重大變化的公司和行業。 你只需要以合情合理的價格, 收購有出色的經濟狀況和能幹的、誠實的管理人員的公司。 之後, 你只需要監控這些品質是否得到維護即可。

他聲稱:“如果我們擁有管理優秀的傑出公司的股票, 我們喜愛的持股期是永遠”。 出售一家不僅可以理解其業務而且業績持續優異的公司是愚蠢的, 那種商業上的利益通常難以替代。

巴菲特認為:成果不是總體規劃, 而是出自集中投資。 通過專注有顯著經濟特徵並由一流經營管理的公司來配置資產。 巴菲特建議, 選擇熟悉的行業, 投資可信任的管理層。 近似的正確比精確的錯誤要強10000倍。 每一位元投資者都會犯錯誤。 但是通過將自己限制在相對較少、易於理解的行業中, 一個聰明伶俐、見多識廣和認真刻苦的人就可以以相當的精度判斷投資風險。 一個視力平平的人為什麼要在乾草堆裡找繡花針呢?當愚蠢的錢認識到其局限性之後,

就變聰明了!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 平庸企業的敵人:我們同意社會將被技術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所改變, 但我們無法通過努力學習來解決。 我們對技術領域哪一位參與者擁有真正持續的競爭優勢毫無洞察力。 所以我們就不擁有技術股。 但缺乏技術洞察力並不令我們沮喪。 我們堅持做我們理解的事情。 如果我們迷路了, 那也是太不留神。 幸運的是, 我們將永遠有機會在已經立足的圈子裡發達。

市場是一個交換位置的中心, 錢從活躍的投資人流向有耐心的投資人。 巴菲特認為他沒有聰明到可以通過機敏地買賣不入流的公司的股份以獲得高額收益。 巴菲特也認為其他人也不能通過在花朵之間跳來跳去去獲得長久的投資成功。

將這些買賣頻繁的機構稱為投資者, 就像那些在一晚上翻雲覆雨然後去訂婚的人, 稱之為富有浪漫色彩一樣。 發現偉大的公司、發現傑出的經理是如此之難, 為什麼我們非得摒棄已經被證明了的產品?

選擇我們能夠有所瞭解的、有持續的和罕見經濟狀況的大公司。 這些公司由有能力的並且為股東著想的管理人員運作。 必須在合情合理的價格買入, 而且要獲得與估計一致的業績。

-巴菲特做投資的三板斧:即首先會評估每一家公司的長期經濟特徵(有良好長期前景), 其次要評估負責運作公司的人的品質(由誠實和正直的人經營的), 最後以合情合理的價格(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幾家最好的公司。 長期持有。

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甚至不要考慮擁有他10分鐘。這就是伯克希爾產生利潤的方法。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幾家企業符合這些標準,一旦看到有一家合格的,就應當買入相當數量的股票。

聰明的投資並不複雜,儘管說他容易也不現實。1、首先要正確評估選中的公司的能力。你不需要成為許多公司的專家,只需要能夠對能力範圍內的公司估價。邊界必不可少。2、你最好對B值、有效市場理論、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或新興市場等一無所知。只需要知道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3、以理性的價格買入一家有所瞭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權。

凱恩斯的投資者才智比得上他的思想上的才華,1934年8月15日(那年凱恩斯大叔52歲),他寫給自己的生意合夥人FC斯考特信上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確信,正確的投資方法是將大筆的錢投入到有所瞭解的企業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員中。認為一個人可以將資金分散在大量他一無所知或毫無信心的企業中就可以限制風險,完全是錯誤的。…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絕對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特定時間裡,很少有超過2家3家的企業,我認為值得完全信任。

巴菲特認為:我們的態度適合我們的個性以及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邱吉爾:你塑造你的房子,然後他們塑造你。我們知道我們希望被塑造的方式。為了這個原因,我們寧願與我們非常喜歡和敬重的人聯手獲得回報,也不願意與那些令人乏味或討厭人交易實現110%回報。巴菲特坦言:有時候成功的秘訣有個字:being there身逢其時 。

撒母耳詹森說過:一匹能數到10的馬是傑出的馬,但不是傑出的數學家。一家能在行業內有效分配資產的紡織品公司是傑出的紡織品公司,但不是傑出的公司。巴菲特認為:成功投資的關鍵在於一家好企業的市場價格比固有的企業價值大打折扣時買入其股份。投資商要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不是宏觀經濟和投資師

二、讓經理人像所有者那樣去思考

巴菲特認為,他和查理只幹兩件事:1、吸引並留住才華橫溢的經理。我給每一位經理人一個簡單的任務:(1、你擁有他100%的權益;2、他是世界上你和家人所擁有的,或者將要擁有的唯一財產;3、你至少在一個世紀內不能出售它或兼併他。)總之是要塑造一個長期的利益格局。想所有者一樣去思考公司的利益 。查理芒格90%的淨資產是伯克希爾的股票,巴菲特則是超過99%;

巴菲特對經理人有三條原則:熱愛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一樣思考,廉潔奉公並才華橫溢。巴菲特認為:經理是股東資本的管家。最好的經理在進行公司決策時能像所有者那樣思考。培養經理人的管家意識,是巴菲特的治理理念。選擇能幹、誠實和勤勉的領導人,擁有一流的團隊成員,遠比設計等級制度、明確向誰彙報、彙報什麼和什麼時候彙報重要的多。

我從不相信為追求家人和朋友所沒有和不需要的東西,而拿已有和需要的東西去冒險。我們相信開誠佈公對經營者自己也有益,在公眾場合誤導他人的CEO,最終會在私下誤導自己。

如果做的專業,老顧客會經常回來消費。但餐館不能老變化。結果將導致。客戶暈頭轉向和心懷不滿。菲爾費雪,認為股份公司在吸引股東時的策略,好像餐館在吸引潛在客戶時的策略一樣。一家餐館尋找的就是特定的老客人,中餐西餐速食等。並最終得到合適的信徒。

三、選擇並長期持有具有內生價值的企業

我們偏愛那些不大可能經歷重大變化的公司和行業。我們相信在10~20年記憶體在巨大的競爭實力的買賣,但它排除了我們所尋找的確定性。我們對太空搜索的態度非常相似,我們會努力鼓掌歡呼,但寧願跳過這種旅行。

see’s與我們1972年買進時有所不同,但人們為什麼要買盒裝巧克力,以及他為什麼從我們這裡而不是從別人那裡購買,這些原因相比see’s家族在20世紀20年代創建這家公司時,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而且,這個動機不大可能在下一個20年甚至50年中改變。

我們尋找相似的可預測性。與可口可樂一起出售的熱情和想像力。可口可樂的競爭優勢和絕佳的經濟實質,在公眾的偏好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多年來一直保持恒定。可口可樂和吉列的投資壽命極長。會繼續在遍佈世界的領域中佔據主導地位。並且在接下來10年終會再現這種業績。這就是所謂的“必然如此的公司”。這種公司極其稀少。領導能力本身提供不了這種必然性。

如果收購了糟糕的公司,忽略了盈利頗豐的根基,那麼投資者的苦難經歷將無休無止地開始了。幾年前可樂和吉列都出現過這種問題。可樂培育小蝦,吉列鑽探石油。大多數投資人會發現擁有普通股最佳途徑是投資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

雪茄煙蒂投資法:便宜貨終究不便宜。一是問題不斷讓你度日如年,二是任何你得到的初始優勢都會被低回報侵蝕。比如你用800萬買入一家能以1000萬出售或清算並且立即執行的公司,那麼你可以得到高額回報。但是如果這家公司在10年後才能以1000萬賣出,並且再此期間他每年只能掙到並派發相當於成本幾個百分點的紅利。那麼這項投資就會令人大失所望。總之: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不同尋常的公司,遠遠勝過以不同尋常的價格買入一般的公司。

優秀的騎士會在好馬,而不是衰弱的老馬上充分發揮。當以聰明才智聞名的管理人員對付以糟糕的經濟狀況聞名的公司時,紋絲不動的只有公司的名聲。我和查理沒有學會如何解決公司的頑疾,而是學會如何避開他們。我們全神貫注於發現我們可以跨步走過的1英尺跨欄,而不是因為我們獲得了越過7英尺跨欄的能力。只固守簡單明瞭的,通常要比那些要解決困難的,利潤要高得多。躲避巨龍而不是殺死他們,我們已經做得夠好。

當習慣的需要起作用時,理性會屢屢枯萎凋謝。在犯了一些錯誤之後,我學會了只與我喜歡、信任且敬佩的人一起開展業務。投資人如果儘量將自己與好的公司和優秀的經理人結合在一起,也能成就偉業。錯過一個人能力範疇之外的大好機會不是什麼罪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杠杆僅僅使事情運動得更快,我從來不匆匆忙忙,我們享受的過程遠多於收益。以中等的價格買入上等的企業,而不是以上等的價格買入中等的企業。

——《很毒很毒的病毒行銷》《不奮鬥,就等死》作者:陳軒

長期持有。

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甚至不要考慮擁有他10分鐘。這就是伯克希爾產生利潤的方法。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幾家企業符合這些標準,一旦看到有一家合格的,就應當買入相當數量的股票。

聰明的投資並不複雜,儘管說他容易也不現實。1、首先要正確評估選中的公司的能力。你不需要成為許多公司的專家,只需要能夠對能力範圍內的公司估價。邊界必不可少。2、你最好對B值、有效市場理論、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或新興市場等一無所知。只需要知道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3、以理性的價格買入一家有所瞭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權。

凱恩斯的投資者才智比得上他的思想上的才華,1934年8月15日(那年凱恩斯大叔52歲),他寫給自己的生意合夥人FC斯考特信上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確信,正確的投資方法是將大筆的錢投入到有所瞭解的企業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員中。認為一個人可以將資金分散在大量他一無所知或毫無信心的企業中就可以限制風險,完全是錯誤的。…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絕對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特定時間裡,很少有超過2家3家的企業,我認為值得完全信任。

巴菲特認為:我們的態度適合我們的個性以及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邱吉爾:你塑造你的房子,然後他們塑造你。我們知道我們希望被塑造的方式。為了這個原因,我們寧願與我們非常喜歡和敬重的人聯手獲得回報,也不願意與那些令人乏味或討厭人交易實現110%回報。巴菲特坦言:有時候成功的秘訣有個字:being there身逢其時 。

撒母耳詹森說過:一匹能數到10的馬是傑出的馬,但不是傑出的數學家。一家能在行業內有效分配資產的紡織品公司是傑出的紡織品公司,但不是傑出的公司。巴菲特認為:成功投資的關鍵在於一家好企業的市場價格比固有的企業價值大打折扣時買入其股份。投資商要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不是宏觀經濟和投資師

二、讓經理人像所有者那樣去思考

巴菲特認為,他和查理只幹兩件事:1、吸引並留住才華橫溢的經理。我給每一位經理人一個簡單的任務:(1、你擁有他100%的權益;2、他是世界上你和家人所擁有的,或者將要擁有的唯一財產;3、你至少在一個世紀內不能出售它或兼併他。)總之是要塑造一個長期的利益格局。想所有者一樣去思考公司的利益 。查理芒格90%的淨資產是伯克希爾的股票,巴菲特則是超過99%;

巴菲特對經理人有三條原則:熱愛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一樣思考,廉潔奉公並才華橫溢。巴菲特認為:經理是股東資本的管家。最好的經理在進行公司決策時能像所有者那樣思考。培養經理人的管家意識,是巴菲特的治理理念。選擇能幹、誠實和勤勉的領導人,擁有一流的團隊成員,遠比設計等級制度、明確向誰彙報、彙報什麼和什麼時候彙報重要的多。

我從不相信為追求家人和朋友所沒有和不需要的東西,而拿已有和需要的東西去冒險。我們相信開誠佈公對經營者自己也有益,在公眾場合誤導他人的CEO,最終會在私下誤導自己。

如果做的專業,老顧客會經常回來消費。但餐館不能老變化。結果將導致。客戶暈頭轉向和心懷不滿。菲爾費雪,認為股份公司在吸引股東時的策略,好像餐館在吸引潛在客戶時的策略一樣。一家餐館尋找的就是特定的老客人,中餐西餐速食等。並最終得到合適的信徒。

三、選擇並長期持有具有內生價值的企業

我們偏愛那些不大可能經歷重大變化的公司和行業。我們相信在10~20年記憶體在巨大的競爭實力的買賣,但它排除了我們所尋找的確定性。我們對太空搜索的態度非常相似,我們會努力鼓掌歡呼,但寧願跳過這種旅行。

see’s與我們1972年買進時有所不同,但人們為什麼要買盒裝巧克力,以及他為什麼從我們這裡而不是從別人那裡購買,這些原因相比see’s家族在20世紀20年代創建這家公司時,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而且,這個動機不大可能在下一個20年甚至50年中改變。

我們尋找相似的可預測性。與可口可樂一起出售的熱情和想像力。可口可樂的競爭優勢和絕佳的經濟實質,在公眾的偏好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多年來一直保持恒定。可口可樂和吉列的投資壽命極長。會繼續在遍佈世界的領域中佔據主導地位。並且在接下來10年終會再現這種業績。這就是所謂的“必然如此的公司”。這種公司極其稀少。領導能力本身提供不了這種必然性。

如果收購了糟糕的公司,忽略了盈利頗豐的根基,那麼投資者的苦難經歷將無休無止地開始了。幾年前可樂和吉列都出現過這種問題。可樂培育小蝦,吉列鑽探石油。大多數投資人會發現擁有普通股最佳途徑是投資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

雪茄煙蒂投資法:便宜貨終究不便宜。一是問題不斷讓你度日如年,二是任何你得到的初始優勢都會被低回報侵蝕。比如你用800萬買入一家能以1000萬出售或清算並且立即執行的公司,那麼你可以得到高額回報。但是如果這家公司在10年後才能以1000萬賣出,並且再此期間他每年只能掙到並派發相當於成本幾個百分點的紅利。那麼這項投資就會令人大失所望。總之: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不同尋常的公司,遠遠勝過以不同尋常的價格買入一般的公司。

優秀的騎士會在好馬,而不是衰弱的老馬上充分發揮。當以聰明才智聞名的管理人員對付以糟糕的經濟狀況聞名的公司時,紋絲不動的只有公司的名聲。我和查理沒有學會如何解決公司的頑疾,而是學會如何避開他們。我們全神貫注於發現我們可以跨步走過的1英尺跨欄,而不是因為我們獲得了越過7英尺跨欄的能力。只固守簡單明瞭的,通常要比那些要解決困難的,利潤要高得多。躲避巨龍而不是殺死他們,我們已經做得夠好。

當習慣的需要起作用時,理性會屢屢枯萎凋謝。在犯了一些錯誤之後,我學會了只與我喜歡、信任且敬佩的人一起開展業務。投資人如果儘量將自己與好的公司和優秀的經理人結合在一起,也能成就偉業。錯過一個人能力範疇之外的大好機會不是什麼罪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杠杆僅僅使事情運動得更快,我從來不匆匆忙忙,我們享受的過程遠多於收益。以中等的價格買入上等的企業,而不是以上等的價格買入中等的企業。

——《很毒很毒的病毒行銷》《不奮鬥,就等死》作者:陳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