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最喜歡大熊貓,幫國際最牛投資機構募資,他有何天賦?

如今凱雷已成為一個可以與高盛、摩根等金融鉅子比肩的佼佼者, 這得益於丹尼爾·德安尼祿、魯賓斯坦以及另一位創始人比爾·康威。 三人分工頗為迥異, 魯賓斯坦負責募集資金和投資者關係, 德安尼祿負責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和地產投資, 康威則主要負責投資。 今天我們不說凱雷的投資業績, 也不說凱雷的投資理念, 而我們要說這家在全球設有35個辦事處, 資產管理規模1,580億美元, 擁有281個投資基金的金融巨頭背後所隱藏的企業文化。

從左到右:比爾·康威、尼爾·德安尼祿、魯賓斯坦

凱雷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丹尼爾·德安尼祿(DanielA.D'Aniello)此前在接受媒體時表示, 在公司管理運作中, 管理層最注重的是人。

凱雷的用人文化

作為凱雷內部組織者, 挑選出專業合格、文化契合的人才, 正是管理層的責任。 為此, 凱雷有一套與眾不同的面試方法, 通常他們並不會過分專注于候選人的簡歷,

因為凱雷的候選人通常都有漂亮的教育履歷和專業背景, 而他們最為關注的是對方是否契合凱雷的文化。 “我最愛的問題是除了專業能力, 生活中你是怎樣的人呢?每天是什麼讓你醒來?每天你優先處理的問題是什麼?”德安尼祿說。 如此詢問的目的在於他希望瞭解對方是否是一個符合凱雷文化的人。

“我優先考慮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的人。 首先是為家人做什麼。 把別人擺在自己之前, 這是凱雷需要的第一流的人才;擺在第二位的是公司;第三才是個人。 我們要的不是給自己簡歷添彩的人, 而是來建設公司的團隊合作者。 你很快就會發現, 越是資深的人, 就越需要符合這個標準。

”德安尼祿說。

凱雷第二任董事長路易士·郭士納(Louis Gerstner)也非常看重凱雷的文化。 他曾有一句話在凱雷內部廣為流傳:“文化不是重要的事, 而是唯一重要的事。 ”而這也與德安尼祿的看法一致。 對於基金經理而言, 管理大型基金常常面臨很多挑戰, 而凱雷試圖通過全球化的方法來應對。

凱雷的投資文化

凱雷的投資文化即發軔于三位創始人的價值觀。 即非常注重投資價值, 不會隨波逐流, 注重連貫性, 且多為保守型投資。 在三人中, 大衛·魯賓斯坦(David M.Rubenstein)被認為是最為謹慎的人, 滿頭白髮的他, 依然精力旺盛。 作為凱雷募集資金和維護投資者關係的負責人, 他每年保持著瘋狂的飛行狀態—一年中約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飛往世界各地。

“魯賓斯坦具有極佳的全球眼光, 且思維特別快, 開會的時候大家討論10至20分鐘, 他往往兩三分鐘就把所有問題都講清楚了。 ”凱雷內部高層這樣評價道。

常年負責募資和投資者工作的魯賓斯坦深諳溝通之道。 對凱雷而言, 保持一種獨立的協力廠商姿態也許是最佳的溝通方式。 獲益于全球各地的海量經濟資料彙集於此, 這使得凱雷的判斷力高人一籌, 而魯賓斯坦也樂於將自己對宏觀經濟大勢、商業和人生的見解分享給他人, 這其中就包括中國企業及政府的最高層。

凱雷的溝通文化

凱雷的“外交官”魯賓斯坦一直對中國充滿熱情。 多年來他一直投資並贊助中國的教育事業, 但在諸多場合, 魯賓斯坦更願意提及的是自己一直在支持保護大熊貓。

他甚至能在談論任何話題時不經意間就將話題轉向大熊貓, 並對此如數家珍。

凱雷集團創始人:魯賓斯坦

魯賓斯坦的外交攻勢非常奏效。 如今凱雷高層不僅能定期與中國政府最高層會面, 而且也在中國市場佈局長遠, 目前每12名凱雷員工中就有一名在中國。這正是凱雷在中國著力打造的政企關係—保持正常順暢,但又將其建立在風險、行為均安全合法可控的基礎上。魯賓斯坦的行事格調亦如此,他與政府的溝通僅限於正常的交流,而不會涉及任何專案及利益,這讓他在十多年間都能與中國政府保持密切溝通,從而避免陷入任何是非當中。

目前每12名凱雷員工中就有一名在中國。這正是凱雷在中國著力打造的政企關係—保持正常順暢,但又將其建立在風險、行為均安全合法可控的基礎上。魯賓斯坦的行事格調亦如此,他與政府的溝通僅限於正常的交流,而不會涉及任何專案及利益,這讓他在十多年間都能與中國政府保持密切溝通,從而避免陷入任何是非當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