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聽說黃渤段奕宏飆演技的這部燒腦片,給國產片找到了智商?

中國電影一直都拍不好兩種類型:科幻片和懸疑片。 這一次, 一個叫陳正道的導演, 卻想幫中國電影一次把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他行不行?

很多人, 從去年就開始等這部戲——《記憶大師》。

豆瓣, 7.3, 評價, 兩極分化。 但比起那些把搶錢寫在臉上的國產片, 至少, 絕對給你骨骼清奇的驚豔感。

陳正道, 拍起電影來, 不走有跡可循的“正道”, 卻愛走一條不好走、走不好、隨時會挨駡的“歪道”。 《記憶大師》裡的一切, 記憶移植、高概念追凶、雙雄對決、多重人格, 好萊塢電影早就玩過, 無論你怎麼拍, 觀眾都會吐槽:這是《全面回憶》裡的, 那是《原始程式碼》裡的。

可是, 在中國電影裡, 這些還沒有, 至少, 是從來沒拍好過。

《記憶大師》, 是在為中國電影補課——它不僅要為科幻燒腦片找到本土化的可行路徑, 更要為國產片找回失落已久的一樣東西——智商。

國產片能拍出這麼不完美的燒腦片, 不丟人

打在這部電影身上的第一個標籤是——燒腦片, 也就是懸疑推理片。

中國電影要拍好燒腦片, 特別難, 難在哪?

燒腦片, 就像蓋一棟房子, 將懸念擺弄地層層遞進, 扣人心弦, 還不夠, 那只是建好了房子的外觀, 讓整個燒腦過程經得起檢驗, 邏輯不掉鏈子, 最後讓觀眾恍然大悟,

才見真章, 因為那是房子的結構。

對於陳正道的聰明勁, 你不得不服——嚴格說, 這棟房子他沒蓋好, 可是不難住。

故事從一個科幻設定開始——未來人們的記憶可以刪除、恢復, 而做到這一切的公司, 就叫——“記憶大師”。

當黃渤因為一次意外, 跟陌生人的記憶掉了包。

卻發現, 自己記憶裡殺過兩個女人。

負責此案的警官段奕宏, 對他的證詞將信將疑, 懷疑他是殺人犯。 一場較量, 就發生這兩個男人之間。 而揭開謎底的答案, 就藏在黃渤被置換的記憶裡。

結局, 並不難猜, 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那個真正的兇手,

就是一直追蹤黃渤的人。 抓捕罪犯者, 最終成了罪犯。

這樣的結局, 似乎也已經成為了許多燒腦片的例牌菜。 實際上, 很多觀眾一開場就猜到了結局, 因為觀眾已經接受了很多年歐美懸疑推理片的教育。 想蒙住他們, 太難。

可是陳正道, 有自己的辦法。

比如,把記憶線索打得更亂,把心理懸疑戲拍得更足。故事整體上是正敘的,但是穿插了黃渤六段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又不斷有新的懸念出現,它們不斷在擾亂觀眾,逼著你放棄一開始的猜測,最後卻發現答案其實正是——最開始的猜測。

黃渤的家庭問題、段奕宏的小秘密、兩起跨越十餘年的兇殺案,這些故事情節,又被編織入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婚姻、生子這些社會議題中。

而導演和觀眾玩的,其實不是一個解謎遊戲,而是一個猜謎遊戲,結局可能你已經想到了,可是你想不明白過程——

一,兇手為什麼要殺害那些被家暴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家暴者?

二,段奕宏為什麼追著黃渤不放,黃渤如果不是兇手,誰是?

三,也就是最“重要”的,黃渤被移植的記憶,到底是誰的,那個知道自己的記憶被移植的人,會對黃渤做什麼?

《記憶大師》就是一場和觀眾的推理遊戲,可能散場時,你會發現無數的槽點bug,甚至有種被導演欺騙的感覺,可是看電影的時候,你會很享受這種受騙上當的感覺。

老實說,國產燒腦片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丟人了。

陳正道這份一點都不完美的作業,我給90分

看完電影,肯定又有無數人會說:陳正道,我對你太失望了。

失望,是因為有寄望。畢竟他是那個給了國產懸疑片,一瞬亮光的導演。

很多人對《記憶大師》有期待,是因為他的上一部電影——《催眠大師》。

在此之前,他在大陸觀眾眼中,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愛情片導演。《101次求婚》,黃渤和林志玲,醜男配美女,很多人眼中的平庸之作,卻顯示出他良好的商業嗅覺。

直到《催眠大師》,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一擊。

現在回頭看來,故事有很多問題,可是評分和票房都挺高,影迷評價也非常好,沒有人覺得受騙上當,為什麼?因為陳正道終於拍出了國產片難得的懸疑感。

這一次,他可以把《催眠大師》的成功,再複製一遍。可是他還不滿足,怎麼辦?答案就是:除了懸疑推理,還要加入科幻。

這一下,就玩兒大了。

和許多軟科幻電影一樣,陳正道不僅給了電影一個高概念的科幻設定,還設定了一個虛構的T國。

陳正道摒棄了時代背景、地理、空間的現實感,反而有意讓美工和攝影製造出呈一種疏離感,片中既有科幻感很強的建築,也有許多上世紀的老物件。

比如片中的監獄,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總之就是讓觀眾根本無法將影片的場景帶入任何現實環境中,只能進入導演這個架空的世界。

然後導演又在這個架空的世界裡,利用記憶移植、72小時恢復機制這些科幻設定反復帶著觀眾轉圈兒,但是老實說,這種美學上的過度用力,可能反過來對片子造成了某種損害,會讓許多觀眾不習慣,甚至無所適從。

也可以看出陳正道許多力不能及的地方,比如借用一個科幻外殼,去講一個人情故事,又代入許多家暴這樣的社會議題,去引發許多發人深省的東西,這裡寄予著導演更宏大的野心,但是影片敘事上的花巧最終降低了影片的情感和思想濃度,讓觀眾無法進入更深的思考,這也是影片最令人遺憾的地方——盡是奇觀,未見人性。

可是這份不完美的作業,依然應該給90分,一部分是對陳正道勇氣的加分,還有一部分,是演員給影片帶來的加分。

黃渤段奕宏都沒讓我失望,但最驚喜的是那個找回演技的徐靜蕾

黃渤+段奕宏,不知道這是多少導演夢想的陣容。很多觀眾,肯定也是為了看這兩個演技派飆戲來的,這還是兩人第一次合作。

黃渤不用說,50億帝,挑戲眼光驚人,對自己的角色不僅要求很高,也有極強的角色塑造能力。

段奕宏的實力當然不容置疑,但很多年都被忽視了,直到最近兩年好像突然被影壇重新發現,清明檔的《非凡任務》,那個妖嬈狠辣的黑老大,肯定讓許多觀眾過目難忘。

這兩個狠角色放一起,還是雙雄戲,導演拿不拿得住,是個大問題。

先說黃渤,這個角色幾乎是他這幾年商業片裡,最難演的角色。

在片中飾演一位性格溫和的作家,在跟徐靜蕾飾演的妻子感情破裂之後,前往記憶管理機構刪除對婚姻的記憶。之後又在妻子的要求下把記憶取回,結果裝入了殺人兇手的記憶。

所以黃渤在片中實際上要演出三種狀態:作家本來的狀態、植入殺人兇手記憶後殺人兇手的狀態、在作家和殺人兇手之間徘徊的狀態。

問題是這些狀態還是流動的、變化的,尤其是在對妻子徐靜蕾的時候,他在每一次變化,對待妻子的態度都需要有細微的轉變。從溫和到兇狠再到迷茫,靠的都是微表情的硬功夫。

這麼複雜的角色,國內演員其實沒有幾個能夠演得好,我只想說,幸好導演找的是黃渤。

至於段奕宏,《烈日灼心》就演過刑警,這次又是刑警,會不會重複乏味?我只想說,如果重複,那就不是段奕宏。至於他怎麼演出新意,自己去看。

總的來說,影片主演陣容表現都非常不錯,包括被家暴的許瑋甯和王真兒,其實出場次數都有限,而且一出場幾乎都是在挨打,表演難度都非常大,但是兩個女演員都能夠在有限的場次和戲份中,給觀眾非常深的印象,表現已經非常好。

但是最給人的驚喜的,還是演員徐靜蕾。

老實說,這十年徐靜蕾,幾乎沒有帶給觀眾有記憶的角色。但是這一次,她演一個為家庭犧牲自我和事業的妻子(雖然其中的邏輯非常有問題),終於演出了長久以來丟失的東西——表演層次感。

當整個主演陣容都交出水準之上的演出,其實就構成了對導演陳正道最大的補倉,甚至可以說,是演員的表演幫助影片修復了許多的不足。

《記憶大師》沒解決國產片的所有問題,可這麼帶感的嘗試依然值得狠狠鼓掌

陳正道說過:中國電影的原罪之一,是還沒拍出來,就被人拿來跟歐美片比較。

但是陳正道既然拍了《記憶大師》,就必須接受與歐美片的比較。

總的來說,陳正道延續了他一直以來的類型片探索,幫助國產片打開了科幻懸疑燒腦片的新世界,還自我修復了《催眠大師》中的各種不足。但是《記憶大師》絕對不是一部沒有缺點的電影。

電影的劇情反轉太刻意、敘事技巧用力太猛、音樂音效做得太滿、場景設置太過絢麗、情感構建太薄弱、反派人物行兇動機太弱,更重要的是,影片的結局,太乏力。

就像蓄勢千里,卻潰於一堤。

可是,一部優秀的燒腦片,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帶著觀眾享受一場與導演的對弈。這就是為什麼要說,這部不完美的電影,不丟人。

國產科幻片、燒腦片難拍,難在它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管國產片拍什麼故事,都像是歐美電影玩剩下的,更糟糕的是,就算是前人的東西,我們還是玩不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從巨人的肩膀上摔下來,被觀眾的口水碾壓。

這些年的國產片,號稱燒腦的電影很多,真正聰明的電影太少,《記憶大師》能算一部,可黃渤段奕宏的這部科幻燒腦片,真能為國產片找回智商嗎?答案是,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夠一下子讓中國電影的智商線上。

有些電影,拍出來就是找罵的,可如果沒有這些找罵的電影,國產片就永遠不會在失敗中前進,這部電影,就是這種典型的找罵電影。因為最先挨駡的,一定是首先站在巨人肩膀上過河的那個,這是陳正道作為國產科幻懸疑片先行者,必須付出的代價。

陳正道,終究還是沒有幫助國產片,完成對懸疑科幻片的絕地反擊。可至少,它沒有被歐美電影碾壓,也沒有讓觀眾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能做到這點,不丟人。

中國電影的成長,需要一部又一部的《記憶大師》,用並不完美的類型片努力,去一點點為國產片找到智商,也找到類型片記憶。

沒有大師的時代,黃渤段奕宏演技炸裂的《記憶大師》至少還是給中國電影和觀眾找到了一樣東西,叫做——期待。

比如,把記憶線索打得更亂,把心理懸疑戲拍得更足。故事整體上是正敘的,但是穿插了黃渤六段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又不斷有新的懸念出現,它們不斷在擾亂觀眾,逼著你放棄一開始的猜測,最後卻發現答案其實正是——最開始的猜測。

黃渤的家庭問題、段奕宏的小秘密、兩起跨越十餘年的兇殺案,這些故事情節,又被編織入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婚姻、生子這些社會議題中。

而導演和觀眾玩的,其實不是一個解謎遊戲,而是一個猜謎遊戲,結局可能你已經想到了,可是你想不明白過程——

一,兇手為什麼要殺害那些被家暴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家暴者?

二,段奕宏為什麼追著黃渤不放,黃渤如果不是兇手,誰是?

三,也就是最“重要”的,黃渤被移植的記憶,到底是誰的,那個知道自己的記憶被移植的人,會對黃渤做什麼?

《記憶大師》就是一場和觀眾的推理遊戲,可能散場時,你會發現無數的槽點bug,甚至有種被導演欺騙的感覺,可是看電影的時候,你會很享受這種受騙上當的感覺。

老實說,國產燒腦片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丟人了。

陳正道這份一點都不完美的作業,我給90分

看完電影,肯定又有無數人會說:陳正道,我對你太失望了。

失望,是因為有寄望。畢竟他是那個給了國產懸疑片,一瞬亮光的導演。

很多人對《記憶大師》有期待,是因為他的上一部電影——《催眠大師》。

在此之前,他在大陸觀眾眼中,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愛情片導演。《101次求婚》,黃渤和林志玲,醜男配美女,很多人眼中的平庸之作,卻顯示出他良好的商業嗅覺。

直到《催眠大師》,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一擊。

現在回頭看來,故事有很多問題,可是評分和票房都挺高,影迷評價也非常好,沒有人覺得受騙上當,為什麼?因為陳正道終於拍出了國產片難得的懸疑感。

這一次,他可以把《催眠大師》的成功,再複製一遍。可是他還不滿足,怎麼辦?答案就是:除了懸疑推理,還要加入科幻。

這一下,就玩兒大了。

和許多軟科幻電影一樣,陳正道不僅給了電影一個高概念的科幻設定,還設定了一個虛構的T國。

陳正道摒棄了時代背景、地理、空間的現實感,反而有意讓美工和攝影製造出呈一種疏離感,片中既有科幻感很強的建築,也有許多上世紀的老物件。

比如片中的監獄,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總之就是讓觀眾根本無法將影片的場景帶入任何現實環境中,只能進入導演這個架空的世界。

然後導演又在這個架空的世界裡,利用記憶移植、72小時恢復機制這些科幻設定反復帶著觀眾轉圈兒,但是老實說,這種美學上的過度用力,可能反過來對片子造成了某種損害,會讓許多觀眾不習慣,甚至無所適從。

也可以看出陳正道許多力不能及的地方,比如借用一個科幻外殼,去講一個人情故事,又代入許多家暴這樣的社會議題,去引發許多發人深省的東西,這裡寄予著導演更宏大的野心,但是影片敘事上的花巧最終降低了影片的情感和思想濃度,讓觀眾無法進入更深的思考,這也是影片最令人遺憾的地方——盡是奇觀,未見人性。

可是這份不完美的作業,依然應該給90分,一部分是對陳正道勇氣的加分,還有一部分,是演員給影片帶來的加分。

黃渤段奕宏都沒讓我失望,但最驚喜的是那個找回演技的徐靜蕾

黃渤+段奕宏,不知道這是多少導演夢想的陣容。很多觀眾,肯定也是為了看這兩個演技派飆戲來的,這還是兩人第一次合作。

黃渤不用說,50億帝,挑戲眼光驚人,對自己的角色不僅要求很高,也有極強的角色塑造能力。

段奕宏的實力當然不容置疑,但很多年都被忽視了,直到最近兩年好像突然被影壇重新發現,清明檔的《非凡任務》,那個妖嬈狠辣的黑老大,肯定讓許多觀眾過目難忘。

這兩個狠角色放一起,還是雙雄戲,導演拿不拿得住,是個大問題。

先說黃渤,這個角色幾乎是他這幾年商業片裡,最難演的角色。

在片中飾演一位性格溫和的作家,在跟徐靜蕾飾演的妻子感情破裂之後,前往記憶管理機構刪除對婚姻的記憶。之後又在妻子的要求下把記憶取回,結果裝入了殺人兇手的記憶。

所以黃渤在片中實際上要演出三種狀態:作家本來的狀態、植入殺人兇手記憶後殺人兇手的狀態、在作家和殺人兇手之間徘徊的狀態。

問題是這些狀態還是流動的、變化的,尤其是在對妻子徐靜蕾的時候,他在每一次變化,對待妻子的態度都需要有細微的轉變。從溫和到兇狠再到迷茫,靠的都是微表情的硬功夫。

這麼複雜的角色,國內演員其實沒有幾個能夠演得好,我只想說,幸好導演找的是黃渤。

至於段奕宏,《烈日灼心》就演過刑警,這次又是刑警,會不會重複乏味?我只想說,如果重複,那就不是段奕宏。至於他怎麼演出新意,自己去看。

總的來說,影片主演陣容表現都非常不錯,包括被家暴的許瑋甯和王真兒,其實出場次數都有限,而且一出場幾乎都是在挨打,表演難度都非常大,但是兩個女演員都能夠在有限的場次和戲份中,給觀眾非常深的印象,表現已經非常好。

但是最給人的驚喜的,還是演員徐靜蕾。

老實說,這十年徐靜蕾,幾乎沒有帶給觀眾有記憶的角色。但是這一次,她演一個為家庭犧牲自我和事業的妻子(雖然其中的邏輯非常有問題),終於演出了長久以來丟失的東西——表演層次感。

當整個主演陣容都交出水準之上的演出,其實就構成了對導演陳正道最大的補倉,甚至可以說,是演員的表演幫助影片修復了許多的不足。

《記憶大師》沒解決國產片的所有問題,可這麼帶感的嘗試依然值得狠狠鼓掌

陳正道說過:中國電影的原罪之一,是還沒拍出來,就被人拿來跟歐美片比較。

但是陳正道既然拍了《記憶大師》,就必須接受與歐美片的比較。

總的來說,陳正道延續了他一直以來的類型片探索,幫助國產片打開了科幻懸疑燒腦片的新世界,還自我修復了《催眠大師》中的各種不足。但是《記憶大師》絕對不是一部沒有缺點的電影。

電影的劇情反轉太刻意、敘事技巧用力太猛、音樂音效做得太滿、場景設置太過絢麗、情感構建太薄弱、反派人物行兇動機太弱,更重要的是,影片的結局,太乏力。

就像蓄勢千里,卻潰於一堤。

可是,一部優秀的燒腦片,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帶著觀眾享受一場與導演的對弈。這就是為什麼要說,這部不完美的電影,不丟人。

國產科幻片、燒腦片難拍,難在它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管國產片拍什麼故事,都像是歐美電影玩剩下的,更糟糕的是,就算是前人的東西,我們還是玩不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從巨人的肩膀上摔下來,被觀眾的口水碾壓。

這些年的國產片,號稱燒腦的電影很多,真正聰明的電影太少,《記憶大師》能算一部,可黃渤段奕宏的這部科幻燒腦片,真能為國產片找回智商嗎?答案是,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夠一下子讓中國電影的智商線上。

有些電影,拍出來就是找罵的,可如果沒有這些找罵的電影,國產片就永遠不會在失敗中前進,這部電影,就是這種典型的找罵電影。因為最先挨駡的,一定是首先站在巨人肩膀上過河的那個,這是陳正道作為國產科幻懸疑片先行者,必須付出的代價。

陳正道,終究還是沒有幫助國產片,完成對懸疑科幻片的絕地反擊。可至少,它沒有被歐美電影碾壓,也沒有讓觀眾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能做到這點,不丟人。

中國電影的成長,需要一部又一部的《記憶大師》,用並不完美的類型片努力,去一點點為國產片找到智商,也找到類型片記憶。

沒有大師的時代,黃渤段奕宏演技炸裂的《記憶大師》至少還是給中國電影和觀眾找到了一樣東西,叫做——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