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收起你無用的同情,請為她歡呼

摘要:本文系工友在《我是範雨素》一文爆紅後的思考。 他認為, 一種“底層居然也能寫得這麼好”的莫名驚詫是隨後轉發的動力, 看起來博大的善意背後, 其實是不自覺的歧視。

圖片來自尖椒部落

範雨素是真的火了。

以前總感歎人們一說起朋友圈爆款文章, 我都得搜索半天才知道他們在聊啥, 總懷疑我開了個假朋友圈。

但今時今日我自己親身參與進去, 成為無數轉發“祖師爺賞飯吃”中一員的時候, 我才明白, 把一個人從默默無聞推到街知巷聞, 是當代互聯網社會獨具的偉力, 但歸根究底, 是在這個時代的風口上,

人們熱切的盼望, 凝成一個個清晰的具象。

那就從這句“祖師爺賞飯吃”說起吧, 這真是極高的讚譽了, 尤其是在寫作這樣一個非常看重“天賦”的行業裡。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 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這一句真是大華彩的句子, 也是轉發時的摘選首選。

縱觀全篇, 才思靈氣真誠質樸之處確實比很多當代自媒體人的文字更能直擊心靈。 但直擊心靈的原因到底是文筆好, 還是她那“被裝訂得極為拙劣”的命運呢?

長久以來, 生活在城市鋼鐵叢林裡的中產階級對於所謂“底層寫作”有著一種不知道是出於偏見的愛護, 還是出於愛護的偏見:你們底層負責用寫作來鋪陳苦難控訴不公, 用生命來書寫什麼叫做血淚斑斑。

我呢, 負責高高在上原諒你們的粗鄙無文不善言辭, 捧著你們的書寫, 哭成個淚人也似, 而後做鳥獸散。 並在心裡安慰自己:今天又是十分高尚的一天呢!

圖片來自尖椒部落

不要急著否認, 一種“底層居然也能寫得這麼好”的莫名驚詫是隨後轉發的動力, 看起來博大的善意背後, 其實是不自覺的歧視。

我想, 範雨素的寫作文本就是對很多類似疑問的最好回答。 很多人印象裡“底層寫作”就代表著不通文墨, 只是口語到書面語的簡單複刻和轉化, 但是,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閱讀在範雨素身上留下的深深淺淺的鍛打痕跡。

“一個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滿足和幸福, 那就是小說讀得太少了”, 在遭遇生活的各種磨難時,

她有這樣的感悟。

談到她的親人時, 她是這樣的感觸:“後來, 我琢磨, 他們的前生是帝王將相, 今生是草芥小民, 所謂的高層底層都是同一個靈魂”。

她寫人群事物有距離感, 像局外人, 分外克制, 不訴諸苦難, 對這世界懷著慈悲:“我碰到每一個像我一樣的弱者, 就向他們傳遞愛和尊嚴”。

這些文字顯然是閱讀賦予寫作者的語言風格, 而你們不知道。 重要的是, 紙筆在這, 頭腦在那, 讀過的書是階梯。

在這個寫作構成的精神世界裡, 假如有一場賽跑, 我們無須贅述她是如何艱辛才來到這個賽場。 但是, 你發不發現她, 也和她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她就在那兒。

所以, 收起你無用的同情, 請為她歡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