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三隻松鼠看互聯網品牌證券化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陳礦然

那三隻活躍在熱門電視劇《歡樂頌》裡的小松鼠要IPO了。 近日, 國內知名堅果品牌三隻松鼠向證監會預披露了自己的上市計畫。 憑藉可愛的包裝, 立體的形象, 以及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 這個崛起於80、90後消費大軍的互聯網品牌, 僅僅用了五年時間, 便向資本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4月21日, 休閒食品電商巨頭“三隻松鼠”正式提交上市招股書, 擬登陸創業板。 據招股書披露, 三隻松鼠在2016年實現營收44.23億元, 淨利潤2.37億元, 一年前這一資料分別為20.43億元和897.3萬元。 招股書顯示, 三隻松鼠將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不低於4000萬股,

募集資金用於全管道行銷網路建設、供應鏈體系升級和物流及分裝體系升級三大項目, 總投資14.3億元。

事實上, 早在三隻松鼠之前, 就已經有一些從阿裡電商平臺走出的線上品牌, 開始謀求資本市場的幫助, 實現現有品牌的進一步壯大與多元化的發展路徑, 這裡面有知名的美妝品牌禦泥坊, 服飾品牌茵曼、裂帛、匯美、韓都衣舍等。 據悉, 去年5月初, 阿裡巴巴旗下天貓平臺宣佈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 率領近50家擬IPO互聯網電商企業造訪深交所。

互聯網品牌的培養與成長, 是網路時代下創造的一個奇跡。 以淘寶、天貓為首的電商平臺給這些互聯網品牌的成長提供了土壤和環境,

它們將自身當做網路原創品牌的孵化平臺, 大力扶持實力還很弱小, 但有原創性的品牌, 通過不斷向其導流等手段, 使得這些品牌快速成長。

淘寶、天貓平臺流量的爆發性增長帶來的紅利成就了這些知名的互聯網品牌, 然而近幾年隨著電商平臺流量紅利期的逐漸消失以及傳統品牌進軍互聯網電商步伐的加快, 這些依附網路而生的企業儘管在業績上依舊保持較快的增長, 但其經營上的弊端也在逐漸顯現出來。

很多互聯網品牌對單一管道、單一產品的依賴性較強, 以三隻松鼠為例, 其銷售管道中對於天貓平臺的依賴性較強, 主營業務構成中, 堅果產品的營收占比超80%。 萬擎諮詢CEO、電子商務觀察家魯振旺表示,

對單一產品、單一管道依賴性過強, 市場上一旦出現原料價格變動、電商合作模式更改, 會直接對它的營收帶來衝擊。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也認為, 單獨依賴協力廠商電商平臺等銷售模式, 給三隻松鼠的成本控制、利潤空間也帶來了制約。

此外, 產品同質化也是很多互聯網品牌存在的問題, 為提升爭奪市場的效率, 很多互聯網企業都過於注重行銷而忽視了產品的研發。 據三隻松鼠招股說明書顯示, 其在2014-2016年間, 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及其他推廣費用為4187.82萬元、8154.29萬元、1.24億元;而其在2014-2016年的研發投入費用僅為184.53萬元、688.22萬元、1184.34萬元, 分別佔據營業收入的0.2%、0.33%、0.27%。 創投服務平臺“投資潮”稱, 現在很多同行業的互聯網品牌,

在產品類目、包裝、口感、贈送禮物、行銷手法、銷售管道等各方面, 都存在很大的雷同, 消費者對該類產品忠誠度有限, 存在很大替代性。

代工是大部分互聯網品牌的生產模式, 貼牌生產固然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然而在產品品質的把控上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從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間, 因食品品質問題, 而遭遇14起連環訴訟的三隻松鼠身上, 便能明顯感覺到互聯網企業在對品質把控上確實有明顯的短板。

基於線上生存模式帶來的危機和壓力, 謀求資本市場的上市, 是很多互聯網企業進行品牌進化的開始, 依靠資本市場強大的融資能力, 通過並購重組、企業戰略佈局以及優秀人才吸引, 實現行業產業鏈上的生態閉環,

從而根本上解決管道、研發和產品品質問題, 提升品牌價值。 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認為, 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 這些有著互聯網品牌基因, 熟悉線上玩法的企業, 通過與資本市場的融合, 必將迎來巨大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