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漆器種類和製作方法(四)

在古代, 人們把螺鈿叫做鈿嵌、陷蚌或坎螺。 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稱之為螺填, 元末陶宗儀《輟耕錄》中有螺鈿之名, 黃成在《髹飾錄》中稱它為陷蚌、坎螺等。 螺, 指的是嵌物的質地, 鈿是裝飾的意思。 徐鉉在《說文》新附中說:“鈿, 金華也。 ”《集韻》也說:“鈿, 以寶飾物。 ”螺鈿一名至今仍沿襲使用。

螺鈿

螺鈿漆器, 即指取材於各種貝殼的天然色彩與美麗光澤的最佳部位, 分層剝離和磨制後, 根據設計圖案需要, 鑲嵌于漆器表面作為裝飾。 鑲嵌的螺片有厚有薄, 故有厚螺鈿與薄螺鈿之稱, 因厚螺鈿殼片較厚, 硬度大, 文物業又稱之為“硬螺鈿”。 薄螺鈿, 因裁切精薄如紙, 又謂之“軟螺鈿”。 《髹飾錄》中黃成稱:“螺鈿……百般文圖, 點、抹、鉤、條, 總以精細密緻如畫為妙。 ”即指薄螺鈿鑲嵌出來的效果而言。 厚螺鈿較薄螺鈿精細密緻的程度差一些。

還有一種“襯色螺鈿”, 也叫“襯色甸嵌, 即色底螺鈿也”。 所謂襯, 即襯托之意, 是以透明的貝殼薄片裁切出花紋, 下面再襯托上不同的色彩後嵌貼到漆器上, 即等於人工設色。 所襯各種顏色是通過透明殼片而顯色, 故呈現出色彩晶瑩、溫潤的效果, 如黃成所說“各色瑩徹, 煥然如佛朗嵌”。 “佛朗嵌”, 即“掐絲琺瑯”,

今人俗稱為“景泰藍”, 黃氏所說襯色螺鈿漆器上的色彩效果與景泰藍相若。

我國用蚌片、蚌泡鑲嵌在漆器上作為裝飾的做法, 早在西周墓中已有多處發現。 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地中發現鑲有不足2毫米厚蚌片的漆??, 鑲嵌的圖案極其工整細緻, 證實了西周的螺鈿漆器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把我國螺鈿鑲嵌工藝的時間上溯到了西周。 現今所見唐以前的漆器均用較厚的螺鈿片鑲嵌, 宋代已有薄螺鈿漆器的記載, 但未見實物。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薄螺鈿漆器中, 有被認為是宋代器物的, 而真正的薄螺鈿漆器是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的薄螺鈿《廣寒宮圖》漆盤殘片, 代表了我國元代薄螺鈿漆工藝的水準。 明清兩代厚、薄兩種螺鈿漆器都很盛行, 尤其是薄螺鈿的發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襯色螺鈿”出現得較晚, 實物僅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晚期的嵌襯色螺鈿團花長方盒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黑漆嵌螺鈿圓盤。

犀皮

犀皮, 又稱“虎皮漆”“波羅漆”。 其做法是:先在器胎上用石黃人生漆調成稠漆,

做成一個高低不平的表面, 再用右手拇指輕輕將漆推出一個個高起的小尖, 稠漆人陰乾透後, 上面再髹塗不同色漆多層, 各色相間, 並無一定規律, 最後通體磨平。 凡是突起的小尖, 經磨平後, 都圍繞著一圈一圈的不同漆層, 呈現出了類似松鱗的花紋, 其特徵為“表面光滑, 花紋由不同顏色的漆層構成, 或成行雲流水紋, 或像松樹幹上的鱗皴, 乍看很勻稱, 細看又富有變化, 漫無定律, 天然流動, 色澤燦爛, 非常美觀”。 經過研磨露出的漆層斷面, 斑紋運行、迴旋的形態取決於地子起伏的形態, 故《髹飾錄》有“片雲、圓花、松鱗”等不同名稱。

關於犀皮漆器出現的時間,原來認為最早出現于唐代,其依據是現知最早的文獻資料——唐代袁郊、甘澤謠在《太平廣記》中講到犀皮枕,後有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提到清湖河下戚家犀皮鋪,與遊家漆鋪並列,證明當時已有製造犀皮的漆工作坊。令人欣慰的是,1984年安徽馬鞍山市三國吳朱然墓中出土了一對黑、紅、黃三色相間的皮胎犀皮羽觴,其製作工藝已相當成熟,這一發現把我國犀皮漆工藝出現的年代提早了約六百年。明清兩代的犀皮技法已相當成熟,解放初期北京仍保存有以犀皮技法來製造漆煙袋杆的行業。

關於犀皮漆器出現的時間,原來認為最早出現于唐代,其依據是現知最早的文獻資料——唐代袁郊、甘澤謠在《太平廣記》中講到犀皮枕,後有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提到清湖河下戚家犀皮鋪,與遊家漆鋪並列,證明當時已有製造犀皮的漆工作坊。令人欣慰的是,1984年安徽馬鞍山市三國吳朱然墓中出土了一對黑、紅、黃三色相間的皮胎犀皮羽觴,其製作工藝已相當成熟,這一發現把我國犀皮漆工藝出現的年代提早了約六百年。明清兩代的犀皮技法已相當成熟,解放初期北京仍保存有以犀皮技法來製造漆煙袋杆的行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