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長城在澳碰撞得分不及格 自主品牌出海被誰下了黑手?

近日, 一則中國汽車品牌碰撞得分不及格的消息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的轉發。 長城風駿在最新一輪的澳大利亞新車碰撞測試(ANCAP)中,

評價僅為兩顆星。 而于長城同批進行測試的本田思域、現代i30取得了五星的高分成績。

而據汽車頭條APP記者查詢, 這並不是長城皮卡第一次在澳大利亞碰撞測試中“成績並不盡如人意”。 去年哈弗的高端車型H9在進行的首次澳大利亞碰撞測試中, 獲得是四星成績, 而非五星。

早在2011年, 長城在澳大利亞碰撞測試中更是折戟, 根據外媒報導, 長城V240皮卡和X240運動多功能車分別只得到了兩顆星和四顆星的成績。

而2012年, 長城同另外一家自主品牌奇瑞在澳大利亞更是遭遇了“石棉門”的困擾。 在2012年8月,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公署(ACCC)發佈公告, 因發動機和排氣管墊片被發現含有石棉, 對長城和奇瑞兩家車廠發出警示。 同時表示, 在澳大利亞汽車市場, 超過2.5萬輛“長城”和“奇瑞”汽車被召回。

顯然, 雖然澳大利亞市場一直為長城海外佈局中的重要市場之一, 但多年的征戰之旅並非一帆風順, 反而是磕磕絆絆。 碰撞、石棉門也一度打擊了當地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近日, 長城公佈了其3月銷量。 長城共銷售新車8.54萬輛, 同比增長2.27%, 1-3月累計銷售25.42萬輛, 同比增長8.88%。 而其中風駿皮卡表現可圈可點, 3月銷量為10731輛, 同比增長1%, 依舊牢牢佔據著皮卡市場的榜首位置。

雖然哈弗品牌近年來炙手可熱, 而皮卡卻依舊在長城產品陣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次在澳大利亞碰撞成績並不理想, 自然會影響到其在海外市場的銷量。

那麼, 為何長城總是“中槍”澳大利亞的碰撞測試?自主品牌出海是被誰下了“黑手”嗎?

眾所周知, 雖然中國自主品牌近年來進步明顯, 但在整個國際市場仍然缺乏話語權, 不少的市場對於中國品牌仍然存在著“低質低價”的舊有偏見,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或許也難免會遭遇到一些歧視性的對待。

但這次碰撞成績中, 與長城皮卡同樣獲得二星成績還有福特野馬, 所以, 僅僅是中國品牌被“暗箱操作”下了黑手的概率大大降低。 更多的原因或許還在於國內外標準的差異性, 以及車型配置上的差別, 使得長城在這次碰撞中成績並不理想。

“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應該有能力在全球不同的市場, 被不同的消費者普遍接受。 ”一位外資品牌的高管對於自主品牌今年喊出的打造全球化品牌的意願曾經做過中肯的評價。 顯然, 在中國市場進入到後百萬時代的“長城們”, 要想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 並有所作為, 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