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唱響聊城大地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形成于清道光年間, 因聊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厚的戲曲文化優勢, 為河北梆子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4月25日, 市藝研所負責人表示, 儘管劇種叫河北梆子, 但它的發展與聊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道光年間的聊城李家班既唱河北梆子還唱京劇, 享譽冀魯豫。

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 韓銀亮

1、溯源:

盡系桑間濮上之音

梆子腔順運河北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陝梆子蛻變而成,

形成于清道光年間。 市藝研所這位負責人說, 在清代, 有的將河北梆子這一劇種稱秦腔, 有的稱亂彈, 有的也叫弋陽梆子。

其具體流入時間, 據記載:秦優新聲, 有名亂彈者, 其聲甚散而哀。 至乾隆時, 秦腔愈益盛行, 對昆曲已形成壓倒之勢, 如乾隆九年(1744年)的《夢中緣傳奇》序載:“長安(北京)之梨園……所好唯秦聲、羅、弋。 厭聽吳騷, 聞歌昆曲, 輒哄然散去。 ”此後, “至嘉慶年, 盛尚秦腔, 盡系桑間濮上之音。 ”

這足以看出, 在河北雖然唱的是秦腔, 但卻是聊城南部和濮陽北部一帶的“桑間濮上”的音調。 可見, 山陝梆子先流入濮陽、聊城一帶, 而後演變用本地話演出, 形成了具有“桑間濮上之音”的棗梆。 這種梆子腔順著大運河一路向北流入河北和京城,

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 為了贏得當地群眾的賞愛, 又根據當地的語言習慣、情趣、愛好等, 在藝術上進行不斷改革、創造。 “特別是後繼人才和從業群體的當地語系化, 同時在演員隊伍中, 河北人逐漸增多, 到了道光年間, 長期活動在河北的山陝梆子便逐步發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 ”這位負責人表示。

河北梆子是曾經風靡一時的時裝戲, 這種時裝戲始於1890年前後, 約止於1937年。 大致可分三個時期:1890年至1910年, 是河北梆子時裝戲的初期, 劇碼多取材於當時的社會生活, 如《惠興女士》、《煙鬼歎》、《夢遊上海》等;1910年至1926年, 是時裝戲的中期。 由於受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 時裝戲的題材有所擴大, 不僅有以國內社會新聞為題材的戲, 還有一些改編外國著名小說的戲,

像《茶花女》、《復活》、《拿破崙》等;1927年至1937年, 是河北梆子時裝戲的末期。 這時以“三言”、“二拍”、“聊齋”等取材改編的戲大量增加, 如《十五貫》、《庚娘傳》、《胡四娘》等。 因這些戲大都為當代故事, 穿時裝演出, 所以也稱時裝戲。

2、坎途:聊城“李家班”由盛而衰 八路軍復興河北梆子

“聊城戲曲界著名的‘李家班’, 在道光年間就唱河北梆子。 ”市藝研所負責人表示, 山陝會館戲樓後牆上記著李家班的有關情況: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頭天《口口血》、二天《鸞鳳閣》、三天《口寄頭》。

“李家班由家住聊城古城西南隅白衣堂街西段路北的李長業創辦於晚清, 正式名稱為‘吉慶舞臺’, 又稱‘吉慶班’, 李家班是俗稱。 ”這位負責人說, 班主李長業和長子李文祥先後在縣公署刑房任職, 在官場和社會上廣有交往和影響。 1921年, 李家班為培養演員曾創辦“打小班”。

李家班主演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 後來增加京劇、皮簧。 李家班在農村多演梆子, 在城裡多演京劇, 常演的劇碼是《轅門斬子》、《長阪坡》、《八蠟廟》、《鐵公雞》、《桑園會》、《牧羊圈》、《三岔口》及關公戲。 那時,非職業藝人但酷愛戲劇藝術的人常常客串臨時登臺演出,演出劇碼有《狸貓換太子》、《臥龍弔孝》、《大登殿》、《櫃中緣》等。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李家班經常在聊城縣和鄰縣的李家樓、白馬寺、王虎廟、谷莊、城關各會館演出,有時也去河南、河北的南樂、邱縣、衡水等地演出。

“進入20世紀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幾瀕臨滅絕。”該負責人說,1931年日本侵華後,造詣較深、條件較好的河北梆子藝人,大多入城市改習京劇或評劇。

不過,1934年,聊城河北梆子李家班卻成為聊城梨園界設施最完備、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戲班。當時班主李長業上了年紀,戲班交給其子李文祥、李貴祥經營,演職人員百余人,名演員有飾演老夫人的“高老旦”、演武生的“美月樓”劉春華、演刀馬旦的“小明”、演花旦的“金少燕”蘭小秋等。李家班也經常請孫連仲、尹俊臣、李長法、康有信等外地名角當主演。1937年,李家班被國民黨潰兵齊子修部劫持到軍內,最終于1943年魯西大旱之時解體。

正當河北梆子劇種瀕臨滅絕時,八路軍冀中軍區于1946年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劇社,冀中第八分區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劇團。這兩個戲曲團體的建立,使瀕危的河北梆子劇種得到了拯救,也為河北梆子的復興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3、復蘇:建陽穀河北梆子劇團 “陽谷十二華”脫穎而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北梆子開始了全面復蘇。

原冀中軍區培新劇社改建為河北省實驗劇院(京、評、梆合演);與此同時,各地也先後建立了許多專業的河北梆子劇團。聊城地區新華(京、梆)劇團,因京梆劇種分建,1950年新華劇團下放到陽谷縣,演員張豔霞親自傳授六本《狸貓換太子》等河北梆子傳統劇碼。

1954年,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張豔霞演出的《三上轎》獲演員獎。1956年,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演出河北梆子《遺翠花》,張豔霞獲演員一等獎。1958年,張豔霞率12名演員正式組建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因為人少,被諷刺為“耍猴班”。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她將自己的工資無償投入劇團建設,邊演出邊培訓學員,湧現出王玉華、孟香華、張麗華、劉耀華等一批有名的號稱“十二華”的演員,人稱“陽谷十二華”劇團。演出劇碼有《秦香蓮》、《三娘教子》、《櫃中緣》等。

1959年,陽穀河北梆子劇團赴天津演出,又吸收一些青年演員,劇團共58人,張豔霞為團長。張豔霞一邊整理改編劇碼演出,一邊培訓青年演員,流動演出到冀南、豫北、魯西、魯中等地。1961年,張豔霞發表了《我是怎樣培養十二華的》文章,報紙還刊載了《介紹白手起家、勤儉建團的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的報導。

在張豔霞帶領下,陽穀梆子劇團一直被譽為山東和聊城地區上山下鄉、送戲上門的莊戶劇團典範,有很高聲譽。1964年,張豔霞榮獲華東優秀教師獎。在演出傳統劇碼的同時,先後演出現代戲《奪印》、《海島女民兵》、《小八路》等,並走鄉串村送戲上門,幫助五保戶、烈軍屬擔水掃地,連續受到省、地、縣通報表彰。

“文化大革命”中,張豔霞遭受折磨,入獄達9個月,而劇團也被迫離散。粉碎“四人幫”後張豔霞平反,劇團重整旗鼓。1978年自編自演現代戲《臘梅圖》參加聊城地區戲曲會演並獲獎。1982年《人民戲劇》第5期刊登了《陽穀梆子劇團上山下鄉》的報導,介紹了她的事蹟。1989年,在第二屆山東藝術節上,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演出《老榆樹下》,主要演員榮秋蓮獲演員一等獎。

“聊城的河北梆子劇團雖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但在各級部門的扶持下,許多新文藝工作者加入到河北梆子隊伍中來,同藝人合作,進行藝術改革、創作,河北梆子得以復興,開始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市藝研所負責人說。

那時,非職業藝人但酷愛戲劇藝術的人常常客串臨時登臺演出,演出劇碼有《狸貓換太子》、《臥龍弔孝》、《大登殿》、《櫃中緣》等。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李家班經常在聊城縣和鄰縣的李家樓、白馬寺、王虎廟、谷莊、城關各會館演出,有時也去河南、河北的南樂、邱縣、衡水等地演出。

“進入20世紀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幾瀕臨滅絕。”該負責人說,1931年日本侵華後,造詣較深、條件較好的河北梆子藝人,大多入城市改習京劇或評劇。

不過,1934年,聊城河北梆子李家班卻成為聊城梨園界設施最完備、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戲班。當時班主李長業上了年紀,戲班交給其子李文祥、李貴祥經營,演職人員百余人,名演員有飾演老夫人的“高老旦”、演武生的“美月樓”劉春華、演刀馬旦的“小明”、演花旦的“金少燕”蘭小秋等。李家班也經常請孫連仲、尹俊臣、李長法、康有信等外地名角當主演。1937年,李家班被國民黨潰兵齊子修部劫持到軍內,最終于1943年魯西大旱之時解體。

正當河北梆子劇種瀕臨滅絕時,八路軍冀中軍區于1946年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劇社,冀中第八分區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劇團。這兩個戲曲團體的建立,使瀕危的河北梆子劇種得到了拯救,也為河北梆子的復興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3、復蘇:建陽穀河北梆子劇團 “陽谷十二華”脫穎而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北梆子開始了全面復蘇。

原冀中軍區培新劇社改建為河北省實驗劇院(京、評、梆合演);與此同時,各地也先後建立了許多專業的河北梆子劇團。聊城地區新華(京、梆)劇團,因京梆劇種分建,1950年新華劇團下放到陽谷縣,演員張豔霞親自傳授六本《狸貓換太子》等河北梆子傳統劇碼。

1954年,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張豔霞演出的《三上轎》獲演員獎。1956年,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演出河北梆子《遺翠花》,張豔霞獲演員一等獎。1958年,張豔霞率12名演員正式組建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因為人少,被諷刺為“耍猴班”。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她將自己的工資無償投入劇團建設,邊演出邊培訓學員,湧現出王玉華、孟香華、張麗華、劉耀華等一批有名的號稱“十二華”的演員,人稱“陽谷十二華”劇團。演出劇碼有《秦香蓮》、《三娘教子》、《櫃中緣》等。

1959年,陽穀河北梆子劇團赴天津演出,又吸收一些青年演員,劇團共58人,張豔霞為團長。張豔霞一邊整理改編劇碼演出,一邊培訓青年演員,流動演出到冀南、豫北、魯西、魯中等地。1961年,張豔霞發表了《我是怎樣培養十二華的》文章,報紙還刊載了《介紹白手起家、勤儉建團的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的報導。

在張豔霞帶領下,陽穀梆子劇團一直被譽為山東和聊城地區上山下鄉、送戲上門的莊戶劇團典範,有很高聲譽。1964年,張豔霞榮獲華東優秀教師獎。在演出傳統劇碼的同時,先後演出現代戲《奪印》、《海島女民兵》、《小八路》等,並走鄉串村送戲上門,幫助五保戶、烈軍屬擔水掃地,連續受到省、地、縣通報表彰。

“文化大革命”中,張豔霞遭受折磨,入獄達9個月,而劇團也被迫離散。粉碎“四人幫”後張豔霞平反,劇團重整旗鼓。1978年自編自演現代戲《臘梅圖》參加聊城地區戲曲會演並獲獎。1982年《人民戲劇》第5期刊登了《陽穀梆子劇團上山下鄉》的報導,介紹了她的事蹟。1989年,在第二屆山東藝術節上,陽穀縣河北梆子劇團演出《老榆樹下》,主要演員榮秋蓮獲演員一等獎。

“聊城的河北梆子劇團雖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但在各級部門的扶持下,許多新文藝工作者加入到河北梆子隊伍中來,同藝人合作,進行藝術改革、創作,河北梆子得以復興,開始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市藝研所負責人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