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文學名家首場巡迴演講在粵啟動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 實習生屈藹欣、陳藝丹報導:“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文學名家巡迴演講中山大學站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 這也是此次巡迴演講的首站活動。 活動中, 該文學獎設獎人, 知名90後創業者胡嘉潤介紹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並分享了設置該文學獎的初衷, 該文學獎評委、顧問, 著名詩人歐陽江河帶來題為《少數人語言與詩意的公共性》的演講。

據瞭解, 該文學獎評委陣容強大, 葉嘉瑩、王安憶、陳思和、劉永翔、嚴歌苓、朱天心、歐陽江河、西川、黃燦然、王家新等數十位華語文學界的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翻譯家、學者將受邀擔任顧問和評委。

90後設獎人胡嘉潤——創業潮人, 情懷 “老土”

“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的設獎人胡嘉潤是一位90後創業者。 早在2009年, 剛進大學一年的胡嘉潤就開始嘗試創業。 從最早的校園單車, 再到後來的視頻直播行業, 胡嘉潤緊握時代脈搏, 始終走在互聯網產業的前沿。

大學生創業應“戒驕戒躁”

身為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評委, 胡嘉潤用“浮躁”概括目前大學生的創業氛圍。 他坦言, “創業≠退學, 創業≠當老闆”, 畢竟適合當管理層的人才不多, 建議大學生畢業工作幾年, 有了視野與管理經驗, 再嘗試創業。

儘管大學生創業方案大多只浮於表面, 但胡嘉潤看好他們的公益創業方向——“在做公司的同時做公益”, 以公益的形式幫助別人, 再通過被幫助者“反哺”, 實現商業與公益雙贏。

文學是民族的根

胡嘉潤自幼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與此次文學獎組委會秘書長、復旦詩社指導老師肖水相識甚早, 曾多次參加並資助復旦詩社的活動。

與高校文學愛好者們“以文會友”的過程最終促使他決定為原創文學及高校文學愛好者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5年底, 他選擇捐贈“當代文學重鎮”復旦大學人民幣500萬元, 設立“復旦大學嘉潤文學發展基金”, 資助大學生原創文學獎評獎和後續出版等活動, 而所有這些錢款均來自他創業的積累, “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應運而生。

“在資訊時代談文學,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老土’, 但我覺得個人的理念是個很正的方向, 文學是民族的根, 遺忘了這些, 創業走不遠。 ”胡嘉潤告訴記者, 自己一直堅持用傳統的方式表達心意, 和朋友用毛筆書信往來, 甚至為新婚友人送上一張親手用木做成的婚床, 希望“把傳統的東西找回來”。

胡嘉潤補充說, 整個社會以經濟利益為導向, 無可厚非, 但過於浮躁了, 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的根在哪裡。 “很多人認為文學不賺錢, 所以就拋棄了它。 ”談起文學的經濟利益, 他有自己的創業見解:“但在我看來文人≠窮人, 文化消費能為文人創造名與利, 我們希望把文學社會化、商業化, 推廣‘互聯網+文學’理念。 ”

相關連結:“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

“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是第一個由大學師生自主發起設立、面向全球高校華語寫作者的民間綜合類文學獎。

據介紹, 該文學獎面向專本碩博在校大學生, 在文學領域最重要的6大文類(新詩、舊體詩詞、中短篇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翻譯文學)中進行徵稿。

五問“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

記者:設獎的初衷是什麼?

胡嘉潤: 目前高校文學社團, 如詩社等, 都是分散、碎片化的, 優質文學專家、教師團隊也集中在少部分重點高校。 我們希望通過設置獎項, 整合這類核心資源, 並通過這個平臺釋放出來, 挖出一批像“韓寒”那樣的新銳年輕作家。

記者:“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和國內其它知名文學獎, 如矛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 有哪些不同之處?

胡嘉潤:首先, 定位不同。 國內針對大學生的文學獎不多, 且目前國內更多的是詩歌獎等針對單一文學類別的獎項。 而它是一個民間發起的, 面向全球以華語創作的大學生的文學獎。 由於起自民間, 它具有一種活潑的草根精神。 我們期待通過文學的形式反映大學生——這一最具活力與可能性的群體,對於社會責任與專業崗位的總體思考。

其次,它是一次“互聯網+文學”的嘗試。包括本次評獎的組織、作品的徵集以及評審和宣傳推廣等,都將充分利用網路新媒體的優勢,以期充分調動民間精神,打造一個家園式的全球華語大學生原創文學交流共同體。

再者,獎只是載體,我們更注重後續。一般文學獎都是徵稿投稿-評稿-頒獎,但我們在徵稿過程中加入如名師巡講等活動;同時,頒獎後我們計畫把詩歌排成話劇、歌劇,把小說拍成電影等,用大家接受的方式演繹優秀文學作品,讓文學情懷更飽滿。

記者:本次巡迴演講的五所高校是如何設定的,未來會考慮設置更多網站嗎?

胡嘉潤:我們正通過“試點+線上宣傳”的方式,從點到面進行嘗試性的宣傳推廣。五所高校,分別分佈在中國東、南、西、北、中部地區,歐陽江河老師從北京飛到廣州,賈平凹老師從西北飛到北京,我們希望讓文學教育交融,打破以往的地域性和“小圈子”性。文學獎至少會舉辦十屆,未來有望在全國設立更多的巡迴演講高校站。

記者:考慮到是“全球”文學獎,海外投稿是否踴躍?

胡嘉潤:目前我們已經收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等多個海外地區的投稿,組委會也將在這方面依託復旦大學的全球網路,加大海外宣傳、國際出版等工作力度,助推海外大學生華語原創文學“進入中國視野”和國內大學生原創文學“走出去”。

記者:您認為新一代的“韓寒”需要具有哪些品質?

胡嘉潤:文學創作是多元化、自由的,但寫作語言不需要非常華麗,但要有溫度,有思想,接地氣。

我們期待通過文學的形式反映大學生——這一最具活力與可能性的群體,對於社會責任與專業崗位的總體思考。

其次,它是一次“互聯網+文學”的嘗試。包括本次評獎的組織、作品的徵集以及評審和宣傳推廣等,都將充分利用網路新媒體的優勢,以期充分調動民間精神,打造一個家園式的全球華語大學生原創文學交流共同體。

再者,獎只是載體,我們更注重後續。一般文學獎都是徵稿投稿-評稿-頒獎,但我們在徵稿過程中加入如名師巡講等活動;同時,頒獎後我們計畫把詩歌排成話劇、歌劇,把小說拍成電影等,用大家接受的方式演繹優秀文學作品,讓文學情懷更飽滿。

記者:本次巡迴演講的五所高校是如何設定的,未來會考慮設置更多網站嗎?

胡嘉潤:我們正通過“試點+線上宣傳”的方式,從點到面進行嘗試性的宣傳推廣。五所高校,分別分佈在中國東、南、西、北、中部地區,歐陽江河老師從北京飛到廣州,賈平凹老師從西北飛到北京,我們希望讓文學教育交融,打破以往的地域性和“小圈子”性。文學獎至少會舉辦十屆,未來有望在全國設立更多的巡迴演講高校站。

記者:考慮到是“全球”文學獎,海外投稿是否踴躍?

胡嘉潤:目前我們已經收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等多個海外地區的投稿,組委會也將在這方面依託復旦大學的全球網路,加大海外宣傳、國際出版等工作力度,助推海外大學生華語原創文學“進入中國視野”和國內大學生原創文學“走出去”。

記者:您認為新一代的“韓寒”需要具有哪些品質?

胡嘉潤:文學創作是多元化、自由的,但寫作語言不需要非常華麗,但要有溫度,有思想,接地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