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郵基金迷失:抱團取暖反被套 公募業務進入寒冬

這可能是目前最先進的買基金方式, 新浪基金小秘書只能幫您到這裡啦。 新浪基金實盤大賽, 牛人帶你選基, 一鍵跟投, “何時買何時賣”統統不用愁!高手投萬元60天賺941元, 快來跟投, 快來挑戰高手!【我要參賽】

今年中郵基金的日子仍然不太好過。 原董事長吳濤離職, 資產規模連續五個季度縮水, 權益類產品業績落後……種種跡象顯示, 中郵基金的公募業務正在進入寒冬。

此前中郵基金曾憑藉抱團重倉的方式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抱團最厲害的時候, 公司佔據單只個股流通盤高達40%。 之所以能夠如此高調“控盤”, 是因為“雙十紅線”只規定了單檔基金的個股占淨值比以及基金管理人持有的個股占總股本比, 但對流通股比並沒有限制。

這種抱團重倉的方式曾説明中郵基金在內的許多中小型基金公司實現突圍, 但也造成了極大的風險隱患。 2015年股市發生大幅波動,

這些高比例持有的流通股就成了無法甩手的累贅。

今年3月的最後一天, 證監會針對公募基金流動性風險發佈了最新意見稿, 其中對流通股比提出了限制:要求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開放式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 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

而最新披露的一季報資料顯示, 中郵基金仍然有至少3檔股票持倉比例越線。 不僅如此, 相關基金持股期間大多淨值下跌, 抱團行動不僅沒能取暖, 反而越抱越冷。

中郵基金的抱團重倉

中郵基金抱團重倉的行動由來已久。 如果以意見稿中的15%為界限, 那麼早在2007年起, 也就是公司剛成立不到一年的時候, 就走上了抱團重倉之路。

資料顯示, 中郵基金在2013至2015年期間抱團情況最為嚴重, 其中2015年末參與基金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