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洋河盤中跌停 現金流暴跌53% 攜水井坊雙雙出局?

關注彌達斯~喂飽好奇心 (midasjr)

儘管洋河股份昨晚公佈的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顯示業績有一定比例的提升, 但A股市場似乎並不買帳, 股價開盤不久便呈潰退之勢, 直奔跌停而去, 市值短時間內蒸發超百億。

然而諷刺的是, 就在今天上午, 中泰證券針對洋河的財報連夜發佈研報, 稱上調目標價至100元, 列舉的原因包括“預收賬款表現搶眼”、“毛利率穩步提升”、“一季度銷勢強勁”等等, 結果開盤後洋河股份股價一瀉千里, 中泰的看多觀點也被市場表現結結實實的打了個大嘴巴子。 要知道, 這份研報的作者還貴為中泰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範勁松。

白酒板塊分化明顯

無獨有偶, 另一家白酒類上市公司水井坊今天同樣在披露財報後被砸至跌停。

白酒板塊中接連有個股閃崩, 還是令市場對整個白酒行業的評價由之前的樂觀轉為謹慎。

不過白酒板塊的絕對龍頭貴州茅臺依然是“穩如狗”, 在小弟們紛紛潰散的情況下, 茅臺當天僅僅意思意思小跌了1.89%。

對此, 茅臺的頭號鼓吹手但斌更顯得幸災樂禍,

引用了一段眾生態來展現當前白酒行業的格局:

一季報透露端倪

還是先來看一下洋河股份的這兩份財報。

觀察洋河股份發佈的2016年年報, 報告顯示, 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71.83億元, 同比增長7.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27億元, 同比增長8.61%。

同時發佈的2017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5.89億元,同比增長10.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43億元,同比增長11.68%。而一季報中最引人關注的資料則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53.48%。

洋河股份對此解釋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本期比上期下降53.48%,主要原因系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和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減少,以及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等增加所致。

那麼問題來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降53.48%,淨利潤卻增長10.02%,這是怎麼做到的?利潤收入和現金流量完全沒有對上呀!

根據一季報披露的相關資料,洋河股份一季度營業外收入同比增長191.13%,並且這裡的營業外收入還主要來自於政府補貼,看上去洋河股份一季報業績的水分比較大,在主營業務方面顯然洋河並沒有賣出那麼多酒,而是壓成了存貨。

多重原因導致股價崩盤

對於洋河的意外大跌:有網友點評到:洋河業績大幅低於預期,實際季度業績比報表業績還差,甚至不如今世緣的實際業績,這是洋河被砸跌停的主因。

此外,對於洋河的崩盤,有市場人士還從公司運營的角度提出了見解:“公司現在的問題突出:1.品牌越來越雜;2.行銷廣告詞對清歡內涵的表達越來越不突出,男人情懷的廣告才是最經典最有感染力的。什麼海天夢想,什麼大國品牌都過於空洞、喊口號式。”

雪上加霜的是,從大小非套現的情況來看,洋河股份還將面臨至少15258.20萬股的解禁壓力。股價破位後無疑將強化大小非的套現預期,進而對股價未來走勢造成不小的壓力。

行業集中度持續攀升 二三線酒企面臨考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期茅臺在市場上表現的越來越強勢,在高端白酒領域占的份額越來越多,高端白酒領域本來就是弱勢品牌的洋河夢系列以及水井坊的相關產品,面臨著被市場擠出的風險。而其餘一些酒類品牌,同樣面臨著生存壓力。

申萬宏源分析表示,茅臺擁有極強的品牌力,不但構築了高壁壘,也形成了產品的稀缺性。經過本輪行業洗牌,茅臺在行業和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明顯強化。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控股就已經在3天前出售了豐聯酒業100%股權,撤出了其在白酒行業的佈局,或許也是基於對白酒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擔憂。

而翻閱酒鬼酒、瀘州老窖等一系列白酒企業最新的財報後發現,這些企業與洋河一樣,都或多或少存在現金流方面的壓力,以瀘州老窖為例,其一季報經營活動現金流狂減80%,未來這類二三線白酒企業能否持續兌現業績預期,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榕樹投資總經理翟敬勇認為:現在的A股和香港越來越類似,業績低於預期就大跌。洋河的大跌從側面也反映出來這一輪白酒行業的特徵,利潤向老大快速集中,老二跟著受益。老三到老九殺淨利潤,老十以後就主營、利潤都下滑萎縮。這也是未來的競爭格局,看清楚形勢就只投老大、老二。

一位網友的一席話或許更直指要害:“茅臺再火也是一個炫富工具,人們喝的不是白酒而是面子和情懷,拿著茅臺更顯檔次與身份,洋河等品牌已經拿不出手了,昔日輝煌或已淪落。”

同時發佈的2017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5.89億元,同比增長10.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43億元,同比增長11.68%。而一季報中最引人關注的資料則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53.48%。

洋河股份對此解釋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本期比上期下降53.48%,主要原因系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和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減少,以及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等增加所致。

那麼問題來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降53.48%,淨利潤卻增長10.02%,這是怎麼做到的?利潤收入和現金流量完全沒有對上呀!

根據一季報披露的相關資料,洋河股份一季度營業外收入同比增長191.13%,並且這裡的營業外收入還主要來自於政府補貼,看上去洋河股份一季報業績的水分比較大,在主營業務方面顯然洋河並沒有賣出那麼多酒,而是壓成了存貨。

多重原因導致股價崩盤

對於洋河的意外大跌:有網友點評到:洋河業績大幅低於預期,實際季度業績比報表業績還差,甚至不如今世緣的實際業績,這是洋河被砸跌停的主因。

此外,對於洋河的崩盤,有市場人士還從公司運營的角度提出了見解:“公司現在的問題突出:1.品牌越來越雜;2.行銷廣告詞對清歡內涵的表達越來越不突出,男人情懷的廣告才是最經典最有感染力的。什麼海天夢想,什麼大國品牌都過於空洞、喊口號式。”

雪上加霜的是,從大小非套現的情況來看,洋河股份還將面臨至少15258.20萬股的解禁壓力。股價破位後無疑將強化大小非的套現預期,進而對股價未來走勢造成不小的壓力。

行業集中度持續攀升 二三線酒企面臨考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期茅臺在市場上表現的越來越強勢,在高端白酒領域占的份額越來越多,高端白酒領域本來就是弱勢品牌的洋河夢系列以及水井坊的相關產品,面臨著被市場擠出的風險。而其餘一些酒類品牌,同樣面臨著生存壓力。

申萬宏源分析表示,茅臺擁有極強的品牌力,不但構築了高壁壘,也形成了產品的稀缺性。經過本輪行業洗牌,茅臺在行業和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明顯強化。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控股就已經在3天前出售了豐聯酒業100%股權,撤出了其在白酒行業的佈局,或許也是基於對白酒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擔憂。

而翻閱酒鬼酒、瀘州老窖等一系列白酒企業最新的財報後發現,這些企業與洋河一樣,都或多或少存在現金流方面的壓力,以瀘州老窖為例,其一季報經營活動現金流狂減80%,未來這類二三線白酒企業能否持續兌現業績預期,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榕樹投資總經理翟敬勇認為:現在的A股和香港越來越類似,業績低於預期就大跌。洋河的大跌從側面也反映出來這一輪白酒行業的特徵,利潤向老大快速集中,老二跟著受益。老三到老九殺淨利潤,老十以後就主營、利潤都下滑萎縮。這也是未來的競爭格局,看清楚形勢就只投老大、老二。

一位網友的一席話或許更直指要害:“茅臺再火也是一個炫富工具,人們喝的不是白酒而是面子和情懷,拿著茅臺更顯檔次與身份,洋河等品牌已經拿不出手了,昔日輝煌或已淪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