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什麼我要說:珍愛生命,遠離安卓?

多年之後,我再次被安卓噁心到了。

吃著產品經理這碗飯,需要高頻率使用手機。 普通用戶玩手機是樂趣,我們玩手機是工作。 幸好,我本人是個不排斥用手機的人。 不過,近年來一直使用蘋果手機作為主力機,安卓只是偶爾拿來參考一下。

今年春節後,由於工作強度的提升(做視頻、直播產品的副作用),原來的iPhone 6s的4.7寸螢幕令我的眼睛頻繁告急。 作為小尺寸單手操作派的擁躉,我也不得不考慮升級到5.5寸的plus系列。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次升級的驅動力,是螢幕尺寸問題,而不是性能問題。

iPhone 6s作為一款2015年9月發佈的機型,在今年一季度,在安裝了近200個App、存儲空間爆滿的情況下,速度仍然令人滿意,可以滿足我這種職業用戶的高強度虐練,並且在最近升級到10.3.1之後,又給我騰出了好幾G的空間,令人欣慰。

這部九成新的6s手機,最終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以3200元出手。 購買方是一位研究生,他仍然在使用2011年發佈的iPhone 4s,令我驚訝不已,換機的原因是外屏摔得實在無法下手操作了。 這台碎屏的4s,仍然可以賣到150元。

造化弄人,在我剛要入手iPhone 7 Plus的時候,這手機在某東上斷貨了。 我手頭正好有一部給家人買的,某大廠於2016年底發佈的頂級機型,臨時拿來過渡一下,作為主力機型用了一周。

於是,在多年之後,安卓再次噁心到了我。

之所以強調再次,因為本人在2009年到2012年,從事ROM的產品工作,必須將安卓機作為主力機。

彼時安卓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從1.x向2.x過渡的過程中,按下葫蘆浮起瓢,各種逆天的問題橫飛,與工程師和客戶的頻繁交流之後,基本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安卓的爛,是由其先天的架構缺陷決定的,除非推翻重做,不然基本是無解的。

2012年,離開那家ROM的研發企業,主力機型也換成了iPhone,自此感覺工作和生活的品質直線上升,再也不會因為手機莫名其妙的問題影響效率和心情。

先說說價格問題。 作為一款2016年底發佈的、廣告仍然到處可見的安卓旗艦,價格卻也只能達到我那台賣掉的6s的水準。 6s新機的價格,去年和現在都是五千多,區別在於存儲空間升級了。

看起來,似乎是iPhone的價格偏高。

問題是,iPhone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基本上是每年跌四分之一;可安卓旗艦機,基本第二年價格折半,第三年剩個零頭,第四年扔掉都沒人要的節奏。 即使算經濟賬,用蘋果不會比安卓更虧的。

有的朋友算帳的視角可能不太一樣,認為一台蘋果旗艦機的價格,可以買兩台安卓旗艦機。 降低投入的購機成本,似乎也挺合算的。

這裡有一個邏輯問題,就是兩坨屎加在一起的價值,是否可以作為一個饅頭來看待。

這台旗艦機,從外觀到交互、介面全面模仿蘋果,給我了些許慰藉,然而安卓終究是安卓,時隔多年,重新作為主力機使用的情況下,我發現安卓初心不改,仍然是一坨屎。

再忠實的安卓粉絲,都無法否認安卓的卡頓問題是死穴。

安卓的卡頓原因,業界也分析了無數遍,簡單說可以歸因於其Linux內核-JAVA虛擬機器-GUI/應用三層架構的執行效率、記憶體管理機制、事件回應優先順序理念、軟硬體分離研發的生態、以及對開發者的弱控制力度。

落實在普通使用者的視角,就是無論多高配置的安卓機,開始使用後動不動給你不期而至的卡一下。

至於應用無回應之類的小毛病更是家常便飯,所以安卓們大都設計了系統助手之類安慰使用者的工具,沒事的時候可以釋放一下記憶體,哇塞釋放了將近3GB RAM空間好自豪!

可是同期的iPhone 7p,記憶體一共才只有3GB,想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大家都知道,原生安卓的開發是由穀歌負責的,而晶片研發和手機研發又是由晶片廠商和手機廠商負責的。

雖說各方在開發過程中也會互相通氣,提前適配,但這種配合的效率和效果,顯然是不如蘋果的一氣呵成的模式。

尤其在中國大陸地區,由於你懂的原因,廠商需要移除穀歌服務套件,預裝自家的系統元件,並對介面甚至交互做不同程度的修改和二次開發。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安卓的版本、硬體無比分裂,穀歌對於作業系統的生命週期管理、廠家對於設備的生命週期管理,都是完全失控的狀態。

要不是前邊提到的安卓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越來越卡直至無法使用,市面上的安卓舊版本的占比會更加驚人,這麼看起來,卡頓這件事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由於安卓機的硬體生命週期短暫,被動換機頻繁,加上安卓廠家為覆蓋不同級別的消費者,一線安卓廠商一年發佈的機型數量往往超過蘋果十年發佈的機型數量總和,那麼為已發佈機型提供後續作業系統版本的升級維護,成為了一件明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通常安卓廠商發佈系統升級的動力,無非來自於:熱銷機型出現了必須修復的軟體bug,不修會被用戶罵到飛起;或者需要預裝一些新的流氓軟體,以系統升級的名義下發。

硬體和作業系統版本分裂,帶來的是開發者產品維護的難度。

市面上充斥著不同螢幕解析度、不同處理器、不同系統版本、不同記憶體的機型,搭配各個廠家改的千奇百怪的ROM,安卓的版本適配工作難度令開發者有想死的感覺。尤其是涉及付費的遊戲類和增值業務類產品,還需要針對不同的分發管道預埋不同的計費代碼甚至SDK,然後對賬又是一筆爛事。

安卓官方對協力廠商開發者和廠商預裝的產品是沒什麼控制力度的,所以也讓安卓成了黑產肆虐的重災區。

安卓機在某些方面的優勢,也是在被逐步蠶食,曾經的協力廠商輸入法和垃圾電話提醒,現在蘋果機不越獄也可以搞定。相信剩下的雙卡雙待之類需求,也會在不遠的將來被蘋果滿足。安卓剩下的,也僅僅是在一些細節功能性增強方面有點優勢了。

手機行業如此艱辛,一邊是無法加入的蘋果體系,一邊是混亂不堪的安卓生態,即使具備工匠精神如羅老師,天天以一些腦洞大開的微創新為榮,有一件事始終沒搞清楚:在屎上雕花,再漂亮也還是屎啊。

安卓機的市場佔有率處於優勢地位,主要還是價格和外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多選擇,但是,考慮到現在大家的工作生活娛樂越來越依賴於手機,則手機的運行效率和體驗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珍愛生命,遠離安卓,你的時間和好心情,比那幾千塊錢重要太多了。

不說了,我的iPhone 7P到貨了,我去轉移資料了。

通常安卓廠商發佈系統升級的動力,無非來自於:熱銷機型出現了必須修復的軟體bug,不修會被用戶罵到飛起;或者需要預裝一些新的流氓軟體,以系統升級的名義下發。

硬體和作業系統版本分裂,帶來的是開發者產品維護的難度。

市面上充斥著不同螢幕解析度、不同處理器、不同系統版本、不同記憶體的機型,搭配各個廠家改的千奇百怪的ROM,安卓的版本適配工作難度令開發者有想死的感覺。尤其是涉及付費的遊戲類和增值業務類產品,還需要針對不同的分發管道預埋不同的計費代碼甚至SDK,然後對賬又是一筆爛事。

安卓官方對協力廠商開發者和廠商預裝的產品是沒什麼控制力度的,所以也讓安卓成了黑產肆虐的重災區。

安卓機在某些方面的優勢,也是在被逐步蠶食,曾經的協力廠商輸入法和垃圾電話提醒,現在蘋果機不越獄也可以搞定。相信剩下的雙卡雙待之類需求,也會在不遠的將來被蘋果滿足。安卓剩下的,也僅僅是在一些細節功能性增強方面有點優勢了。

手機行業如此艱辛,一邊是無法加入的蘋果體系,一邊是混亂不堪的安卓生態,即使具備工匠精神如羅老師,天天以一些腦洞大開的微創新為榮,有一件事始終沒搞清楚:在屎上雕花,再漂亮也還是屎啊。

安卓機的市場佔有率處於優勢地位,主要還是價格和外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多選擇,但是,考慮到現在大家的工作生活娛樂越來越依賴於手機,則手機的運行效率和體驗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珍愛生命,遠離安卓,你的時間和好心情,比那幾千塊錢重要太多了。

不說了,我的iPhone 7P到貨了,我去轉移資料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