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畫創作的問題是沒有古意

■觀複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在湖北博物館,觀看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CFP供圖

這一期,我們都在說有關“故事”的事,有人說,“人都愛聽故事,不愛聽道理”,這不,在中國歷代瓷器中,故事題材就比道理題材多。 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名著橋段等。 馬未都認為“金代三彩人物紋長方形枕”就開啟了瓷器上人物紋以故事為主線的表現手段,此後元明清各代,更把《西廂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拂記》等經典橋段在瓷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典文學在瓷器上的表現讓我們大叫暢快,但“古典意味”在當代中國畫創作的體現,卻讓廣州畫院原院長張紹城表示“困惑”,繼去年一篇《嶺南花鳥畫,誰能扛大旗》文章引起轟動之後,他近日再次開腔,表示希望能以實際行動來解決中國畫目前面臨的問題,“國畫創作的問題是沒有古意。

當然,這些都是關於人的故事。 實際上,人與人的故事,也許只占生活的一半。 我們從小就被引導“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但真正做到這樣的人,又能有多少?

元代畫家趙孟頫,為了觀察馬,就傳說他養馬甚至為馬接生。 齊白石為畫蝦,案台總少不了一盆活蝦,民國豐子愷,更與其老師弘一法師,用畢生心血,締造《護生畫集》,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愛護小動物。

我們將持續推出“講述人類和動物的故事”專欄,嘗試延續先賢的品德,接力先賢的倡議,試圖以美術史的角度,提倡大愛,希望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都能一起和諧生存。

■統籌:李世雲 ■採編:潘瑋倩 陳福香 梁志欽 曾貴真 邱治 實習生:梁婉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