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元明清瓷器多採用三國題材作裝飾圖案

■清康熙 五彩“空城計”“曹操潼關遇馬超”圖鳳尾尊

■清康熙 青花刀馬人將軍罐

■清康熙 青花空城計故事紋盤

■元 磁州窯白地黑花“火燒博望坡”長方枕

■清道光 粉彩三國演義之空城計人物故事圖花口盤

元代雜劇的興盛為木刻版畫的流行創造了條件,三國戲、昭君出塞等膾炙人口的雜劇故事是木刻版畫的重要表現內容。 瓷器吸收了這種新的故事表現形式,將經典的、市民喜聞樂見的故事片段作為裝飾主題。

■收藏週刊記者 梁志欽 整理

元青花和磁州窯展現大量三國題材

值得一提的是,名貴的元青花瓷便較多採用了三國題材作為裝飾圖案。

有研究顯示,元青花三國故事題材瓷器的設計特點集中體現在:一是人物故事畫多置於器物中段的主體部位,視覺突出,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力;二是畫中人物比例得當,注重人物表情、神態的刻劃,輪廓、衣紋線條流暢,山石、樹木乃至人物衣飾有平塗,有皴擦,能夠看出層次變化。

元代磁州窯也燒制不少有關三國故事題材,其中,“元 磁州窯白地黑花‘火燒博望坡’長方枕”描述的正是《三國志》裡的一節,此書記載的是此戰役為劉備指揮,但到了《三國演義》中,則變成了諸葛亮指揮,元雜劇《火燒博望坡》算是《三國演義》的先聲,諸葛亮初出茅廬,眾將疑惑不服;張飛關羽出征勝利後回營時心悅誠服,畫面中,張飛、關羽二人局促遲疑、恭敬有加的態度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戲劇感極強。

瓷器圖畫反映了那一時期戲劇的繁榮

明代,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文藝迅速繁榮,小說、戲劇成為文藝的主流。 戲劇故事畫面以三國戲、水滸戲、隋唐演義等多見,其他還有木蘭從軍、二十四孝、周處斬蛟等傳說故事的圖景,以及許多已經失傳了的劇碼的場面。 畫面上的人物姿態誇張,動作富於變換。 構圖注重符合民間畫訣的程式,比如“武將無脖頸,挺胸脯,肘曲如抱月,於作推舟式;美人要修長、文人如顆釘、武夫勢如弓”等。

每一件瓷器上的圖畫幾乎都上演著一齣戲的幾個場面或幾出戲的場面,以開光或雲彩隔開,如同連環畫。 這些瓷器上的圖畫不僅構成了精美的裝飾,而且還反映了這一時期戲劇藝術繁榮的盛況。

故宮博物院的崇禎青花三國故事圖缸,所描繪的故事為《三國演義》李肅奉董卓之命,帶著赤兔馬作為“見面禮”說服呂布投降一節,呂布見董卓如此“厚愛”,最後提刀殺了漢荊州刺史、其義父丁原,率軍投靠了董卓。

康熙五彩“刀馬人”圖案甚為名貴

到了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各朝均見有三國故事題材的瓷器,尤其在康熙五彩中更是普遍,其中康熙時期景德鎮五彩瓷器上描繪戰爭場面的“刀馬人”圖案最為名貴。據瞭解,刀馬人的圖案是以《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等古典小說為粉本,以刀(兵器)、馬(戰馬)、人(武士)為主題,把某些歷史事件的瞬間表現在瓷器上,刻劃出兩軍酣戰、人馬奔騰、熱烈緊張的場面。一般此類構圖複雜精妙,吸收了版畫和民間年畫的風格,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特色。

故宮博物院藏康熙青花刀馬人將軍罐、青花三國故事空城計大盤、康熙五彩水滸傳大盤,將戰爭中的衝突場面、計謀場面、休整場面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地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作為官方提倡,實際上是表彰式的總結。

三國故事題材瓷器

可分人物、故事、詩詞三大類

據肖沖的《三國故事題材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一文中研究來看,陶瓷上的三國故事題材可以細分為:

1 人物形象,如禮賢下士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奸詐多變的曹操、文韜武略的周瑜、赤膽忠誠的關羽、驍勇善戰的趙雲、亂世佳人二喬等。其中,關羽在三國故事中,以豪爽仁義、縱橫馳騁于千槍萬刃之驍勇的形象而備受民間百姓敬重。《三國演義》中曾提及,當時民間就將關公像奉在正堂之上參拜。關羽的形象自然地也成為陶瓷藝術上的重要主題。這些題材多數反映了人們對英雄豪傑、志士仁人的讚美和歌頌。

2 故事情節,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家歸晉都有涉及。其中以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刺殺董卓、三顧茅廬、大宴銅雀台、鳳儀亭、空城計、火燒赤壁、大鬧長阪橋、七擒孟獲等為多。這些題材大多描繪了一些歷史上的故事場景,記載了重要的人物活動和重大的戰爭場面,有的還寄託了普通人民群眾對英勇奮戰、仗義豪爽的精神品質的推崇和敬重,表達了人們懲惡除奸、扶弱揚善的願望。

3 詩詞名句、人物話語等文字內容,如諸葛亮的《出師表》《臥龍弔孝》;曹植的《七步詩》;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龜雖壽》中的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等。這些詩詞抒發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對道義、親情、友情、愛情等的認識,引起了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陶瓷運用經典詩詞作為裝飾題材,為詩詞名句的廣泛傳播提供了環境,加入了傳播力度,從而使其長吟不衰。

以上三種題材往往結合起來運用到陶瓷設計中。

另外,從陶瓷品類上看,三國故事題材作為裝飾藝術主要應用在:

(1)日用瓷,如茶壺、盤、罐、杯、碗、盆、桶、缸、渣鬥、鼻煙壺等;

(2)文房用瓷,如筆筒、瓷硯、筆洗等;

(3)陳設瓷,如花瓶、花瓤、花盆、瓷版畫、瓷屏風等;

(4)供瓷,如燭臺、香爐等。

從普通百姓的生活用瓷到文人雅士的文房用品,從裝飾房間的陳設瓷到祭祀用的供瓷,可以看出,三國故事題材陶瓷在社會文化生活上的廣泛應用。

(本文部分內容據馬未都《瓷之紋》,肖沖《三國故事題材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

這些瓷器上的圖畫不僅構成了精美的裝飾,而且還反映了這一時期戲劇藝術繁榮的盛況。

故宮博物院的崇禎青花三國故事圖缸,所描繪的故事為《三國演義》李肅奉董卓之命,帶著赤兔馬作為“見面禮”說服呂布投降一節,呂布見董卓如此“厚愛”,最後提刀殺了漢荊州刺史、其義父丁原,率軍投靠了董卓。

康熙五彩“刀馬人”圖案甚為名貴

到了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各朝均見有三國故事題材的瓷器,尤其在康熙五彩中更是普遍,其中康熙時期景德鎮五彩瓷器上描繪戰爭場面的“刀馬人”圖案最為名貴。據瞭解,刀馬人的圖案是以《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等古典小說為粉本,以刀(兵器)、馬(戰馬)、人(武士)為主題,把某些歷史事件的瞬間表現在瓷器上,刻劃出兩軍酣戰、人馬奔騰、熱烈緊張的場面。一般此類構圖複雜精妙,吸收了版畫和民間年畫的風格,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特色。

故宮博物院藏康熙青花刀馬人將軍罐、青花三國故事空城計大盤、康熙五彩水滸傳大盤,將戰爭中的衝突場面、計謀場面、休整場面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地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作為官方提倡,實際上是表彰式的總結。

三國故事題材瓷器

可分人物、故事、詩詞三大類

據肖沖的《三國故事題材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一文中研究來看,陶瓷上的三國故事題材可以細分為:

1 人物形象,如禮賢下士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奸詐多變的曹操、文韜武略的周瑜、赤膽忠誠的關羽、驍勇善戰的趙雲、亂世佳人二喬等。其中,關羽在三國故事中,以豪爽仁義、縱橫馳騁于千槍萬刃之驍勇的形象而備受民間百姓敬重。《三國演義》中曾提及,當時民間就將關公像奉在正堂之上參拜。關羽的形象自然地也成為陶瓷藝術上的重要主題。這些題材多數反映了人們對英雄豪傑、志士仁人的讚美和歌頌。

2 故事情節,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家歸晉都有涉及。其中以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刺殺董卓、三顧茅廬、大宴銅雀台、鳳儀亭、空城計、火燒赤壁、大鬧長阪橋、七擒孟獲等為多。這些題材大多描繪了一些歷史上的故事場景,記載了重要的人物活動和重大的戰爭場面,有的還寄託了普通人民群眾對英勇奮戰、仗義豪爽的精神品質的推崇和敬重,表達了人們懲惡除奸、扶弱揚善的願望。

3 詩詞名句、人物話語等文字內容,如諸葛亮的《出師表》《臥龍弔孝》;曹植的《七步詩》;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龜雖壽》中的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等。這些詩詞抒發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對道義、親情、友情、愛情等的認識,引起了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陶瓷運用經典詩詞作為裝飾題材,為詩詞名句的廣泛傳播提供了環境,加入了傳播力度,從而使其長吟不衰。

以上三種題材往往結合起來運用到陶瓷設計中。

另外,從陶瓷品類上看,三國故事題材作為裝飾藝術主要應用在:

(1)日用瓷,如茶壺、盤、罐、杯、碗、盆、桶、缸、渣鬥、鼻煙壺等;

(2)文房用瓷,如筆筒、瓷硯、筆洗等;

(3)陳設瓷,如花瓶、花瓤、花盆、瓷版畫、瓷屏風等;

(4)供瓷,如燭臺、香爐等。

從普通百姓的生活用瓷到文人雅士的文房用品,從裝飾房間的陳設瓷到祭祀用的供瓷,可以看出,三國故事題材陶瓷在社會文化生活上的廣泛應用。

(本文部分內容據馬未都《瓷之紋》,肖沖《三國故事題材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